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素如
【摘 要】目的:探究程序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程序化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临床护理指标表现。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程序化管理能够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确保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程序化管理模式;麻醉复苏室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2--01
患者在结束手术之后,必须要送至麻醉复苏室进行复苏,帮助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恢复[1-2]。需要由手术室与麻醉复苏室进行关键交接,所以护理人员必须要认真对待全麻手术患者,确保整个交接工作有序进行。
我院于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选取60例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探究程序化管理模式在麻醉复苏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全身麻醉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在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52.72±6.25)岁。
对照组患者男15例,女15例,年龄在47~75岁之间,平均年龄(52.32±6.43)岁。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式。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热情接待,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加强睡眠护理,帮助患者能够有着充足的睡眠,提高患者休息的效果。
观察组采取程序化管理。程序管理模式必须要积极总结护理经验,制定规范化护理对策,确保整个管理程序得到有效落实。护理人员既是程序的制定者,也是程序的执行者。最重要就是积极加强对程序的有效应用,提高交接整体质量。在手术结束后,麻醉师必须要与巡回护士共同将手术患者迅速送至麻醉复苏室,避免出现内容错误或者交接内容丢失等情况。
1.3 观察指标
(1)并发症发生几率=(低氧血症+喉痉挛+苏醒延迟)÷例数×100%
(2)临床护理指标:心率、呼吸频率、PaCo2、pH值。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并发症发生几率情况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3 討论
程序化管理模式就是在逻辑关系内确定的一种关联活动,程序化管理必须要进行某种活动,确保整个操作过程顺畅[3-4]。管理者需要将反复出现的业务进行编制,形成具体的程序,执行人员需要严格按照编制好的程序执行,确保整个管理效果得到增强。麻醉师巡回护士,麻醉复苏室护士和运送工人共同配和彼此做好交接工作,要对患者病历、术中影像学资料、药物等进行全面检查,在程序化交接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拔管指征出示标准,生命体征等相关指标判断。只有患者意识完全恢复,未吸氧下需氧饱和度超过95%才能够转到普通病房,而手术室与麻醉复苏室的交接是确保患者术后恢复的重点所在、只有制定程序化交接管理模式,才能够帮助交接顺利开展,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每一个巡回护士在交接过程中会呈现出明显的顺序问题,导致复苏室护士无法把握交接重点,引起交接效果受到干扰。在出现问题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纠正或者是碍于情面无法指出就会导致护理安全受到严重影响。在交接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手术室与复苏室之间的交接记录,由巡回护士在手术结束之后,跟随患者共同进入复苏室,确保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管道皮肤物品特殊交班等指标进行确认签字。在护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各种护理标准进行严格管理,提高护理工作的安全性,保证整个护理流程公开透明,加强对程序化管理的依存度,保证护理安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通过保护性约束,能够尽量减少患者对自我造成的侵害,让患者能够得到全身心的放松,减少焦躁动的程度。
综上所述,在规范化交接管理中,通过程序化的交接能够有效避免交接出错,提高病房护理工作的安全率。
参考文献
陈志, 王坤, 向珍君,等. 应用自动体外除颤器现场急救54例病案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 029(004):608-614.
杨建坤, 赵丽, 王平,等. 北京市西城区民警心肺复苏知识调查、培训效果及影响实施心肺复苏意愿的探讨[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9, 28(001):40-43.
张新科, 司小萌, 司海超, 等. 腹横肌平面阻滞辅助全身麻醉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癌症进展, 2020, 018(004):388-392.
Miterev M , Jerbrant A , Feldmann A . Exploring the alignment between organization designs and value processes over the program lifecycl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 2020, 38(2):1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