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墨涵 刘薇禛平 张禹
美育教育让学生徒增一时的负担,还是受益一生?
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解读上述文件的发布会上介绍,美育中考要在试点基础上尽快推广,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试点。在此之前,已经有4个省份率先进行试点,将美育科目纳入中考科目。
早在2016年,云南省就将音乐、美术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而今,更是将初中体育“三年一考”调整为“一年两考”,美育在初中阶段使用艺术测评、艺术统考以及艺术实践活动评估等相关形式来进行考核。在分值方面,体育科目的分值50分提升到了100分的分值,音乐、美术两科目的分值由10分提升到了40分。而广西壮族自治区则从2020年起,将音乐、美术作为考试科目纳入中考,共计20分。
家长的担忧
美育改革正在路上。与此同时,家长中也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中新社的一次街头采访中,众多家长都告诉记者,自己的孩子拥有艺术特长,但对美育中考很是担忧。
有些家长认为,美育考试进中考,相当于增加了几门原本没有的中考科目。如今课外培训班盛行,大部分家长为了全面培养孩子,在小的时候就鼓励并督促孩子学习各种兴趣班,因此家长也深知特长学习所需要的花费。增加美育科目,不光是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负担,部分家长为了使孩子获得更加优秀的成绩,就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进行课外补习,这对家庭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也有家长认为,增加美育教育科目进中考可以增进孩子的身心全面发展,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或者可以间接培养一些特长,在将来工作时可以在同事面进行才艺展示。
就目前而言,中考美育改革还处在试点阶段,当前阶段家长的看法也只是对未来中考美育教育可能会采纳的形式的看法,现阶段的各种试点政策最后也不一定会被全面采纳,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实践与调研。
从市场角度来说,一种新主导因素被放进市场中,市场必定会发生新变化。在相关美育教育文件发布不久,已经有以盈利为目的的课外培训机构放出广告语,提醒家长美育教育已经被纳入中考。但来自美育教育试点城市的江苏省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讲道,中考中的艺术类不是选拔考试而是素质考试,考核内容基本是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甚至,只要学生在课上认真学习就能拿到9分。淮安市也是美育进中考试点城市之一,2019年,淮安中考新增了音乐与美术科目,音乐与美术总分共计100分,在中考中,音乐与美术的分数取所得总分的10%加到中考分数中。可以看到,淮安市的美育中考并不难,在加权后,两门课程的总分也不过10分,而加权计分也提高了考试的容错率。总体来看,淮安市美育教育考试属于较为简单的“通过性”考试,得低分的可能性很小。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未来的美育教育不会成为一门“应试性”科目。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称,美育教育纳入中考并非想考倒学生,而是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美育课以及体育活动当中,通过美育中考,学校可以重视美育教育,不再以其他学科的事务为由挤占美育学科的教学时间,加强美育学科的设施、器材配备。由此可见,美育考试在未来不太会成为广大学子的学习负担,而在以后,美育教育,培养素养很可能成为一门学生的“选修课”,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启迪心 灵。
美育教育影响一生
有人说,美育教育弊大于利,过多地将时间花费在培养音乐、美术的素养上,没有太大的意义,毕竟不是每个学生最后都能成为艺术特长生或者体育特长生,与其如此,不如专心致志投入到应试课程的学习中。但过于功利化的培养模式能否带来部分家长心中的“绝对效益”还存在疑问。更何况其实学生最后是否有一个令人满意的成长历程不能光从学习成绩角度衡量。学生如果有自己美育方面的兴趣,而且能够较好地平衡其他科目与兴趣之间的关系,家长也不一定非要限制学生。
