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工地民工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初探与实践

2020-12-14 12:53罗成帅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品牌文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作为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产业,吸纳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其中的流动党员数量持续增加,流动频率不断加快,但其教育和管理越来越成为基层党组织新时期党建工作的痛点和难点。笔者以供职过的L公司探索建筑工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为例,总结、提炼几点破解建筑施工企业流动党员管理难题的经验和做法。

关键词:流动党员;亮点项目;品牌文化

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流动党员201.1万名,占党员总数的2.2%,而且伴随国家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流动党员人数将持续增长,这势必给基层党组织党员管理模式带来冲击和挑战,需引起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一、建筑施工企业民工流动党员管理的难题

建筑行业作为佛山市的经济支柱,建筑工人数量巨大,存在工地分散,工人流动性大等特点,且个别流动党员党性观念薄弱,不愿亮身份,不及时交纳党费,缺乏组织性和纪律性,使得建筑工地流动党员管理成为基层党建的盲区,如何将支部建在工地上,汇聚共建共享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提升民工党员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需要提上建筑施工企业党建工作的议事日程。

经调查,佛山市有承包资质建筑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约10万。L公司作为佛山市的大型综合建筑企业,资产总额约20亿元,有属下企业25个,员工逾6000人,其中建筑工人5000多名,由于其工地分布在禅桂片区,流动党员人员较为分散,各自工作时间差异大,且受到无固定阵地、学习活动场所和服务载体等制约,造成民工党员管理难、去向掌握难、教育开展难、活动组织难、作用发挥难等一系列问题,客观制约了企业施工水平和员工向心力的提升,不利企业和谐稳定的发展。

二、建筑施工企业民工流动党员管理的措施

一直以来,L公司党委坚持“以党建促发展,以发展促党建”工作思路,为破解工地民工流动党员服务管理难题,着力通过“建组织、找党员、立规范、强服务”等途径,积极探索建筑工地流动党员管理模式,以之申报党建亮点项目,并成功入选佛山市“两新”组织党建“十大亮点项目”之一,在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和做法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抓思想建党提升党组织引领力,树立鲜明“风向标”

以申报全市“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亮点项目”为契机,L公司党委提出了设立工地临时党支部的设想,为推动公司上下形成齐抓党建共谋发展的共识,有意识从思想层面入手,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一是加强指导。该“亮点项目”通过佛山市“两新”党组织立项后,L公司党委迅速制订了《探索建筑工地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模式项目实施进度计划》,确定了11项重点工作任务,有条不紊地推动项目的开展。二是突出政治功能。流动党支部组建,是L公司党委坚持“党的一切工作到基层一线”的鲜明导向,突出政治功能,强化政治引领,狠抓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融合,做到党建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督导、同落实,确保基层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统筹推进,促使广大民工党员在安全生产、工艺创新、成本节约、人才培养等工作中,主动亮承诺、做先锋、挑重担。三是开阔眼界。通过走出去,组织公司党委有关党支部书记(副书记)及相关人员参观兄弟单位的流动党支部,汲取其在党员调查、支部组建、党群活动室布置及管理等多方面的先进经验、做法及创新思路,为探索建筑工地农民工流动党员管理模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二)抓组织建党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搭起党组织“主心骨”

一是摸清底数。为扎实有效做好创建工作,L公司党委通过“党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组织”活动,在项目部大力开展流动党员普查登记工作,做到不漏掉一名党员,先后进行了两次调查、摸底,为实现那里有党员那里就有组织的目标作好准备。经过前后印证,我们共掌握了40名工地流动党员,其平均年龄为38.6岁。其中,本科5人,占12.5%;大专8人,20%;大专以下25人,占62.25%。我们及时将上述信息全面登记并建立台账,为后续党员管理、作用发挥等打下基础。二是选优配强班子。临时党支部共有党员40名,成为了L公司党员人数除本部党支部外人数最多的党支部。为带好队伍,L公司党委精心配备党支部班子成员,力求领导班子结构合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不断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实现最优的群体效应。根据党员所在的片区,流动党支部共设立了石湾、南庄、祖庙、桂城、罗村、张槎6个党小组,支部书记由L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任,有利于支部各项工作的推动和统筹,从而把党员作用发挥在一线生产上,把党建工作成效及时体现在项目建设上,实现党企互助共赢发展。三是盘活党员一盘棋。L公司注意对在册党员实行动态化管理,积极开展“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活动,对于表现优秀、具有技能专长的党员,有意识为技能人才成長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经常举办各类施工工艺技能竞赛或组织参与省市“建筑业职业技能大赛”,让民工党员充分的展示自我、提升自我, 促进项目、同行间交流学习,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为其它党员群众树立学习榜样,为打造精品工程、优质工程提供源源不断动力。

