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旺旭 尹旺胜 杨吕璐
【中图分类号】R6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1--01
弱精子症是引起男性不育症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上,以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较为常见[1]。生精丸是黔南州中医医院名老中医尹明礼治疗不育症的经验方制成院内制剂,在治疗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方面疗效确切,本文对生精丸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为深入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黔南州中医医院国医堂收治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男性不育标准化检查与诊疗手册》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肾精亏虚证进行诊断,同时制定相应的纳入标准和排出标准,符合研究者共收集7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5例,年龄23~40岁,平均年龄(29.78±3.71)岁;对照组35例,年龄24~39岁,平均年龄(29.21±3.96)岁。两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五子衍宗丸(太极集团四川绵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1020450)治疗,6g/次,2次/日。治疗采用生精丸(组方由黄芪、党参、当归、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白术、茯苓、熟地黄、枸杞子、泽泻、肉苁蓉、海马、鹿茸、红参、蛤蚧组成,黔南州中医医院制剂科生产)治疗,6g/次,2次/日。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1)精液指标:于治疗前及治疗4、8、12 周后(禁欲2~5 d)进行精子浓度、精液量、精子总活动力、精子液化时间等检查。(2)中医临床证候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进行中医证候(性欲降低、腰膝酸软、遗精、头晕、耳鸣、健忘、精神萎靡)评分,中医每种症状状均分为轻、中、重3度, 分别记1、2、3 分, 无此症状记0分。(3)血清睾酮含量:治疗前及治疗12 周后检测血清睾酮含量水平。(4)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疗效标准按照治愈、有效、无效三级进行评定[2]。总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 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改用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表示,采用Wilcoxon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35例,治愈18例,有效1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35例,治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0.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精液相关参数比较 两组治疗前精子浓度、精液量、精子总活动力及精子液化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12周后,两组精子浓度、精液量、精子总活动力及精子液化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精液相关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表1。
2.3 两组中医证候评分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性欲降低、腰膝酸软、遗精、头晕、耳鸣、健忘、精神萎靡)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
2.4 两组血清睾酮含量比较 治疗前,治疗组血清睾酮含量(4.68±0.32)(ng/mL),对照组为(4.63±0.41)(n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血清睾酮含量(5.79±0.61)(ng/mL),对照组为(5.07±0.59)(ng/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5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男性不育症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治疗较为困难。中医认为“肾藏精、主生殖”,肾精亏虚可至不育。肾阳亏虚,气血乏力,导致精子活动力下降。肾阴不足,濡养无力,导致精液量小,精子数量低。阴阳失和而易湿热内生,血瘀阻络、脾肾虚损出现精神萎靡、体虚乏力、心烦多梦等症状。肾精亏虚型不育症内为肾阴不足、肾阳亏虚、阴阳失和。生精丸组方由淫羊藿、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肉苁蓉、海马、鹿茸温肾壮阳,化解病机之内因,黄芪、党参、当归补肝肾、益精血,白术、茯苓、泽泻补气、健脾、利水,熟地黄养阴补肾,祛除遗精、腰膝酸软、体虚乏力、心烦气躁、眩晕耳鸣等病机之外因。结果显示,治療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 80.00%,两组疗效相当。治疗组精液相关参数、中医临床证候评分及血清睾酮含量改善优于对照组。提示生精丸治疗肾虚精亏型弱精子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提高精子浓度、精液量及精子总活动力,降低精子液化时间,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提高血清睾酮含量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姜辉,邓春华.中国男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M].201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9.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92-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