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军,郭 烨,廉 蔺,张晓丹
(山西省蔬菜产业管理站,山西 太原 030002)
山西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丰富,自然条件独特,具有发展食用菌产业的良好条件。近年来,全省食用菌产业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在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中,食用菌以投资小、见效快等特征,已成为重要的扶贫产业之一。
经过多年发展,山西省食用菌主产区从晋南、上党、晋中盆地等向晋西北和吕梁山区扩展,产业布局呈现出“东菇西移”和“南菇北扩”的发展趋势。临汾、吕梁、朔州、大同、阳泉等市都新建并成长起一批新兴的食用菌产区。据业务部门统计,山西省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共计300 余家,年产值超过1 000 t 的企业(合作社)共计40 多家,全省食用菌总产量已突破30×104t。据山西省统计局2018 年数据,全省食用菌产量12.45×104t,包括10.92×104t 鲜菇和1.18×104t 干菇。
山西省目前已商业化规模栽培的种类有20 余种,主要有杏鲍菇、香菇、双孢菇、平菇、金针菇、黑木耳等常见品种及姬松茸、羊肚菌、真姬菇、蛹虫草、白灵菇、猴头菇、秀珍菇、姬菇、榆黄蘑、毛木耳、鸡腿菇、茶树菇等珍稀食用菌。初步形成了传统品种、工厂化品种、药用食用菌和野生食用菌四大种类格局。
山西省地形较为复杂,境内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山区、丘陵占总面积的2/3 以上,大部分在海拔1 000~2 000 m,各地区的食用菌产业依据自身优势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发展格局。随着栽培面积的扩大和新技术的推广,全省食用菌生产科技含量迅速增加,栽培技术水平普遍提高。食用菌技术开发步伐和新品种开发引进进一步加快,全省各地实现了因地制宜季节性自然栽培、工厂化栽培、日光温室和大棚栽培、林下仿野生栽培、野生菌驯化栽培等多种栽培模式。
食用菌产业在山西省特色产业扶贫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产业区域进一步扩张。食用菌栽培模式多样化,贫困户可通过多种形式参与进来,工厂化模式通过收益分红、带动就业,扶贫益贫明显;合作社模式通过集中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贫困户脱贫;家庭作坊式模式,有效发挥劳力潜力脱贫。由于食用菌生产的技术含量较高,扶贫益贫效果较为明显的是工厂化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模式。
在产业扶贫工作推动下,山西省贫困县食用菌产业规模得到了较大的发展。2015 年,山西省58 个贫困县中有35 个县拥有食用菌产业,到2019 年扩展到46 个县,面积从0.93×104hm2扩大到1.07×104hm2,增长了15.1%;产量由24.7×104t 增长到31.6×104t,增长了27.9%。
食用菌产业是吕梁市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途径。据不完全统计,2019 年全市有8 121 户农户从事食用菌的生产与经营,其中贫困农户7 123 户,仅此一项,可实现户均纯收入2×104余元,完全可以通过从事食用菌生产,实现稳定脱贫的目标。同时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就近就业,交口、临县等地部分较大食用菌生产企业出现了季节性“用工荒”。
运城市万荣、垣曲2 个省级贫困县,通过大力发展设施香菇产业,2 县香菇产业规模达到1 500×104棒,年产香菇1.6×104t,产值达1.6×108元,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效果明显。2 县创新性地启动了移民搬迁点食用菌产业扶贫试点基地建设项目,大力推广“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四位一体”的合作发展模式,实施主体为从事食用菌行业的企业和合作社,项目必须有移民搬迁户参与,形成“生产分散在户、服务统一在社”的新型农业规模经营形态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使企业与移民搬迁户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
太原市阳曲县、娄烦县,自从将食用菌作为产业扶贫重要抓手开始,实现了食用菌产业的从无到有,带动贫困户效果显著。娄烦县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为统领,因地制宜,打造了9 个食用菌基地,带领贫困户脱贫。阳曲县在产业扶贫上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发展基础,将产业发展与助推扶贫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将产业的选择及安排重点布局在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13 个贫困村,共使用扶贫资金1 746.829×104元,带动240 户贫困户脱贫。
开展特色产业扶贫以来,省市县各级都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支持贫困县蔬菜产业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在资金扶持方面予以倾斜。例如,省级设施农业资金近一半都分配给贫困县;大同市每年都拿出一定资金用于扶持食用菌产业发展,积极鼓励企业、合作社及农户参与食用菌产业建设;广灵县先后制定出台了多个文件,明确了发展食用菌生产的奖励和扶持政策,在政策优惠、资金扶持等方面给予倾斜;吕梁市共投入资金38 371×104元支持食用菌产业发展,其中财政投入3 466×104元,社会资金投入35 638×104元,以交口县、临县为重点的基地县,规模分别上了3 100×104棒、1 800×104棒,食用菌产业成了县域农业的主导产业。
