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12-14 07:19李克磊
锦绣·上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对策

李克磊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一生之中的黄金阶段,如能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必将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然而目前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却面临着“食之无肉、弃之有味的鸡肋”的尴尬窘境。但我们只要坚定信念,拨开问题的迷烟,孜孜以求地寻找对策,开发适合校情的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就能迎来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的春天。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育;存在问题;对策

【正文】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向我们走来,人类社会也正在迈入智能时代。智能时代需要掌握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端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靠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也叫智能教育,是指多层次教育体系的全民智能教育。自2018年1月起,教育部宣布人工智能教育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标。这就意味着高中生将逐步学习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与技能,为将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研究背景及前期调查

(一)人工智能教育的黄金阶段——高中

少年强则国强,高中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成效直接关系到整个人工智能教育体系的成败。高中阶段又是一个人一生之中的黄金阶段,此时学生思维最活跃、记忆力最强,学习能力也最强。那么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开展情况如何,笔者以人工智能社团开展为例进行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分析

我市普通高中人工智能社团开展情况不容乐观,开设的只占40.53%,六成学校没有开设该社团。开设有该社团的学校的社团成员表示每周活动次数较少,84.04%的受访者表示每周只有1次活动。受访者表示人工智能太过神秘,学习也仅限于原理学习,动手实操的机会也是少的可怜,只有15%。即使社团成员做出了人工智能作品,评级标准的缺失导致无法对作品进行客观评价。

二、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普通高中面临升学压力大,学业任务重,普通高中往往将教学工作重心放在了学生们的文化课上,无论是学习时间还是学习资源,都无条件的向着文化课程倾斜,恶意的挤占使得原本就少的人工智能教育机会变得更加捉襟见肘,从而造成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先天不足”和长期的“营养不良”。久而久之,造成了重要性极强的人工智能教育反而被束之高阁的奇怪景象,人工智能教育甚至沦为无人问津的“鸡肋”课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不明确。

人工智能就是编程课吗?人工智能就是机器人学习吗?对于很多教师来说,人工智能都是神秘的,高科技的代名词,不清楚人工智能教育到底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需要怎样构建培养计划才能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人工智能基础知識。片面的、肤浅的、模糊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只会将人工智能教育带入歧途。

(二)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培养内容不完整(校本教材匮乏)。

学生学习哪些知识,学生才算掌握人工智能基础?人工智能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分支多,应用领域广。究竟哪些知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需要进行深入的、反复的研讨才能找到合适的答案。但目前缺乏适合高中学生使用的人工智能校本教材,从而使有心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形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境。

(三)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有效实施策略亟待探索。

在明确了哪些人工智能相关知识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如何实施人工智能教育,策略是什么,需要什么路径,都是未知数。普通高中的人工智能教育采用何种方式更加合理而高效,是课堂教学效果好呢,还是社团活动效果更佳。也许只有通过实践探索,才能找到较好的策略。

人工智能的技术性要求其学习过程中对实践活动的强烈依赖。要想动手实践,必须借助于人工智能学习平台和智能机器人等科技含量高、价格昂贵的设备,如果学校资金出现严重匮乏的情况,就会导致无法为学习人工智能的学生提供相应的资源设备支持,从而使动手实操成为空谈。

三、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提炼出适合校情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

通过研究人工智能教育相关文献资料,聚焦核心素养,提高科技品味,端正科技道德,归纳、总结、提炼出适合校情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培养目标及培养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素养和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利用科学技术来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技术品格。

(二)探索出适合校情的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实施策略研究。

因势利导地实施校企结合,借助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力量来培养人才;挖掘自身优势,探索以校本课程形式或社团活动形式来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人工智能竞赛活动,通过比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开展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文化艺术节活动,营造崇尚科学技术,勇攀创新高峰的校园人工智能学习氛围……通过对以上人工智能教育活动的组织、指导、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出人工智能校本活动开展的一般策略。

(三)构建出适合校情的人工智能教育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

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明的培养方向,依据校本课程内容,设计出相应的评价方案。并以参与人工智能活动的学生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智能活动的组织过程监控,分析其各个环节开展情况,形成过程性评价;同时结合人工智能学习成果,包含软件成果、硬件成果和软硬件结合成果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完善,最后形成高中人工智能校本评价体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虽然目前在开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我们采取适宜的手段和措施去解决问题,就会打开普通高中人工智能教育有效开展的大门,促进高中学生科学技术素养的全面提升,增强他们学习人工智能的兴趣与热情,让学生们能够在人工智能教育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开拓自己的视野,为今后的创新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易成岐,郭鑫,童楠楠,窦悦,陈东,王建冬.基于启发式社团发现模型的创新态势研判算法[J/OL].计算机工程与应用:1-9[2020-06-14].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2127.tp.20190626.1724.016.html.

[2]王萍.职业学校机器人创新社团活动开展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9):183.

[3]赵宁.高校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发展模式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05): 105-108.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