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分享导学

2020-12-14 00:58叶玲珍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分享导学尝试

叶玲珍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实践措施,在新课程标准提出这样的要求后,广大教师也纷纷围绕有效的实践方法展开了研究工作。逐渐地,尝试·分享·导学的系列性数学教学模式被提出,在初步的尝试中取得了不错的应用效果。本文将围绕核心素养教育目标,谈一谈尝试·分享·导学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引言:

核心素养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也是日常教育活动的“灵魂”。学习核心素养内容,深入钻研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提倡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要求教师不断以新的方式去组织这样的教学活动,尝试·分享·导学的教学模式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无疑具有很强的研究和实践价值。

1.尝试:自主探究

探究式学习打破了以教师为核心的讲课模式,在探究式课堂中,知识是师生在共同的质疑、解疑和释疑过程中推理出来的,而不是教师照搬课本直接呈现出来的,这样的学习活动很明显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能够让他们在这样的历练中积累很多宝贵的学习方法。要知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当前我们在课本中遇到的问题,更是为了在未来解决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学生必须学会独当一面,将前人总结出的经验和方法继承并发扬下去,逐步从教师辅助的被动学习进入到完全独立的自主学习阶段。

比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时,进入新课以后,教师出示与课本例题(或习题)相仿的尝试题,有时也可直接呈现例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对话文本。比如: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长 5 分米,宽 3 分米,高 3.5 分

米。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可通过改编,呈现如下的尝试题:“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木箱,长 8 分米,宽 4 分米,高 5分米。制作这个木箱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分米?”让学生自己解决这一问题。当然,学生可以先尝试解答再阅读课本,也可以先阅读课本再尝试解答。如果学生在尝试解答或阅读课本时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向小组内的同伴请教,或通过下一环节———同伴分享以及教师的导学———得到帮助[1]。从核心素养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学习体验将令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还能够独立的与文本对话,一步步脱离对教师的依赖,这是学生成熟的重要标志。

2.分享:小组合作

谈起“分享”,相信最先映入教师脑海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法,因为学生合作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大量的信息互换和想法分享,最终总结出最终的成果,这已经成为了目前课堂上最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师可采取组内异质、组际同质的分组方式,在小组考核的环节更加注重组内成员的共同进步,使“优等生”知道哪个环节有责任关注、帮助结对的同伴,促进“学困生”共同进步。“学困生”也会主动抓住机会寻求同伴的帮助,使合作学习真正成为现实。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一课,小组合作交流是这样进行的:1.在组长的安排下交流:解决这一问题,你采用的是哪种思路? 所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义? 2.认真倾听小组内其他同学的意见,主动寻求他人帮助、向他人提问。3.结对的同伴之间再相互说一说各自的解题思路[2]。

3.导学:适时点拨

3.1适时点拨,理解模型

数学知识是在不断地抽象、概括、模式化的过程中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数学学习只有深入到建模的意义上,才是一种真正的数学学习。“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倡导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指导教学,不断让学生经历从具体事例或现实原型出发,逐步抽象、概括建立起某种模型并进行解释和运用的过程。比如,求无盖的长方体木箱的面积,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的五种解题思路其实就是五种解题模型。虽然这五种模型所蕴含的思维含量不尽相同,所承载的认知负荷差别也较大,但对学生来讲,只要是他们自己得出的,就现阶段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一种方法算出结果”,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也遵循了学生认知差异的规律;而“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这个算式表示的是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了他的思路,再说一遍”,就是在引导学生不断强化解题模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会在倾听、内化的过程中逐步调整自己的模型,促使自己的思维从低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

3.2無痕渗透,领悟思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从过去的“双基”改为“四基”:基础

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思想[3]。“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的导学环节紧紧围绕“四基”开展教学活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丰富个人活动经验的同时,无痕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逐步地养成“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数学的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数学思想方法。比如,解决“制作这个木箱至少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分米”这个问题,主要运用了“分解、组合”的思想,教师在课中的点拨、导学无不渗透着这一思想。“求需要木板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长方体几个面的面积和?”这是将求无盖长方体木箱木板的面积“分解”成求长方体五个面的面积之和。“怎样求这几个面的面积和?”这是将五个面的面积进行“组合”。

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需要实践锻炼和时间的积累,“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意在通过建模这一抓手,将数学思想的渗透抓实、抓出成效[4]。

4.结语

总之,尝试·分享·导学教学模式符合新时期我国的课程改革标准,也是落实核心素养教育最主要的三条路径。具体如何去实施,相信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但必须始终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以创新为精神,不断擦出新的火花,让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促进他们终身发展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周浩.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6(2期):52-55.

[2]张隆虎.尝试分享导学——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8,000(011):103.

[3]陈钢.核心素养观照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观察(上旬),2019,008(001):116.

[4]刘丽娟.核心素养观照下的数学概念教学——以《认识角》一课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6, 000(010):65-68.

猜你喜欢
分享导学尝试
再试试看
再试试看
孩子,我们慢慢来
尝试
我是小导游
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