食用菌品种较多,栽培模式不一,各地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发展基础,将产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打造地域特色。如临汾市根据自然条件、市场状况、技术水平、劳动力等因素,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食用菌生产主要以平菇、香菇、杏鲍菇为主,逐渐形成了平川地区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山区特色稀有品种发展,形成了百花齐放、特色并存的局面。临县、交口的香菇,广灵的黑木耳、香菇,和顺的双孢菇等,规模和名气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产业带动能力和扶贫带动效果,各地都加强了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培大培强食用菌龙头企业,为生产组织分散、经营能力弱的农户提供标准化技术和管理服务,组织技术培训,公司签订产前合同,包销产品,建立和完善合作共赢、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和分配机制。大同市培育壮大广灵北野、金圃、养丽,云冈区恒森、双源、森海,浑源裕隆祥等10 多个食用菌龙头企业,吕梁市交口县培育了韦禾、天麟等食用菌公司。通过龙头企业结对帮扶、入股分红、产品入股、引领示范、资产收益、劳务带动、扶持创业等模式辐射带动周边农户与贫困户,为食用菌栽培新模式、新技术、新产品等科技成果孵化与示范提供了广阔平台。
各地积极探索食用菌产业与当地旅游、加工业等融合模式,初步实现了食用菌与旅游业的融合。例如交口县以“避暑胜地、夏菇之乡”为主题,连续举办了全国(山西·交口)食用菌产业技术与市场培训暨交口县夏季香菇品牌推介会、全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论坛暨第二届交口夏菇品牌推介会,打响了交口夏菇品牌;交城县连续举办康养交城旅游季暨白木耳采摘文化艺术节、“山水交城康养一夏”2019 康养交城旅游推介。
多数贫困县食用菌种植技术人员相对缺乏, 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更为匮乏,不能很好地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一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水平较低,带动作用不强,发挥不出主体带动脱贫致富的作用。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栽培原料等生产资料、相关设备价格、人工成本都不断攀升,同时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增,食用菌产量大幅提升,导致市场价格走低,造成部分食用菌企业和种植户减产甚至停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环保整治力度的加大,灭菌锅炉全部改成燃气锅炉,大大增加了成本,对食用菌种植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产业收益,影响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部分贫困县的食用菌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粗放,分散不集中连片,抵御和化解市场风险能力弱。同时受市场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效益不稳定、增产不增收等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农户种植,大多属于家庭式的生产并且采用直接销售, 产品竞争力差,收益不稳定。
重生产轻市场,加工业滞后,加工企业较少,深加工产品少,档次不高,产品附加值低,制约了产业的发展。例如晋中市和顺县的双孢菇生产面积近50×104m2,但由于没有配套的加工企业消化,只能出售原材料,形不成产业链,产业链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内部环节之间断档。龙头企业形不成产业链,中介服务组织薄弱,不能有效吞吐当地的产品资源,产销矛盾比较突出。
建立以食用菌科研人员、技术推广人员为核心的产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立以食用菌专业人才、乡镇农技人员、村级“土专家”为主的三级技术推广服务网络。重点在新技术应用、新模式推广、技术培训、标准制定、质量监控、信息服务等方面开展工作。重点抓好食用菌病虫害防治、珍稀菌类高产优质配套栽培技术和保鲜储藏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
加快优质高产、适合加工、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的引进、试验、驯化和高质量菌棒的生产,并不断推进菌种制作技术工艺和设施装备水平的升级,提高产业的机械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和产品商品率,实行产品分级制度,优质优价。
产品产出来卖出去才能产生效益,要做好生产与市场的衔接工作,减少盲目跟风现象,减少产品滞销风险。积极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品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开展订单生产,培育经纪人,探索网销、直销等新模式,拓宽销售途径。
食用菌产品有着丰富的保健效果,要进一步鼓励科研院校和食用菌企业进行食用菌加工产品的科研投入力度。开展食用菌产业的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不仅能提升产品附加值,还能减少产量过剩引起的价格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