(三)抓制度建党提升党组织战斗力,订立规范管理“明细表”

一是健全制度。L公司党委从组织架构、职责分工、成员构成、活动载体、党员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分别制定了《临时党支部架构及分工情况》《党委正副书记职责》《纪委正副书记职责》《党员权利》《党员义务》《党群活动室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并以挂画的形式悬挂在党群活动中心文体活动室四周,让广大流动党员、民工进一步了解公司党建文化传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二是规范管理。临时党支部成立后,L公司党委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坚持以“分散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灵活多样原则,结合项目部生产实际情况,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层层压紧压实责任,按时上好党课,认真学习上级党组织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并订阅《人民日报》《佛山政工》《世界建筑》《建筑学报》等学习资料,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和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使一线党员深切感受到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赢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四)抓作用建党提升党组织公信力,架起党群“连心桥”

L公司党委以提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水平为目标,强化软硬件建设,积极扩大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一是建阵地。为方便临时党支部日常工作开展,形成党建辐射效应,L公司党委本着高效、环保、实用的建设原则,选取在建大型项目部中,建成一座2层的简易钢架结构板房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的“红色阵地”——临时党支部活动中心,内设文体活动室、阅览室、荣誉展览室、办公室等4个室,使流动党支部真正有了自己的活动阵地。二是抓教育。党支部定期开展流动党员党性教育和普通工人在线教育培训,让流动党员不用返乡,就可以在项目部参加组织生活和活动,履行党员义务,增强党员对国家大政方针的了解与学习,认真贯彻企业有关决议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爱党、爱国和爱企的意识。三是强服务。一方面,增强服务功能。通过充分利用阅览室,与建筑业协会合作举办八大工种、特殊工种、建筑工人平安卡等培训班,提升广大工人的专业技能和等级。另一方面,提升服務能力。L公司党委调研组经常深入工地一线,实行现场办公,并成立党员志愿服务队,紧扣党员群众实际需求,为其解决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困难和问题,激发他们参与组织活动的热情和动力。同时,流动党支部充分发挥民工党员在解决民工工资纠纷、维护劳资双方合法利益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形成了双向联动的良好局面,使流动党员成为生产经营中一面面“流动的红旗”,积极作为挑重担。四是树品牌。L公司党委大胆探索,通过在建筑工地建立临时党支部,使工地流动党员找到了组织,实现了党组织“神经末梢”向基层建筑工地一线延伸,引导流动党员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以实际行动投身企业精品工程、优质工程的创建活动,推动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双提升”,让流动党员成为施工一线“流动的红旗”,实现以品牌文化和品牌理念感染人才、凝聚人才、留住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强.论加强新时代流动党员队伍管理.学习论坛,2020(03).

[2]张雪娇.大数据与流动党员管理.《党政论坛》, 2018年第11期.

[3]曾振华.“互联网+党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人民论坛》 2018年第16期.

作者简介:罗成帅(1984-),男,广东高州人,汉族,研究生,主要从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党建管理等方面工作

猜你喜欢
品牌文化
关于茶叶名优品牌建设的思考
中华老字号品牌文化继承与创新发展探索
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塑造医院崭新形象
关于企业品牌文化建设的探讨
加强品牌文化建设,增加企业竞争力
文化遗产保护视角下北京老字号企业的使命
基于品牌文化的江西老字号创新发展研究
绎美风尚企业文化研究
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刍议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国有企业品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