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中宏
(德宏州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芒市 678400)
稻田养鱼宜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蓄水力强、雨季不受大水威胁、旱季不干涸、稻田土质肥沃,并能控制稻田内适当水位的地块。
发展稻田养鱼,应对田埂进行加高加宽,一般要达到高60 cm以上、宽35 cm,以防渗漏和黄鳝、水蛇、田鼠等打洞。稻田最好设置两层拦鱼栅,这样才能有效防止鱼苗逃逸。
开挖鱼沟、鱼凼目的是防止水位上涨时鱼被冲走及解决养鱼与稻田施用化肥、农药、晒田之间矛盾的一项措施,也有利于鱼在高温季节避暑、定点投饵和收获稻谷时排水捕鱼。鱼沟与鱼凼相通,便于鱼群出入。鱼沟可挖成“井”“目”或“田”字形等,可在田块中间或田边开挖。鱼凼可开挖成圆形、方形或长方形,深70 cm,不宜过深或过浅,太浅不利于鱼类夏季避暑,甚至会造成死亡;过深不利于鱼类到大田中活动和觅食。
鱼苗放养前,鱼沟、鱼凼亩用生石灰25 kg进行消毒,待7~10 d生石灰毒性消失后再加水放养鱼苗。
水稻应选耐肥力强、稻秆坚硬、不易倒伏、穗大粒多、生长期长、抗病虫害能力强、品质好、产量高的品种。如宇香优2115、川优6203、川谷优203、晶两优1125等品种最为理想。
施肥是促进水稻增产的重要措施,也是培育鱼饵料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所需的营养物质。稻田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以施用厩肥(畜禽粪、塘泥、沼渣等农家肥)为主,占总施肥量的2/3,但施用前必须经过发酵腐熟。一般每亩施腐熟的猪、牛粪250~500 kg,或人粪尿150~250 kg。追肥若用化肥,对鱼类稍有影响,宜叶面喷施。
稻田养鱼,可选择鲤鱼、草鱼和鲫鱼混合放养。稻田养鱼可以稻为主或以鱼为主,要分清主次,才能充分发挥稻、鱼互利的优势。放养鱼苗时间的选择,以水温15~25 ℃为宜,一般在插秧后3~7 d。这时田水已澄清,且刚刚松过土、施过肥,水中的微生物和浮游生物繁殖迅速,鱼类较易寻觅食物,能加快鱼苗生长。
稻田水域是水稻和鱼类共同生活的环境,水质管理要做到两者兼顾,前期以水稻为主,中后期以鱼类为主。稻田早期要保持浅水位,水深控制为10~15 cm,夏季高温水深要保持为25~30 cm。养殖期间要定期换水和加水,以保持适宜的水温和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发育。
正常情况下,按“四定”(定时、定质、定量、定位) 投饵法投喂饵料,遵循“三看”(看鱼、看水、看天)原则。稻田养鱼前期嫩草、浮萍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水体载鱼量较小,溶氧水平高,鱼类生长很快,但随着鱼体的长大,稻田中饵料已不能满足鱼体的生长,必须进行人工投饵。饵料可选择人工合成的饵料,如豆饼、豆渣、米糠、麦麸和配合饲料。饵料应投到进水口处或鱼凼中,不能投放在狭窄的鱼沟内,每天上、下午各投饵1次。
加强稻田管理,经常巡视观察稻田水色、水位和鱼群活动情况,勤捞除残渣剩饵和腐败物质,及时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深,特别要注意检查进、出水口和拦鱼栅是否完好,防止发生鱼逃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