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探究

2020-12-14 08:46潘妤
关键词:初中生课外阅读传统

潘妤

摘 要:语言是重要的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语言的发展也需要充足的文化内容作为素材。通过对于初中英语教学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发现,初中英语教学更加注重于西方文化的渗透,希望通过面向学生传递更多的西方思想帮助学生更加轻松便捷地掌握英语知识。现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认可度也逐年增高,我们在积极学习英语的同时,也应当更多的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本文主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探讨,积极主动的发现英语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探寻在初中课外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路径,希望能够为初中生英语学习水平的进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初中 课外阅读教学 中国传统文化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6.019

以往在开展初中英语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更注重西方文化的传递,意图通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西方文化背景促进英语教学水平的进步。但事实上,英语作为一种外来语言,其应用价值不应当只局限于沟通和交流这一方面,还应当拓展至文化传播领域,成为中西文化交互的载体。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当中,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初中英语教学水平的进步,同时也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积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机会,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下文中,我们就围绕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这一核心问题进行探讨。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作用和现状分析

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课外英语教学模式当中,能够让初中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初中生而言,课外英语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课外阅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记忆深度,也能够将中国传统文化转换为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的辅助工具,强化学生的综合语言思维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文化与语言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课外阅读之间的跨越式融合,能够打破中西文化之间的壁垒,使语言能够更好地为文化传承服务,使文化能够更多的丰富语言,让学生能够同时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步进步。

就目前情况来看,尽管许多教师和学生都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初中课外阅读教学中的优势所在,但二者之间的融合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阅读材料的来源较为匮乏,形式较为单一,且内容也普遍较为枯燥。其二,难以衡量学生的课外阅读效果,教师面向学生设定的评价标准过多的倾向于最终结果,忽视了阅读过程。其三,学生在阅读时只注重分析文章大意,却忽视了篇章结构以及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深意。其四,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传统文化课外阅读给予的重视都有待提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也缺乏教师恰当合理的帮助,久而久之,许多学生对于课外英语阅读的兴趣大幅度削弱。

二、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

1.主题引导式

面向初中生开展英语中国文化课外阅读,就必须选择恰当合理的阅读主题,教师可以在明确阅读话题的基础之上,引入更加丰富的中国文化内容,有针对性的对于课外阅读涉及的内容进行规划管理,在突出主题的前提之下,加强对于学生阅读过程的引导。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基础的阅读目标,如通过阅读积累英语词汇、掌握句式表达方法、了解文化背景、获知故事情节等,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文章内容的同时,获得英语学习能力方面的进步。

2.内容推送式

伴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初中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在原有的基础之上不断拓展,教师在带领学生开展英语课外阅读时,也可以更多的借助网络平台具备的优势。具体来说,首先,教师可以创建专门的英语课外阅读学习交流群,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分享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其次,教师可以立足于不同的角度之上搜集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空闲的时间能够养成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好习惯。最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心得以及阅读笔记分享给其他同学,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使传统文化能够在交互的过程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电子课外英语阅读形式不仅更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阅读需求,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节约阅读成本,便于学生随时随地开展阅读,教师向学生推送的阅读材料,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摘抄和保存,总体来说,灵活性更高,实用性更强。

3.交流互动式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提高初中生的英语掌握能力,要求我們能够通过恰当合理的课外阅读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教师可以围绕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制定阅读计划,明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应当阅读完成的文章数量,由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以及个人兴趣选择阅读材料。教师还可以在班内定期开展初中课外英语阅读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将在英语阅读中获取到的中华传统文化知识分享给他人,或是将自己找到的高品质的阅读材料分享给其他同学,帮助学生获取更加多元化的学习资源,拓展阅读面。同时,也能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创造英语表达环境,促进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进步。

4.群文阅读式

群文阅读的形式最主要的优势在于能够拓展初中生的学习视野,锻炼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能够获取的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阅读材料往往是较为匮乏的,群文阅读能够将各类材料之间所存在的共通点以及差异化特征明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英语词汇,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进步,让学生能够更加充分的了解文章的阅读形式,将分散的知识信息和文化信息有机整合在一起,通过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带动学生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进步,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5.主题积累式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为了让初中生有机会接触更加多元化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进步,教师可以在班内推广主题积累式阅读模式。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制定阶段性的阅读主题,例如,在第一周,将课外阅读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传统节日,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喜欢的传统节日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进行阅读;在第二周,将课外阅读的主题确定为中国传统食品,鼓励学生选择与自己喜欢的传统食品相关的英语材料进行阅读。这种灵活性的阅读形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课外阅读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积累更加丰富的阅读素材。对于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对于促进英语学习水平的进步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学习同样有所受益。

综上所述,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课外阅读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领悟能力,同时也能够将更加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渗透给学生,让学生获得思想和道德层面上的进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给予初中课外阅读足够的重视之外,还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英语课堂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又一阵地,使语言学科能够更多地为传统文化服务,使传统文化能够成为丰富语言体系的主要内容,促进学生的更好、更优发展。

参考文献:

[1] 窦洁《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探究》,《新丝路(上旬)》2020年第3期。

[2] 蔡雯清、林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贯通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3] 李张文菊《论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探究》,《中文信息》2017年第3期。

[4] 杨紫玲、黄玉茹、冯定桂、黄海珍《小学语文教学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教学模式探索》,《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

猜你喜欢
初中生课外阅读传统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少年力斗传统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