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背后是家校边界亟待厘清

2020-12-15 10:50:51
现代阅读 2020年12期
关键词:厘清群里共育

“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近日,江苏一位家长因不满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愤而退出家长群,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随着微信、QQ等社交工具被广泛应用,“家长群”成为许多学校与家长联系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家长群成立的初衷,本是为方便家长与学校、老师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家校共育。但在现实中,不少家长群却逐渐“变味”,演变为“攀比群”“马屁群”“广告群”。一些家长既要忙工作,又要忙“群事”,以至于不堪“群”负,甚至愤而退群;也有老师抱怨“自从进了家长群,每天都是家长会”,群里家长们随时随地的提问让老师得不到休息。本应是家校沟通桥梁的家长群,却成了家长和老师的“压力群”“负担群”。

这些现象反映出一些学校现存教学管理模式不尽合理,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存在交流障碍,有必要对家长群“约法三章”,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则来保障良性互动。2018年,大连市一幼儿园为家长群设立9条规定,其中明确了老师和家庭沟通时间、个别问题私下交流、切忌在群中“奉承拍马”等,受到家长理解和欢迎,这样的做法就值得借鉴。

更深层次来看,围绕家长群产生的种种矛盾背后,还反映出“家校共育”的边界亟待厘清。以老师在家长群里布置作业为例,本意可能是希望家长督促学生完成作业,但在一些家长看来就有“甩包袱”之嫌。

2019年,教育部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明确提出,教师不得通过手机微信和QQ等方式布置作业,不得将批改作业的任务交给家长。此后地方相关措施的出台,让人看到了家校关系回归本来面目的希望。

家长需要关注和配合学校教育,但不能过度参与、监督和代劳,学校也不能撇開责任。只有明确家校双方的行事边界,在教育互动中担负起各自责任,不缺位、不越位,才能溶解横亘在家校之间的沟通坚冰,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环境。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本文作者:柯高阳)

猜你喜欢
厘清群里共育
学校携手 共育共进
家长(2024年10期)2024-05-26 06:58:16
通缉令
厘清“浸没”“浸在”
厘清概念 “能”“能”不同
奶茶群里戏精多
意林(2021年17期)2021-09-26 01:57:12
家校社共育,推动“双减”有效落地
化繁为简 厘清关系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金主爸爸的炫酷
家园共育·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