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 汉
(西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云南西盟 665700)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大,以及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增多,目前农村劳动力紧张的状况日益明显,特别是水稻栽插存在时间短、劳力集中、用工多的现象。人们就不断探索水稻栽培的新技术,使劳动成本降低而获取更多的产量。水稻抛秧就是目前推广的农民易接受的一项轻型栽培技术,具有省工、省力,省种子,缩小秧田面积,减轻劳动强度,又解决了农民弯腰曲背插秧的难题等优点。该技术近几年在西盟县的勐梭坝区的晚稻上已推广应用。
与常规栽插方式相比,一般抛秧亩可省1.5~2.5个工,工效提高5~6倍,提早插秧季节,缩短栽秧时间。
抛秧的秧田与本田比1∶30~50,而且秧苗生长健壮,亩可省杂交稻种0.5 kg。按现行价格80元/ kg计算,每亩可节省种子款40元。
抛秧栽培水稻可缩短返青期,由于抛秧的根须没有受到影响,因此没有返青期,直接进入分蘖期,而且底位分蘖增多,成穗率高,有利于高产稳产。
1)备足秧盘。亩选用561孔的秧盘40张,按面积推算备足。
2)配制营养土。目前主要采用壮秧剂配制营养土育秧苗。
3) 秧苗田准备。秧苗田结合第1次耙田准备,在大田的一角耕细、整平、作墒。
4)种子处理。将种子播种前晒3~4 h后用清水浸泡6 h,捞取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3~4 h,再捞出用清水洗净。然后放入箩筐内拌入干牛粪,种子和牛粪的比例为1∶1均匀混合,再装入袋内进行催芽,等露白后及时播种。
5)播种。将种子均匀播在秧盘上,播种后将秧盘紧挨在秧床上排列,把秧盘底部压入秧床,做到盘与床充分接触,然后再盖一层配制好的营养土,以不露种子为宜。近几年鸟害特别严重,必要时可加盖一层遮阳网,出苗后及时拆除。
6)苗期管理。当苗长到3~5叶时,用3%的尿素进行喷施1次。
大田准备在抛秧前3 d进行,亩施复合肥40 kg作底肥。耕田标准以田面平整,高低不过寸水;水要浅,以见为好;软化无硬块,田面无杂物。特别黏泥田耙后2~3 d抛秧,砂质田现耙现抛,抛秧时放干水,选择晴天及时抛秧。
左手捏盘,右手抓起8~10个秧苗,轻轻抖散,泥团向上,用力抛2~3 m,让其自由落下。根据田块面积和密度确保秧盘数,先抛1/3,用2/3补稀。每隔3 m留一条人行道,最后再抛人行道,做到整田密度均匀。
大田前期以“浅水立苗,薄水促蘖,晒田控蘖”为原则。浅水立苗即抛秧2~3 d不进水,如遇大雨及时排水,有利秧苗扎根。薄水促蘖即保持2~3 cm的水层,有利分蘖。抛秧1周内结合除草施用分蘖肥,亩用丁草胺100 mL加15 kg尿素拌土撒施。移栽30~35 d时施1次孕穗肥,亩施15 kg尿素,施肥时注意大田的水位,若降雨量大,最好撤水露泥后再施肥,然后管好水口避免肥料流失。
晚稻主要病害是水稻纹枯病。
1)农业防治。清除菌源,要求先清除或管理杂草,在栽插前20 d翻犁,灌水泥田。加强水肥管理,做到合理排灌,以水控病,以“前浅、中晒、后晒、后温润”为管理原则,避免长期深灌,同时合理施用N肥,注意N、P、K肥合理搭配。
2)药剂防治。分蘖末期亩用3%~5%井岗霉素水剂 100 ~150 mL,对水 75 L 喷雾,或用30%纹枯利800~1000倍喷雾防治。
在分蘖末期每亩用2 kg杀虫双颗粒剂均匀撒施在稻田,防治螟虫的发生。
1)农业防治。清除田边杂草和杂物,同时在沟边亩撒施生石灰5~7.5 kg,可有效抑制其孽生和为害。
2)醋液诱捕。于每天凌晨或傍晚,将醋浸渍过的菜叶撒放在田埂诱集捕杀。
3)化学防治。亩用70%百螺杀可湿性粉剂30 g或50%螺灭杀可湿性粉剂60~80 g或45%百螺敌可湿性粉剂40~60 g,进行毒土撒施或喷雾。
1)选择生育期相对较短,9月底前出穗的早熟品种。
2) 计算好秧龄,确定播种期 (晚稻18~20 d)及时抛秧。
3) 秧盘盖好土后再盖一层遮阳网,防止鸟害。
4)抛秧时先抛2/3,留1/3补稀缺处。
5) 晚稻每亩大田1.6万~1.8万丛,基本苗4万~5万苗,大田每隔3~5 m留一条宽30~40 cm的工作沟,再用竹子疏密补稀,做到大田抛苗均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