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男
(信阳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农业观光园的出现可以充分发挥农业示范作用,满足农业观光、人工采摘等多方面的需求,以种植业、畜牧业为基础,对农业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为城市居民提供亲近自然,体验农家生活的娱乐环境。
目前,农业观光园数量不断增加,种类也更为多元。但食用菌元素在园林规划设计中涉及较少,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因此,通过以食用菌观光园规划设计理论为研究基础,在实际园区规划设计中结合食用菌观光园设计理论,合理创新,从而促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使农业旅游开发与食用菌生产进行紧密的融合,最大化地提升生态与社会效益。
虽然观光园建设可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但也需关注旅游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园区在生态方面应有严格的要求,需要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创造出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保持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1]。
农业观光园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将经济生产与园区建设进行紧密结合。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园区经济项目开发,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继而实现园区最大化的经济效益[2]。
特色性是农业观光园吸引游客参与的主要因素,越具有特色性,观光园园区越具竞争力。因此,农业观光园在发展时必须将特色性作为发展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区域农业在景观和环境方面的优势,打造独特的产品形象,构建特色鲜明的主题[3]。
目前,游客在观光休闲的过程中更加重视自身体验,游客自娱自乐的游览方式已经成为旅游风潮。游客通过参与园区的生产和生活体验,可对农村生活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获得更多的快乐,享受到简单、纯朴的乡村生活。
农业观光园围绕食用菌为主题,使观光游览与食用菌文化相结合,在发展观光园的同时,有效传承食用菌文化,使观光旅游产业得以创新。一方面,食用菌可作为景点装饰和主要栽培品种,打造出特色景观,为设计带来全新的灵感,使游客在观光园体验的过程中对食用菌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观光园的特点可通过食用菌进行展现,在观光的过程中亲自体验食用菌的栽培及收获过程,了解栽培技术,使人们充分意识到食用菌的价值,更加认可食用菌产品,使食用菌栽培技术在更大的范围内传承和弘扬,继而带动食用菌相关产业的发展。
在规划之前需要全面分析食用菌观光园规划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等因素。总结观光园建设的优势和劣势,为后续确定规划目标、规划布局提供参考。观光园所在地位置信息与观光园周围信息是食用菌观光园项目建设分析的必要条件。通过分析自然、社会等因素,使不同的资源有效整合,全面分析。当发展模式确定后,可以结合当地生态环境和市场环境,预测食用菌观光园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机遇,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发展目标,进一步细化环境与经济建设目标。通过不同阶段的建设,为食用菌观光园发展提供稳定的基础[4]。
在进行观光园建造时,需对园林用地的性质、规模等有全面的了解,灵活运用不同要素,在设计中融入设计者的设计理念,同时结合食用菌文化内涵从而保证建造的合理性和美观性。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通过一个或者多个主题塑造景区环境。以食用菌为主题的观光园,要以食用菌为主体,并与当地多元化的文化形式相融合,创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主题观光园[5]。
2.3.1 总体布局
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场地性质灵活设置各分区,保证每个分区的独立性,使不同分区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食用菌主题观光园要以食用菌生产为基础,具有较强实用性,同时布局以观光、旅游项目,保证分区布局的趣味性。
2.3.2 功能分区
食用菌生产区主要以食用菌生产为主,对园区的各项技术进行展示,使游客了解食用菌栽培最先进的技术,即使游客聚集游览,也不会对影响食用菌生产。食用菌文化展示区可展示和普及与食用菌相关知识传播食用菌文化。娱乐休闲区需设置在地理位置较好的区域,可有效满足游客的多元化需求。不同功能区具有不同作用,经济价值较高,可综合展现生态性、科技性等多种不同的特点。
农业生产与季节具有紧密的关系,农业观光园又以农作物作为观赏的主要景物,需充分展现观光区的自然美感。因此,在进行栽培时,要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优势,科学管理,使食用菌可在一年中正常栽培生产,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提升。园区的生产区是食用菌的主要栽培产所,不会因季节变化影响食用菌的生长,可为园区带来较大经济收益。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需要保证规划的合理性,使加工养殖、栽培形成一体,并对不同食用菌品种的季节性特点进行分析和合理安排。
通过多方面对食用菌观光园进行分析和研究,使食用菌观光园设计可与实际园区规划相结合,为其他园区设计提供参考。合理建设食用菌观光园,可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使农业建设焕发更多生机,在凸显农业生产特色的同时,促进农民经济效益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