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春华
随着时代的急速发展和变革,各种不良思潮和矛盾影响着少年儿童,他们正值成长发展过程,缺乏科学的辨别能力和社会实践经验,极易发生心理迷茫,产生行为偏差,变成人们眼里所谓的“问题学生”“坏小孩”。其实,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的是心理方面的某些障碍,如说谎、无理取闹、妒忌、自卑、不合群、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在学校的访问调查中,我们发现這类学生的家庭,几乎是单亲离异居多,孩子的成长得不到父母全面的爱。此外,这些家庭中大部分家长都疲于劳作、挣钱养家,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常常把工作上的不良情绪传递给孩子,孩子便莫名其妙地成了出气筒,“坏小孩”们由此而来。
一、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是学校之责
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为什么现在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越来越多,运用哪些更加行之有效的办法来引导学生?”这也是多数老师的困惑,由于缺乏专业知识的引领,老师能给孩子的只有真诚的交流,无法做到对症下药并保证药到病除。因此,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努力通过对外交流、专业培训、收集资料、定期研讨等手段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心态,让他们的童年充满阳光和喜悦,让未来的花朵放飞希望与梦想。
二、班主任要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
班主任老师要创设班级美好的情感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良好的师生情感是教育的基础,实现师生间的情感沟通,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学生因真实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善意而乐于接受教育,消除心理上的障碍。教师还要适时抓住热点社会新闻和班内发生的典型事情,及时引导学生面对类似问题应该怎样做,如受挫折时怎样面对,如何减轻学习压力,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怎样与家长多沟通等等。要实施平等的谈话式交流,巧妙启发学生开口谈话,表述自己的见解。不要单纯地讲理、训诫、批评,从而剥夺学生的说话机会,产生叛逆心理,失去最佳教育时机。对于不同类型的学生还要善于选择不同的场合实施教育,教育场合的选择有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推动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
学校还应该做到学校指导与家长配合相结合。家庭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只有家庭、学校形成教育合力,形成一致的教育声音,才会取得教育的最大效果。如何采取民主型的教养方式,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气氛是家庭教育的首要问题。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心理医生,学校应着力修筑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开办好家长学校,普及心理教育基本知识。在发现学生心理有缺陷时及时与家长联系做到及时矫正,对家长开展如何对子女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讲座,引导家长科学地教育孩子,从而培养孩子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培养他们的责任感、独立性和自制力,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
当然,学生的心理疏导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作战。学校要对学生经常不断地进行心理疏导,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拂去成长的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