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炳文
古词云:“少年不识愁滋味。”殊不知,小小的少年也有烦恼!
在幼儿园时,我似乎总显得格格不入。一次,我和一个女同学一起玩扑克牌。我不懂规则,连输了两局,她仰着头,轻蔑地说:“唉,和不懂规则的人玩真没意思。”随后,她起身扬长而去,留下我一个人原地发呆。这件事就像是一朵名叫“孤独”的乌云,重重地压在我的心上。
步入小学,我认识了许多新同学,可也迎来了新的烦恼。
每个周末,爸爸总是反复地问:“作业写完了嗎?练习册做到哪了……”妈妈要是看见我玩手机,便不由分说地立刻没收,警告我:“放假了,尽情玩。现在,必须学习!”
好不容易熬到假期,完成了像小山一样的作业,我正沉浸在精彩的电脑游戏中。忽然,屏幕一片漆黑,声音画面戛然而止。只见妈妈拎着一个大袋子正站在桌子旁边:“别玩电脑了!这是下学期的课本,先把英语、语文给我背熟了!”先前承诺的“放假尽情玩”也早没了踪影。不仅如此,每天还要面对爸爸复读机般的催促:“英语背完了吗?好,那你的假期作业呢?有作文?还不赶紧写!今天必须完成……”难道父母和我之间,所有的话题都只能是学习吗?他们为什么不问一问我是否快乐呢?这种不被理解的孤独,又让我想起了当年被那个女同学晾在一边的情景——七年过去了,我的烦恼依然是孤独。
后来,我不去纠结了,因为我渐渐明白:孤独也是一种成长,一种修行。
(指导教师 曹晓玉)
【评点】
小作者通过叙述在幼儿园时没有朋友的孤独与上小学后不被父母理解的孤独,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同时也凸显了自己的成长。小作者略写了女同学孤立自己一事,详写了父母对自己的不理解,并在结尾回扣到女同学将自己晾在一旁一事,详略得当,结构完整。不过,“孤独”是小作者内心的感受,如果适当加入一些心理描写,文章会更生动、更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