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近年书法教学逐渐受到教育界的关注,但书法教学发展举步维艰。电脑、智能手机、小平板普及之后,特别是语音输入及图文识别转换软件的普遍应用,使得书法这门传统艺术逐渐被人们疏远,书写的实用性也逐步弱化,笔者现就近年自己在书法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解决的策略,与同仁交流。
关键词:书法教学 管理 评价 条件 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13.018
小學书法教学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写一手好字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目前农村小学书法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本文从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学生自身等不同的角度为书法教学寻找理论依据,研究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就问题寻求解决途径的策略。
一、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从教育体制上说,教育部门对书法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书法课程的监管力度不够。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在考核时把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依据,老师迫于分数的压力,书法课经常被文化课占用。不少的学校根据上级教育部门的规定学校每周开设的一节书法课,因为缺少师资等原因,干脆把书法课程并入语文课,课程表上的书法课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导致书法教育在小学的开展步履维艰。书法教育要真正走进小学,光凭一纸空文和一张课程表是不能做到的。
对策:上行下效,加强对书法教育的领导和监管。
各级政府机关应当成为继承中国书法优秀传统的表率,得到了政府部门的重视,就会上行下效,全国各级学校重视书法教育的局面一定可以打开。书法文化要想真正普及走进小学,教育行政部门责任重大。狠抓监管与落实,才能真正使书法教育在小学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格局,免于在基层学校流于形式。
2.小学书法教师大多是兼职教师,书法专职教师师资严重缺乏。
目前书法界高手云集,然而在普通小学中师资的严重缺乏成为书法教学最大的瓶颈之一。大部分书法课由语文老师来兼任,许多课时都上了语文,基本的课时都难以保障,目标和效果更是难以企及。
对策: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要想书法真正走进小学,必须要加强师资的培养与培训,研究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使书法教师掌握一些基本的书法理论和实践知识,还要有开拓进取精神。教师应该勤练“三笔字”,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书写的总体水平,扩大书法教育的氛围。教学上,要采用灵活新颖的方法,摆脱旧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把书法教育变成学生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使学生在精神愉悦中接受书法艺术,并成为一种主动的选择。
二、急需纠正的问题
1.认识观念偏歧
现阶段中小学书法教学于30年前比,教学的方法水平没有大的改进,学生写字水平能力没有明显的提高,甚至出现退步的现象,和其他学科相比发展远远滞后。近年来由于电脑手机普遍使用,打字和语音识别的速度远远超过手写,人们依赖电脑等输入工具,渐渐疏远了写字,甚至连铅笔、钢笔字也写不好。社会进入无纸化办公时代,对小学书法教育又多了一种阻力,人们对手写字的兴趣逐渐淡化,对书写能力的认识逐渐削弱,很多人写字潦草。书法这门独立学科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人把写字看成精神负担,书法练习者越来越少,即使有练习者,也是带有这样那样的功利目的,这种对书写认识偏歧与开设书法教学课程的理念格格不入。
2.管理监督不力
多年来受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书法这门独立学科地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是阻碍素质教育发展的绊脚石。近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地方课程开发的推进,中小学书法教学逐步被社会各界所关注,但学校执行实施书法课程标准的实施力度非常缓慢,检查落实不到位。目前农村小学普遍存在书法课开设不齐、不足,形同虚设的情况,课程排在课表里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基本都被其他课占用,特别是农村小学是处于管理疏漏之地,没有开设书法课程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管理弱化、流于形式,不按固定教材有序教学,没有专业的师资队伍,没有充足的教学设施设备。
3.书香氛围不浓
中华书法源远流长,五千年悠久的中华历史因书法而灿烂多彩,书法这门国粹艺术又是国学经典的代表,在掀起国学经典热潮的形势下,都是背学经典,而忽视软笔书写,毛笔字总是热不起来,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书法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软笔书法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野。
书法旨在以文载道、以字塑人,书法教学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任务,同时书法教学对学生的学习习惯、意志品质、审美能力、情感体验等综合素养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一所学校而言,教室内的墙壁、黑板报和学校的走廊、书法墙、书法作品展等本是学生个性创作、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主要阵地,但没有几幅是学生写就的作品,都变成了彩喷粘贴,教育阵地没有成为学生展示美、创作美的平台。
4.淡化书法育人
目前书法教育人们的思想认识只是停留在教学写硬笔字的浅层面上,与素质教育发展严重脱节。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困扰,书法教学的考核评价往往被忽视,学校在学期考试等环节对书写状况和水平没做相应的考核评价。而且评估学校教学水平时书法教育水平的优劣往往也成为被忽视的方面。学校缺失有关书法方面的创评机制,如:创建书法教育示范校、承担书法教育实验任务、书法示范课教学、指导本学区学校书法教育活动等,不能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导致书法教学发展得缓慢,这种现状迫切需要引起教育者的重视,从教师、学生、家长层面积极开发书法教学的源动力。
三、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1.消除书法偏废思想,完善评价考核机制
要想使书法教学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以制度落实督促教师按课标要求上好书法课,学校就要高度重视这门不参加统考的选修课,进一步完善评价考核制度。书法课的质量考核,既评价学生又考核教师。从学生方面评价,不单是评价字写得好坏,还要从书写习惯、书写姿势、执笔方法、运笔技法、字体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学生书写,教师要特别重视书写过程和方法的指导评价,低年级要求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高年级重视培养学生对书法审美能力的评价。
2.落实课程标准,加强管理监督
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必须加强管理监督;其次,学校要科学制订教学计划、确定基本教学任务,每周都能安排并保证合适的书法课时,加强课表的监督,特别加强对地处偏远山区的农村小学的监督。学校要加大对学生书法课被占用、挪用现象的监管,使小学生书法课课时切实得到保证,确保书法教学有序开展,全面提高书法课教学质量。对于书法教学存在的一些滥象,主管部门要制定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改。
3.加强师资培训,创造教学条件
目前,书法教师资源匮乏的问题也应该得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重视。首先,教育部门应成立书法培训机构,制定对在岗教师的培训制度。定期举办书法教育学习班,分批培训教师;定期开展观摩研讨,通过培训学习使更多的教师胜任书法课教学,促进教师书法教学水平的提高。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为学校调拨资金,配置必需的教室、笔、纸、墨、展板等教学设备资源,以保证课程的顺利进行。
4.创新教学方法,保证课时训练
教师应不断学习和借鉴书法教学的成功经验,不断研究创新教学方法,落实好书法教学目标。教师教学模式陈旧,这也是制约书法教学的一大难题。小学书法教学要结合美术教育的特点和汉字书写规律进行教学,教学生感悟书法艺术规律,教学书法要从理论入手,教给学生书写技法。在农村书法教师不足的条件下,教师积极地学习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通过下载制作动画教学视频,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助力书法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不断强化学生对基本笔画的书写技法掌握。
总之,农村小学书法教育教学滞后和薄弱,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小学教师有必要去研究和探索书法教学的先进教法,实现书法教学为实施素质教育服务的目的。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应制定有力的措施,为书法教学创造有利条件,我们坚信通过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农村小学书法教学将会迎来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 韩辉、夏永庚、周扬《小学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实践智慧》,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
[2] 裴志琦《浅析小学书法教学的现状与对策》,《小学教学研究》2018年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