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丽
摘 要:现今社会逐渐进步与发展,经济逐渐全球化,英语是现今国际通用语言,我国也更为注重英语教学。在学前英语教学中要融入传统文化教学,其教学目标也是现今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传统文化渗透到学前英语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避免学生被英语知识中西方文化所影响,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学前英语教育 应用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0.014
新传统文化融入学前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英语知识中蕴含较为广泛的西方文化,其文化需要学生了解,但不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和观点,对此,在学前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更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观点和理念,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以正确的文化观点看待并学习西方文化。以下内容重点探究加强传统文化的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并为学前英语教学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策略开展探究,为教师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
一、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什么是传统文化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文化的历史大国,我国的历史文化蕴涵了我国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人们历史道德的传承理念,更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文明,也是人们的精神力量和思想支柱。我国文化的传承工作极为重要,在全球的舞台中发展更要体现并传扬我国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是新时代下其他国家的学习典范,也是我国在世界上站稳脚跟的精神基石。对此,我国在教育中、社会的发展中都要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承,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素养的进步和发展,也利于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素养的繁荣昌盛。传统文化渗透到教育中极为重要,也更为紧迫,对此,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学前英语教学中英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延伸
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能够促使我国幼儿和青少年对我国的文化和历史更为精准的了解、认识,能够对我国文化的传承、发展进程、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更为精准的理解,学生能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肩负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使命和信念,更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体教育的延伸。
2.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现今我国青少年和年轻一代的青年人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并不入心,“过洋节”“哈日哈韩”等风气盛行,这样的环境与风气不利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扬与发展,青少年和青年人都会对传统文化不自觉抵制,也会出现不良的道德思想和行为,青少年的文化素养水平得不到培养,更会影响我国未来青年人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3.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助推
学前英语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弘扬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的助推力量,现今国际动荡、政治环境多变且复杂,需要弘扬传统文化发扬青年人的爱国主义,对此,学前教育渗透利于从小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更利于国家的发展。
三、学前英语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学前英语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可以按照以下几点原则开展。其一,教师要尊重幼兒的身心发展规律制定合适的传统文化渗透内容,在尊重幼儿的同时能够循序渐进,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促使幼儿能够逐步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内容,从小树立幼儿正确的思想观点和道德素养。其二,在学前英语教学中,尽量选择我国古诗词的英语翻译内容进行教学,也利于利用英语知识讲述我国传统文化故事,确保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有所了解和掌握,从而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学生也能够利用英语知识传扬文化历史。
四、学前英语教育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途径
1.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中
现今学前英语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将传统文化内容渗透其中,进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得不到提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融入日常英语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对英语知识有所掌握,也能够培养学生对我国文化艺术的了解,更利于学生文化素养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艺术鉴赏教学活动,学生在英语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对我国传统艺术文化进行品鉴,利于从下培养学生的艺术品鉴能力。艺术鉴赏的教学活动也利于构建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在艺术鉴赏的学习活动中忽略了英语知识学习的难点,更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前英语知识教学中,其教学内容是学习家庭成员的关系的英语单词,教师可以将父亲、母亲、祖母、祖父等英语单词的教学中融入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并为学生创建艺术鉴赏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中华文化孝顺的优良品德,教师让学生在回家时为父母做一件家务,帮助父母分担辛苦,这样的教学课堂更为生动,也利于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教学学习氛围。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关家庭、父母的古代书画,讲述书画中与孝顺相关的历史故事,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也得以培养,课堂教学质量得以保障。
2.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教师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将会直接影响以传统文化为内涵而构建的学前英语教学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的传统文化底蕴与素养水平高,才能够在教学中做好学生 模仿的榜样,也利于将正确的传统文化观点与思想渗透到教学中,进而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也利于学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发扬者。对此,学校要重点培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打造优秀的传统文化素养教师团队,学校要鼓励教师对历史传承的民间艺术文化进行学习,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和探索,促使教师对传统文化内容更加了解。教师也可以与学生共同学习并探讨传统文化内容。
例如,学校对教师的传统文化培养阶段,可以为教师提供历史博物馆的参观与研究学习的机会,教师也可以带领学生共同参观博物馆,学生与教师可以共同探讨、进步。学校可以将博物馆的相关资料让教师作为参考,教师可以提前做好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工作,与学生共同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配合博物馆历史文化的讲解人员讲述文化内容,实际的博物馆参观和师生交流探索,更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水平,也利于构建更为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
3.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示的多元化平台
教师在学前英语教学课堂中,可以为学生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示的多元化平台,学生可以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教师可以构建传统的民间游戏课堂,也可以为学生搭建传统剪纸的工艺制作平台,还可以以节假日的风俗习惯开展英语故事教学,多元化的平台更利于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也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中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其课堂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例如在学习英语有关“色彩”的知识中,教师可以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剪纸工艺为学生创建学习平台,教师以英文单词的色彩引导学生,让学生利用与色彩颜色相关的彩纸进行工艺裁剪,裁剪中可以自行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这样的教学课堂氛围更加融洽,学生对英语知识掌握更为扎实,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工艺也更加了解。
在学前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的教学课堂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文化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与发展思想,学生对我国文化更加了解,学生也能够运用英语知识将我国文化发扬到世界各国。
参考文献:
[1] 张艳《中西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考试周刊》 2012年第57期。
[2] 曾祥兴《中国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