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四听力改革对英语听力教学的反拨作用

2020-12-15 06:02:42曹乐
魅力中国 2020年36期

曹乐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一、专四听力题型变化

专四能考核学生运用各项基本技能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语法结构和词语用法的掌握程度,既测试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测试学生的单项技能。听力,作为英语学习重要的单项技能之一,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2015年,专四正式改革,听力题型变化明显。

专四听力考试分为听写与听力理解两部分:

听写部分:改革后听写部分的分值与长度减少。测试目的与形式没有变化。仍需要考生对听力材料迅速理解并能准确记录。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动笔的习惯,寻找自己的速记方法,针对听力理解能力,拼写熟练程度,使用标点符号,连读等语言基础能力进行训练。

听力理解部分:专四改革中变动较大的一项,直接决定了听力课堂教学的训练重点和材料。测试形式上增加了大纲填空。测试内容包括Talk与Conversations部分。

Talk部分类似雅思听力中的大纲填空题。由一个约500个单词的微型讲座和一项填空任务组成。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然后完成填空任务。每道题的答案不超过三个单词。Conversations部分由两个约450个单词的会话组成。会话后有10道多项选择题。该部分新的测试要求为:(a)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演讲和会话。能理解大意,领会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b)能做简单笔记。

可以看出,改革后的听力理解部分开始与国际考试接轨,实用性更强,变动最大,是研究的重点。其测试要求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二、反拨作用

反拨作用(Wash back Effect)有不同的称谓,如:test impact考试影响;consequential validity 结果效度等,语言测试界称之为washback。

关于反拨作用的国内外实证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该研究主题得到了语言测试界的关注,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探索,该研究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展。Huhges,Wall &Alderson,Shohamy等知名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般认为,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指语言测试在对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关键是如何提高正反拨,降低负反拨。关于反拨作用的其他主要观点有:1、测试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尤其是一些高风险、大规模语言测试。2、语言测试会影响日常教学活动,如:学习动机、教与学的态度、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习方法、教与学的速度和顺序等。3、反拨作用的性质、强度、运行方式等是诸多因素与语言测试的相互作用。

研究专四测试的反拨作用是英语教学的需要,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试图探索改革后的专四听力测试的反拨作用对教师、学生的启发意义,为提高学校英语听力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三、专四听力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反拨作用

(一)对教师教学的反拨作用

学校83.3%的听力教师认为专四测试听力部分的改革对自己的课堂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教师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1.听力教学内容的选择

大部分任课教师的听力教学将教材及课外听力材料相结合。改革后的专四听力测试取消了新闻听力,而学生使用的《Step by Step》系列教材含有大量过时晦涩难懂的新闻,且音质效果较差。改革后,教师补充了演讲,谈话类节目,纪录片、日常生活较多的美剧等其他听力材料。这些材料更能引起学生兴趣,更贴近新专四的测试内容,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学习效率。鉴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教研组教师为2014级及2015级学生提供了大量听力材料供学生在早晚自修使用,包括:有声书,TED演讲及其他微型讲座等,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听力完成情况。

2.听力教学模式转变

部分听力老师原有的“单词讲解-教师放录音-学生做练习-教师对答案-教师放录音”机械式教学模式无法满足听力测试改革的需要。教师简单告知学生答案,未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未对学生改善听力策略的建议。在这样没有语言情境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容易疲倦,跨文化交际意识薄弱,听力能力得不到提高,丧失了英语听力学习的兴趣。在听力测试改革的新挑战下,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背景知识的输入,掌握一定的中西文化,社会知识,语言知识等背景知识是听力教学的主要目标。为了增强背景知识的输入量,教师改善原有教学模式,利用幻灯片、音频、视频、图片等教学工具,通过头脑风暴法、主题讨论、复述、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扩充学生的背景知识,鼓励学生在课后大量阅读英语报刊和杂志,收听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电视等方式积累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政治、文化、科普、风土人情等方面的知识。

3.听力教学策略

原有的短文和新闻题型易引导学生将听力重点放在句子层面,学生会更关注语法和词汇。改革后的题型更易于引导学生关注语篇。微型讲座需要学生对讲座的部分语篇或者整体语篇的理解填空。学生主动接收并重构信息,学生在预测推理的基础上需了解背景信息,分析说话人意图,对输入信息进行筛选处理。主观题型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考验学生的预测、短时记忆能力、速记能力、概况分析能力等。

教师在教学活动的训练重点会放在以下方面:利用语法、逻辑和语义上的知识进行合理推理和预测的能力;总结同音词和近义词;加强记忆和速记能力;训练书写技巧,建立自己的速记符号系统;增加背景知识的输入,扩大知识面,增加社会背景知识,多了解中西文化差异等。

(二)对学生学习的反拨作用

1.心理因素

焦虑是影响英语听力的重要情感因素。学生的动机、情绪和态度与学生的听力材料的难度息息相关。原专四体型含有大量新闻,句子复杂冗长,信息量大,语速快,词汇难,学生理解起来困难,引起学生极大焦虑。改革后的讲座比新闻理解起来更容易,结构较简单,口语性较强,整体结构层次鲜明,脉络清晰,逻辑性强,信息连接词多。根据访谈,学生普遍认为讲座理解起来更容易,焦虑情绪得以缓解,学生自信心增强,听力理解能力得以正常发挥,学习英语听力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得以提高。根据参加专四考试的两个年级听力成绩数据,改革后学生的专四听力成绩得以提高,新的专四听力测试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起到正向的反拨作用。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2014-2017年英语专业学生专四听力成绩

2.学习内容与学习重点

改革后,听力材料由新闻改为讲座,考察内容与学习和社会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访谈和调查发现,学生选取的听力材料因专四听力改革而改变,新闻听力材料转变为演讲类,如TED演讲。听力训练的重点也从多个层面入手:背景文化知识学习、关键信息提取、要点提炼、记笔记、文章逻辑和要点抓取、单词拼写等。

四、结语

语言测试服务于语言教学,为改进教学提供参考。专四测试的结果反馈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测试调整教学内容、教学速度、教学方法等,提高教学质量;专四的测试结果也会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可以根据专四测试弥补薄弱之处,实现知识、能力的巩固和提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完成了研究。结果显示,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专四测试听力部分的改革对听力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产生了重大反拨作用,为英语专业师生提供了改进教学和学习的指引方向,本研究同时为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提供了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