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提高学生“物化能力”的探究

2020-12-15 10:49吴钧烽
文理导航 2020年35期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提升策略

吴钧烽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以设计和操作学习为主的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形成知行合一以及思维、操作齐发展综合品质。其中物化能力是该门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即借助相关工艺方法将设计的方案和思想观念转为可用物品,或改造和优化已有物品能力。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应结合学生学情和物化能力培养标准与要求等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促使学生深入掌握所学知识与技能,并形成严谨的工作态度。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物化能力;提升策略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和现实生活生产有着紧密联系的学科,注重实践能力以及人文科学相统一。该学科对学生发展也有着较为丰富的价值,与专业技术有着显著区别,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以及社会生活。而学生掌握通用技术后可应用于现实生活和工作问题解决,由此形成物化能力。因而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在全新教育形势下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下有必要提升学生物化能力,为成为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物化能力”

从高中通用技术教师调查得知,大部分学生在动手操作时会离开自己的座位,因为要操作相关机器设备,此时学生十分自由。但部分很少运用工具和设备的物化则会导致课堂混乱,因而在设备有限的情况下管理课堂秩序十分重要。针对上述情况需要教师为学生明确讲解物化操作中需遵守的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整个过程不能大声喧哗。如果部分设备使用起来较为混乱,那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后再轮流运用设备。在实践活动开展之前,教师需要向学生讲解如何开展实践,在动手操作中,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通过这样的方式,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为每个学生创设良好的操作环境。例如教室中座位相同位列的可运用一台激光切割机,学生间也可结合自身物化情况决定设备和工具运用顺序,由此一来才能增加产品成品率,提高学生物化效率。如锯子使用、木块磋磨等,需要向学生讲解清楚每个步骤,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多种物化技能,保证操作的规范性。

二、夯实操作基础,提升学生“物化能力”

对比我校2005年之前与之后学生的物化能力,有着比较大的差异,2005年之前我校开设劳技课程(比如金工),学生对于加工方法,工具的使用等掌握相对比较系统,万丈高楼平地起,要使学生的物化能力有所提升,首先要做好的還是夯实基础,只有在了解常用加工方法和常用工具的使用之后,学生才能进一步对材料的选择、加工工艺有感性的认识,对后续使用学校创客实验室的相关现代设备打下基础。

高中通用技术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师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应注重优化课堂教学方式,全面调动学生参与通用技术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应打破传统教师占据课堂主体地位,学生被动聆听情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基于现代教育形势的通用技术可巧借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明确所学材料类型,或在正式授课之前借助课前视频或互联网等渠道自主预习新知,正式上课时以自主发言和小组合作形式学习章节知识。教师在此过程中则从传统知识灌输者转为组织者、指导者,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主人,自主完成课前预习、课中探究和课后复习等一系列学习。现代技术发展由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如果没有技术理论,就没有全新的技术实践。一般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以学生实践操作为重点,基础理论知识则为辅助,学生制作每一种物化产品都涵盖工艺、材料选择以及加工、工具使用等多种理论知识,然而在具体物化,很多学生都对制作东西极为感兴趣,因而很少讲解理论知识,基本上都为学生自主操作。因而在提高学生物化能力时有必要讲解实施工具、材料、工艺、安全规范等理论知识,除了让学生动手操作,更在于让学生充分理解相关技术理论基础和原理知识,全方面提高物化认识。

三、结合项目教学法,提升学生“物化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有着较强实践性的学科,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学生创造力。因而教师在通用技术教学中不能倾向于讲解理论知识,而在于借助实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当前我国高中生动手操作能力较差,需要添加实践比例改变这一现状。

例如在学习设计知识时,教师则在教室中开展“寻找身边合理与不合理的人机关系”实践活动,学生听到此实践内容时十分迷茫,不知该如何开展,此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寻找。学生在教室中坐的凳子高度是固定的,但凳面太硬,长时间坐会导致屁股疼痛,未达到人机关系中要求的舒适与健康目标。此时教师提出问题:“是否可以把凳子做成可升降的?”学生听后纷纷展开思考和操作,有学生指出可为凳子设计一个与屁股吻合的凹槽,或在凳子上添加部分柔软的材料。上述实践不仅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更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技术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对已有物品进行改造与优化的能力,也是物化能力很重要的一方面。

