国有林场改革后发展对策探讨

2020-12-15 10:53史秀举崔艳菊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发展对策改革

史秀举 崔艳菊

摘要    本溪生态林总场为本溪及周边地区提供了重要的生态服务和保障,同时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国有林场改革后,单位性质和管理方式发生了实质性转变,为了更好地发挥新时期国有林场的功能定位和重要作用,本文根据林场现状,剖析了现存的有关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以供林场管理人员参考。

关键词    国有林场;改革;问题;发展对策;本溪生态林总场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2-0136-0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2015年2月28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发〔2015〕6号),全面启动了国有林场改革工作[1]。原本溪矿柱林总场依据文件精神,结合自身实际认真研究和贯彻落实,积极探索了一条国有林场发展的新道路。通过此次改革对自身的功能进行了清晰定位,构建了以生态建设为导向的国有林场发展新思路,明晰了国有林场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理顺了管理体制、盘活了经营机制,推动了林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保护和修复了森林资源,以提供优质生态服务为主要经营目标,增强了国有林场活力,在生态事业建设中发挥了国有林场的积极作用。

1    本溪生态林总场概况

1.1    历史沿革

本溪生態林总场始建于1967年,最初为沈阳矿务局本溪林业处,下辖9个林场,主要为矿务局提供矿坑木,满足矿石开采生产需要,属沈阳矿务局辅助生产单位,单位性质为企业。1999年沈阳矿务局破产重组后,沈阳矿务局本溪林业处整体划归到本溪市林业局,更名为本溪矿柱林总场,定性为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以生产木材为主,木材销售为其收入主要来源。自2017年7月,本溪矿柱林总场顺利完成了国有林场改革,本溪矿柱林总场更名为本溪生态林总场,原有的9个林场整合重组为7个,单位性质由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转为公益一类全额拨款性事业单位,单位经营目标也由生产木材为主向生态建设转变。

1.2    自然概况

本溪生态林总场横跨辽宁省4个地级市,位于辽宁省东北部,是辽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林场主要经营面积位于本溪市境内,占80%以上,属于中温带温润气候区,平均气温6.1~7.8 ℃,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4.3 ℃;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14.3 ℃。雨量较充足,年平均降水量800~1 000 mm。境内土壤以棕色森林土为主,土壤厚度25~50 cm,土质肥沃,植物种类繁多,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殖。

1.3    森林资源状况

7个林场林地经营总面积18 076.23 hm2,其中有林地面积15 415.89 hm2,疏林地面积229.46 hm2,灌木林地0.94 hm2(全部为特灌林),未成林地862.14 hm2(全部为造林未成林地),苗圃地15.28 hm2,无立木林地1 238.94 hm2,宜林地290.36 hm2,辅助性生产用地23.22 hm2。

在经营总面积中,按森林类别划分,公益林面积为4 974.98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27.52%;商品林面积13 101.25 hm2,占林地总面积的72.48%。按权属划分,国有林3 124.16 hm2,占18%;国合林14 952.07 hm2,占82%。林分总面积15 399.99 hm2,总蓄积1 332 182 m3。按照起源划分,人工林面积13 330.86 hm2,天然林面积2 069.13 hm2;按龄组划分,幼龄林4 229.14 hm2、蓄积126 132 m3,中龄林3 336.92 hm2、蓄积369 583 m3,近熟林1 954.83 hm2、蓄积量1 954.83 m3,成熟林面积5 058.11 hm2、蓄积567 127 m3,过熟林820.99 hm2、蓄积72 093 m3。优势树种天然林以柞树、胡桃楸、水曲柳为主,人工林以落叶松、红松、樟子松和刺槐为主。

1.4    人员状况

国有林场改革初期,职工总数489人,其中在职职工318人;改革后核定在职全额事业编制294人,多于核定的编制数,在林场内部实行事业编制到场不到人,逐步过渡到实名制的办法,过渡期间人员只出不进。2019年初事业单位改革后,各林场被列为市林业发展中心下属的分支机构,为二级独立法人单位。原有林场人员结构失衡,此次事业单位改革对人员结构进行了调整,充实了基层林场的人员力量,建立了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

2    改革定位和发展方向

2.1    改革定位

本溪生态林总场在国有林场改革中,紧紧围绕保护生态、保障民生两大目标,牢固树立和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实行国有林场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积极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资源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主。创新森林资源的管理方式和监管体制,完善职工就业和社会保障体制,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化解债务,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林业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和后备森林资源培育中的重要作用,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2-3]。

2.2    发展方向

2.2.1    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本溪生态林总场开始由过去以木材生产为主向以生态建设为主转变,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经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最严格的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森林资源不受破坏、生态效益得到充分发挥,坚守生态红线,发挥国有林场的积极作用。

