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凤伟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高校本科教育也开始向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方向转变。而且在实际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将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作为主要目标,以此来更好的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文中分析了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基地;课堂教学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开始向大众教育方向转变,而且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这就导致以本科教育为主的高校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其毕业生理论和研究能力无法与一流的研究型大学相比,同时实践能力也不如高职院校。针对于这种情况,高科本科教育中需要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明确自身的培养目标,同时还要积极完善课程体系,探索全新的教学方法,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高的能力素养,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过程中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1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应用型人才即自身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将所学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更好的服务于相应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在当前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中,其是依托于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理念为指导,构建相对完善的人才培养结构框架和程序。在具体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高校需要基于社会需求,确保人才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即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精贡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相结合,打破传统的强调培养理论型人才或是培养职业技能方面的操作型人才的固化模式,使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样学生毕业后才能更好的适应工作岗位需求。这就需要当前高校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提高素质为主线,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通过科学对自身的进行定位,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与区域发展、产业升级和社会需求相结合,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 目前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培养目标与培养实际脱节
当前大部分高校都提出要培养社会急需的应用型人才,而且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也有明确的规定。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这种应用型人才培养多写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在实际中进行实施。在实际教学中,仍沿用传统的方法和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日常教学没有有效的联系起来,实际教学中更侧重于课堂上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内容较少,导致理论与实践没有有效的结合起来,从而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有效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2 课程体系设置简单
目前一些高校没有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一些传统的专业对于培养什么类型的人才没有准确的定位,具体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模式设置没有与当前就业形势相结合,这也导致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相对单一。高校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将实践环节从课程中剥离出来,并设置上具体的实践课程和课程实践,但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计划还是教学大纲都欠缺条理性,探索性不强,而且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配备不到位,刚毕业的年轻教师较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过于侧重于理论教学,在理论课讲授过程没有结合相应的案例和实践。由于这些年轻教师实践经验缺乏,这就导致实践课程存在较强的形式主义现象,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2.3 教学体系不够完善
当前高校本科学教育中普遍存在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差的问题,无法与市场发展需求相适应。大部学生满足对现有知识的掌握,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新问题质疑和分析的较少。而且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部分学生自身的知识、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不足,无法针对创新课题进行操作。对于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尤为重要,具体要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创新。
2.4 教学方式较为落后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在主体定位方面存在一定的偏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知识,对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兴趣度不关注。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缺乏基于实际需求进行教学的意识。在实际大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还要确保其人文性,即要求教师在传授学生需要知识的基础上,还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细心准备,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课堂的学习能够有所收获。一旦教师无法做到这些,必然会导致学生上课兴趣缺乏,甚至出现逃课问题。因此对于大学教师,需要积极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有效的提高具体的教学效果。
2.5 缺乏实习实践基地
当前高校越来越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采取多种形式来强化实践教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这就导致实践教学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部分学校虽然采取模拟仿真形式在校内建设了相应的模拟环境,但由于材料单一和方式单调,这就导致学生学习积极不高。校外实践虽然能够有效弥补校内模拟实验的不足,但实习单位能够接收的学生数量十分有限,校外实习安排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在具体实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机会不多,这就导致校外实习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3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优化策略
3.1 明確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当前本科高校而言,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需要以能力为导向,即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进行应用。因此在实际人才培养时,需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有效应用,从而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高校制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时,还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具体宜将培养学生基础能力、职业技能和拓展能力等作为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3.2 构建更为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建立专业课程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够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在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快构建专业的课程体系。在强调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在具体建设应用型课程体系过程中,由于其涵盖内容较多,具体还需要将知识能力的培养作为核心内容。具体可以基于社会需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并重视专业技术的潮流性,及时对课程设置进行更新。在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方面,需要确保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将理论知识在实践中进行有效应用。在实践教学中,还需要考虑到学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性,针对学生特点来设计不同的实验内容。学校应重视实习基地建设,并通过开始多种上形式的竞争项目,使学生能够将掌握的理论知识更好的在实践中进行应用。学校通过构建更具应用特色的实践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以此来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3 加快推进教学体系建设
目前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但这种转型发展首先需要体现在教学思想上,即需要转变人才培养目标,由学术型人才培养加快向培养应用型人才方向转变。在具体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与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相结合,科学进行课程设置,合理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在实际工作中,要求教学要深入生产一线,对于当前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对参加工作的毕业生进行回访,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来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此来对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进行调整,确保人才培养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其能够与市场需求更具相符性。
在具体教学内容设计上,需要重视理论知识与社会生产活动的有效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学校在重视校内实习基地建设的同时,还要积极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强化校企合作平台的搭建,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操作场所,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针对于毕业设计环节,宜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本校教师和具有丰富行业背景人员来对学生进行检验,进一步增强毕业设计选题的实际应用性,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3.4 重视校内外实验实践基地建设
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需要加强校内实验中心和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具体还要根据社会用人需求来构建虚拟仿真中心,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打造实习和就业一体化的基地,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同时还要通过实效考核来督促各高校加快自身的实验实践基地建设,更好的满足应用型人才教学需要,全面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较为重要的一项举措。在实际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其主要是培养能够更好的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技能和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校企合作。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具体由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共同合作,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从而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等一线的高技术人才,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生产一线的需求。而且校企合作也是学校与社会紧密合作的重要途径。通过学校通过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在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基础上,还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
3.5 转变课堂教学模式
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其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通过在课堂了一味的将知识向学生进行灌输,而学生在课堂上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在当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下,依托于网络即可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更加多元化。在这种新形势下,教师教学任务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由课堂主导者转化为课堂环节设计者,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其根据教师课堂设计来进行深度思考和自主搜集资料、实地调研等,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客观评价。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从被动知识接受者开始转变为主动学、愿意学和会学,这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3.6 加快推进学科专业和师资队伍建设
以于高校教育而言,学科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同时也高校融入社会的重要手段。目前许多本科高校学科设置上具有较强的趋同性,人才培养欠缺特色。基于这种情况下,高校需要与市场需求和未来发展为导向,积极对专业设置进行调整,以此来保证培养的人才能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在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在其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而且教师队伍质量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各高校也越来越重视高学历人才的引进,有效的补充了教师队伍。但这些高学历人才多为刚走出校门的研究生和博士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但实践能力方面相对薄弱,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高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十分缺乏,这就无法满足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高校需要与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重视双师型人才的培养,并为本校教师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加快促进教师向双师型发展。并通过鼓励一些青年教师要积极与企业进行合作,这样不仅能够协助企业解决实际生产中一些问题,同时还能够进一步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其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另外,高校还要重视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人才,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
4 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本科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当前高校教育发展改革的重点项目。目前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更具大众化,这也给高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这种新形势下,迫切需要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本科教学需要加快改革的步伐,明确应用型人才培養目标,构建更具专业性的课程体系,加快实验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全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更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贝绍轶,赵景波.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9):16-18.
[2]刘亮军.新工科: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9):32-35.
[3]顾云海,刘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与个性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09):6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