美育教育是培养发现美的能力,提高审美素养的一种教育,也是精神方面的教育。美育教育本身不完全等同于学习与美育相关的艺术技能。对于家长而言,学生小时候学习的艺术技能可能只是一块升学的敲门砖,但单纯学习艺术技能不等于美育教育,美育教育不是资历提升。
如果认为美育教育只是为升学服务,未免有些短浅。家长应该明白合适的美育教育可以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个影响不一定是应试教育、升学考试方面的,对学生来讲,美育教育可以影响到更多的方面。
以我国近代的中国语言学领域开拓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为例,赵元任是一位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建树的奇才。他既是我国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名音乐家,同时还是名科学爱好者。赵元任发明的用于给汉语音调作标记的五度标记法就受其音乐爱好的影响。他在20世纪50年代参与拟定现所有学生都要使用的《汉语拼音方案》时,还为方案编写了儿歌。
赵元任对音乐的热爱,早年受其父母的影响。赵元任的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人士。雖然父母都于赵元任12岁时相继去世,但带给了他启迪一生的学前教育。在音乐方面,父亲教会了赵元任吹奏笛子。母亲会唱昆曲。赵元任日后回忆说,虽然母亲没有教会他唱昆曲,但他喜欢音乐主要受母亲影响。
早年的教育影响了赵元任的一生。1910年,赵元任先生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他一直对音乐保持着兴趣,留学期间,他经常去听音乐会,并设法买下了一架旧钢琴,学习谱曲、和声和钢琴演奏。在校期间,赵元任还选修了音乐课程。本来,赵元任感兴趣的科目颇多,但最终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期间,对音乐的兴趣和研究语言学时的反思,使他明确了自己研究语言学的道路。作为早期中国语言学探索阶段最有贡献的语言学家之一,赵元任确实在理解语音乐乃至认知声音中有过人的天赋,据传,赵元任每到中国一处地方,就能学会当地的方言。
赵元任发明的五度音调标记法,是现在每一个学习现代汉语、语言学课程的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音调标记方法。五度音标标记法是运用图画、线段的方式,对一段时间内的音调走势标记,用线段高度、方向的改变表示某一时段音调的改变。赵元任对声调的直观理解,就来源于他音乐方面的知识,声调的高低和音乐中的音高是一样的性质。更有意思的是,在赵元任自己的研究著作中,明确说明了研究语音时他记录语音,运用到了五线谱,且音高、时长直接用音符来记录。
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10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中,也强调了学校的美育教育要弘扬中国的美好传统精神,其中精神方面更重要的,还要塑造心灵中的“美”。也就是更注重美育教育在精神上对于学生心灵上的影响。让美育教育的影响常伴学生左右,起到良好的作用。美育教育不仅仅应该对学生的发展、认知产生铺垫作用,还要对学生的心灵有感化作用。接受美育教育,学生还要学会对他人的爱,懂得感恩。这本质上是通过美育教育,间接地告诉学生,在艺术中体察到爱,体察到该如何做人。
加强美育教育
完善课程设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在明确了美育教育的目的的同时,也对学校提出了相關要求。文件中强调,要完善学校的美育课程设置,加强大、中、小学美育课程的衔接并且完善各类课程的美育课程体 系。
以往有些中学不看重学校的美育教育,大部分中学的美育教育是由任课老师自行决定教授内容,课程水平参差不齐,更有学校直接取消美育课程,而高中的美育课程则更加简单,在国内大部分学校的高三学年前学生就会以会考形式结束美育教育。现在,学校将会加强对于美育教学质量、内容的管理,而且以后美育教育将会形成像应试科目一样的体系化教学系统,在各个阶段的美育教育能够顺利地衔接。同时,文件也提出要加强艺术学科和研究课程的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相应的课程的开展会作用于整个美育课程体系,提高教师、学校的美育教育水平,美育教育体系。
文件还提出,要营造良好环境共同促进国内美育教育的发展,还要改善美育教育的器材与设备。未来,不仅是学校硬件设备会有所提高,根据有关政策,在中小学校区附近也许会兴建剧院、音乐厅、书法馆、艺术馆等能够提高学生美育素养的公共场馆,并且各地方的学校可能会与地方艺术场馆实现共建关系,从而在美育教育方面惠及各地方学校的学生。
目前,国内各地高校及地方政府都在积极推动美育教育的改革,在未来,美育教育将会走向哪种形式与道路,《留学》杂志记者会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