再以《简单结构的设计》一课为例,教师则选取当前较为流行的自制手机支架为实践项目,选取桐木条、吸管、牙签、卡纸等多种材料搭建手机支架结构模型,上述材料都是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和接触到物品,较易操作,最重要能将其转化物品,提升学生物化能力。在设计手机支架方案时应注重实际应用功能,因而要根据之前设计的物化流程进行物化,使物化过程更加顺畅。在完成物化项目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在物化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式,帮助学生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也便于学生汲取他人物化经验,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物化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物化能力,实现预期物化目标。

四、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物化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独特的特征要求学生在该门课程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动手操作,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当前高中通用技术选取的内容将生活和素养相结合,保证学生具备基本技术素养的同时能掌握更多紧贴生活的技术,保证学生能富有个性的发展。与此同时通用技术学科面对所有人,虽然高中生掌握语文、数学、英语等知识,未来也极有可能不会从事和专业技术相关的工作,但也要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问题,成为有一定动手实践能力,能解决一定实际问题的人。选取物化载体时要结合学生现实生活,目的能让学生与所学技术内容产生共鸣,再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创意性十足的方案,更好地优化和改进现实生活中已存在的技术产品。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能凸显发散性思维的设计要求,所谓发散即能有不同类型选择余地且能达到预期效果,如生活中常见的创意相框、创意展示架等。任何教育都要回归于生活,高中通用技术学科也是如此。日常生活中的想法极其重要,但如何将想法转化为图纸、设计、模型等更为需要,此时就凸显培养学生物化能力重要性和必要性。技术的存在因为人,也终将服务于人,因而通用技术中物化产品主体和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致力于为生活增添光彩或分析、解决生活问题,使经学生物化过的产品能在现实生活中发挥有利作用。相关研究指出,当学生发现自己做出的物品能应用于现实生活当中则会产生较为强烈的表现欲望,例如将设计和制作的盒子能当做文具用品,还有学生在制作的作品上添加专属于自身的Logo,因此形成强烈的自豪感。

五、注重操作规范性,诠释匠心精神

在物化能力培养中,应当注重操作的规范性,保证产品的制作质量,诠释匠心精神。在实际的物化能力培养中,保证操作安全的同时,注重学生操作规范性,是产品质量保证的基础,也是匠心精神的重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操作中,教师应当做出正确的示范,时刻关注学生操作是否规范,及时发现学生操作不规范行為,采取相应的更正措施,对于学生存在的共性操作问题,及时做好记录,让学生开展课堂分析,找出操作错误的原因,加深学生对操作的认识和理解,采取正确的操作方式。在通用技术实践课程中,让学生制作和加工三角架。结合学生制作的三角架,分析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在课堂活动中,和学生共同分析产品质量缺陷和成因。对于学生来说,学生缺乏金属加工经验,实践操作出现错误使得产品加工出现缺陷,教师应当做好课堂引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错误。如划线交点没有划到边界线,两条划线的夹角度数低于90°,锯割偏离、角钢弯曲等问题,结合这些问题做出相应的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错误操作方式,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可以清楚认识到不规范操作带来的产品缺陷,同时能够深入认识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意义,在加工过程中,采取规范性的操作方式。通过这样的规范操作引导,加强学生匠心精神培养,在实践中能够做到严谨、细致,追求卓越,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制作出更高品质的产品。

总之,当前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兼具的人才,同时还要求人才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操作的学科,更应从多方面提升学生物化能力,促使学生能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物品改造和优化当中,借此积累丰富的实践操作经验,并形成精益求精和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全面提高通用技术教学质量的同时,使学生成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以及综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慧.高中通用技术课程中项目引导教学模式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8(7)

[2]贾永祥.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8(12)

[3]郑建辉.论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学生物化能力培养的实践[J].华夏教师,2019(32):94-95

(江苏省海门中学,江苏 南通 226100)

猜你喜欢
高中通用技术提升策略
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的实践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的探讨
高中通用技术“结构与力学”的实践思考
实施探究性学习提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有效性教学研究
计算机软件技术特征及其提高其可靠性的合理化建议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通用技术学科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