2.2.2    坚持激发活力、积极作为。国有林场改革后,所有职工的工资正式纳入市级财政预算,从根本上维护了国有林场干部职工的合法权益。本溪生态林总场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调动国有林场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营模式,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建设中走出一条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人民幸福和谐的道路[4]。

2.2.3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林场立足本市“生态立市”发展战略和生态建设实际,重点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转产转型,减负增效。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探索国有林场转型后的经营道路,积极推动“树不倒钱不少”的经营策略,探索森林旅游、森林康养和生态无公害产品的发展,树立新的经营发展思路。

2.2.4    坚持效能精简、管理创新。明确本溪生态林总场的公益型生态功能定位,建立了人员精简高效、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资源监管分级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的国有林场管理新体制。落实了林场法人的自主权,推行场长责任制建设。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减少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直接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森林资源监管、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劳资管理、财务管理等制度。建立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机制,实行事业单位绩效管理,促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3    存在的问题

3.1    森林资源消耗严重,结构不合理

国有林场改革前,本溪矿柱林总场为自收自支性事业单位,职工开支和经费支出主要来源于木材收入,单位人員数量多,经费支出数额大,为了解决资金问题,单位加大了对木材的采伐,整个林场也经历了一段加速消耗森林资源的阶段,为维持生计和发展,落叶松一直以工艺成熟龄为准,采伐与现有资源状况不协调,造成现有森林资源结构失衡,可采优良资源越来越少,现存成熟林资源多为退化森林,成过熟林面积比重小,林木质量不佳[5]。

3.2    经营面积萎缩严重

在现有资源中,国有林面积占18%,国合林占82%,整体森林资源以国合林为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合作林达到主伐龄,国合林采伐后,林场在与村方对采伐地块继续合作商谈过程中,往往无法达成继续合作协议。主要是分成比例及资金投入方面无法谈拢,其次是林农的自主经营意愿不断增强,导致林地采一块少一快,每年森林面积都在持续下降。

3.3    经营发展理念陈旧

国有林场改革后,国有林场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缓冲期,现今的发展方向已经发生转变,但总体欠比较缓慢,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森林经营模式,对森林经营的新思想、新理念尚未付诸实践,工作仍以常规的生产为主,对周期性的森林经营理念和多种发展模式探索不足,导致林场生产活力不足,与改革的功能定位还有一定差距。

4    对策

4.1    加强森林资源监管,增强护林队伍建设

就现今森林经营而言,保护已经是森林资源管理的重中之重,经营好森林资源,重在保护好森林资源,应该建立起现代化的森林资源管护队伍。一是引入智能森林巡护系统,将所有地块按责任分区落实到人头,制定巡护路线,及时发现和上报违法违规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二是加强管护能力建设,构建卫星遥感监控、无人机巡查等,及时掌控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

4.2    坚持集约经营

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经营管理的主力军,在近年的管理和开发利用中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应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依靠政策、人力资源优势,推进集约经营。一是通过对换,将零散地块对换到相对集中的区域,方便管理和经营;二是通过置换,将现有人工林同村集体置换为天然林,按价值进行兑换,将进一步增加森林面积,逐步扩大经营区域和范围,可更好地发挥国有林场的生态作用。

4.3    树立和践行新的森林经营理念

国有林场依据最新定位,应该在现有森林类别划分的基础上,践行新的森林经营理念,将更多的森林由商品林调整为公益林。在严格保育的公益林和集约经营的商品林前提下,多功能经营的兼用林划分中,加大对以生态服务为主导比例的划分,严格控制林地流失,强化抚育经营,突出增强生态功能,兼顾林产品生产功能[6]。

5    结语

在此次国有林场改革中,本溪生态林总场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通过改善生态和保障民生两大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对国有林场未来的发展前景也抱着积极的乐观态度。在未来发展中还有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解决。本溪生态林总场应积极探索,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积极推进近自然森林经营,提供优质的生态服务和产品,推动国有林场实现高质量、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6    参考文献

[1] 冷燕.国有林场改革形势下森林经营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J].现代园艺,2017(15):167-168.

[2] 孙国庆,孙国龙,王磊.运用近自然森林培育经营模式进行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改革[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9):110-112.

[3] 陈自坤.国有林场发展问题及改革对策[J].绿色科技,2018(7):187-188.

[4] 雷涛,毛文鹏.论丰城市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思路[J].江西农业,2017(6):95-96.

[5] 李剑平.奉节县国有林场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和措施[J].广东科技,2012,21(13):169-170.

[6] 孔令营.关于县级国有林场改革的几点思考[J].现代园艺,2015(11):119-120.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发展对策改革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改革”就是涨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