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点分数就把你给高兴成这样?”“我真没见过讲了三遍还不懂的学生。”“你这样是在自毁前途!”
信奉“刀子嘴豆腐心”“忠言逆耳利于行”的中国人,说出口的话,常常把“关心”变“嘲讽”,“鼓励”变“打压”。但语言的影响比人们以为得更加深远,密歇根大学博士Ethan的一项实验证明:当人在受到语言暴力的攻击时,情绪的疼痛在大脑区域反应,和身体疼痛极为相似,神经系统能体验到几乎相同级别的疼痛。那些没有好好说的话,将在孩子们心中留下永远的伤疤。
不好好说话的后果,在中国式教育的语境下,对孩子的影响体现得更加明显与深刻。有人因为老师不信任的话语而一蹶不振;有人因为老师嘲讽的表达而陷入自我怀疑;还有人被父母中伤而封闭自我……
想要培养一个孩子健全的人格,人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说话的语气和方式。教育连接着孩子们的未来。让改变,首先从这里开始。
01把学生“怼”了是常态
@丸子
自认为对学生尽心尽力,某天不小心听见两个学生在背后议论我,一时气急,脱口而出,“你觉得我教不了你,你就去换个老师啊。”
@龙珠
得知某学生找校长打报告说话管教太严格时,在班上忍不住说了句,“我教了这么多年书,从来都没有见过xxx这么不知道感恩的学生。”
@克萝伊
有学生上课不听讲,下课又来问问题,实在气不打一处,“这道题讲过了你还不会啊?”
@南桑
学生早恋,我恨铁不成钢,“好好的路你不走,偏要自毁前途吗?”
@往事随风
刚刚参加工作的我,血气方刚,一点儿都不娇惯每一位学生。记得有一次上语文课,我提问班里的一位女同学背诵《爱莲说》一文,她却站在那里一言不发,我毫不留情地直接批评说:“这么短的課文都背不下来?我又不是让你背《红楼梦》!”话音刚落,这位女同学的眼泪就流下来了。
02被老师“怼”过忘不了
@yhglll
读高中那会儿,我是一名后进生,当时的班主任比较势利眼,总是看我不顺眼,我只要眼睛一离开书本或者黑板,他就会说,你除了发呆就会发呆,还会做什么?而好同学就算上课睡觉他也从不说什么。典型的好学生睡觉也是为了更好地读书,而我就是典型的一读书就像睡觉。
太多老师言谈中暗含双标,只是他们或许不自知,或假装不自知,或有意为之。当了老师后,我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位学生。
@跳跳虎
初中时,我其他学科都还不错,只有数学在班上差不多算中等水平,也一直感觉数学老师不怎么喜欢我。初二有段时间,我突然特别想把数学学好,于是周末花了很多时间学习,碰巧之后的月考,题目比较简单,我考了个满分。成绩出来那天,数学老师在课上发了卷子,下课后,她找到我,我满心欢喜,以为老师会夸我几句,没想到,她开口第一句话就让我的心瞬间变凉,“你竟然考了满分,是不是提前看过其他班的卷子,有两个班先考试了……”
自那以后,我对学好数学这件事彻底失去了兴趣,直到高中,才从这次老师给我的说话阴影中渐渐走出来。一个老师对学生说出的不信任的话,是对师生关系的最大伤害。我常对学生说,他们说什么我绝对相信,希望大家都彼此真诚,维护信任。
03目击:同事又“怼”学生了
@斑马茶
中午我正在办公室休息,突然体育委员满头大汗地冲过来叫我“陈老师,不好了!唐毅和丁熙打起来了!打得特别厉害,我们一群人都拉不住,您快去看看吧!”我一路小跑去教室,刚到楼下就看到半空中飞了一本书下来。我三步并做两步冲上二楼,走廊上一片混乱,丁熙的眼镜有一边镜腿已经断了,眼镜斜斜地挂在脸上,脸上有淤青,还有眼镜造成的刮伤,满脸惊恐,气喘吁吁。几个男生陪他站在教室门口,而唐毅被四五个男生拼命抱着、拉着站在楼梯口,满头大汗、满脸通红还想蹦过去继续打人,口里不住地怒骂着。走廊上文具、文具盒、课本、作业本,散落一地。丁熙看到我来,眼里透着惊惶,远远就叫了一声:“陈老师!”唐毅扭头看了我一眼,一言不发,眼中迸发着怒火。我叹了口气,让同学帮着收拾残局,叫体育委员带丁熙去校医务室处理一下伤口。我带着唐毅先回了办公室。“说吧,刚才你为啥跟丁熙打起来了?”唐毅瞟了我一眼,继续生闷气。“你不说,那待会儿我就只有问丁熙了。但你这么生气,肯定有原因的不是吗?”沉默许久,唐毅终于开口了:“丁熙他一直笑我,说我不光成绩差,打游戏也是个渣渣。”我正想开口,坐在一旁的语文老师突然插话了:“说两句实话你就受不了了?还打人,一个男子汉,这么小气。”
04眼见:家长又“怼”孩子了
@可口可乐
“妈,我想换个手机。”
“闺女,你咋不说你想换个妈呢?这妈可以满足你。”
@猴魁太平
“妈,我想学舞蹈。”
“就你这样?舞蹈演员不挑脸吗?”
@一根葱
“老师,这孩子太气人了,什么都不给我们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跟爸妈都可亲了!”
“我又不是一开始就不想跟你们说的,还不是因为你们老骂我。”
“我们还不都是为了你好!辛辛苦苦把你养这么大,你还记仇?你有没有良心?”
@微微明川
“说!你哥的书是不是你撕坏的?”
“我没有,不是我!”
“还撒谎!都有同学看到了!”
“好吧,是我。”
“我就知道是你,还不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