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分析

2020-12-14 00:58王立辉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构建策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王立辉

摘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科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这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应该对实验教学的开展进行改进和优化,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探究,通过科学实验获取掌握知识,建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让科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现实生活,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提出有效问题,激发参与学习兴趣,要鼓励独立大胆猜测,培养思维能力和与创造能力,还应该通过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科学探究素质。本文主要围绕核心素养下小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对学生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进行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更好地掌握知识,逐步激发学生们的潜能,增强学习的动力。学生要在逐渐的探究与分析中,增加对科学知识的认知以及对规律的掌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学习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感受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提高自己,高效学习。所以小学科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有效开展实验教学的策略,借助实验的方式促使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等方面的科学素养。

1 核心素养下的科学实验高效课堂

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提高学生们在单位时间内的课堂效率,让学生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的任务,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收益最大化。有效的对高效课堂进行构建,不能只是单单的以学生为主体,应让其成为学习的主人,还必须让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更好的发现并解决问题[1]。

对于科学实验教学,一定要把对课堂的教学、课外的活动以及对社会的实践都结合起来,更好的对学生的创新精神进行培养。对问题的探究是能够满足学生求知欲的重要手段,一定要积极地维护学生的这种乐于探究的精神,让他们能够时刻的获得满足感与兴奋感,焕发内在的活力,只有亲身体验到的知识,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构建起适合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小学科学实验的研究,要让学生们的思维受到好的锻炼,能够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科学的精神,以及对科学实验的态度,这对科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

2 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2.1提出有效问题,激发参与学习兴趣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对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十分重要,这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在小学的课程实验中,让学生们亲身经历一次实验的操作,亲身的体会一下对科学现象的发现,懂得科学的探究享受创新的过程。在对科学实验的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地利用学生们的好奇心,引导充分的进行想象,然后通过实验对自己的想象验证,保持对科学实验的探究兴趣,促进核心素养得到培养[2]。例如,在进行实验“谁更容易吸水”的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们进行想象,除了试验台上的东西以外,还有什么可以用来进行实验,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吸水性能的大小的,让学生们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明白原理,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积极的带领学生们进行实验,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的实验,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让学生们相信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2.2鼓励独立大胆猜测,培养思维能力和与创造能力

一定的猜想与假设,是学生们根据已经知道的科学实验的知识,对问题的答案进行一定猜测的过程,积极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个环节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充分的培养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3]。小学科学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一定要用开放的心态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好的探究的氛围,让学生们明白同一个问题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并不是固定的,一定要鼓励大胆的说出所想的任何答案。例如,在進行“沉浮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物体的选择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实验台上的东西以外,可以让学生自己带一些东西来进行实验,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让学生充分地想象“产生沉浮的原因,为什么不同的东西在不同的液体中能够产生不同的浮力?”比比谁的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对现象不足的实验进行改进,最后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2.3紧密联系实际生活,培养科学探究素质

科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科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创设能够引起学生兴趣的、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这样学生会更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探究,在深入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促进科学探究素质的培养,并且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巨大价值[4]。例如,在“物质变化”内容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什么是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一些事例,比如用纸折成小船,食盐溶解于水中,放爆竹等等,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就会对客观世界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产生了热爱学习科学的积极情感。另外,对于小学科学这门课程的教学,不应该局限在课堂上,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教学空间,引导学生在更加广阔的空间中进行不断探究。家庭也是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空间,其中通过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由于与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具有灵活方便、自主性强等方面的特征,有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种植花朵,或者饲养小动物,或者利用生活材料进行小制作。

结语

总之,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实验上的探究是最重要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的科学实验,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高效的完成课堂上的教学。在小学科学的核心素养下,教师要给予孩子们大胆的创新空间,满足他们的创新欲望,保护求知欲,这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课堂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谢静.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4):52.

[2]吴安.新课改下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3):16-17.

[3]张晶.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课堂效率[J].学周刊,2018(09):159.

[4]卢宝祥.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4):80.

猜你喜欢
构建策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浅议如何构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