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血骄
摘要:转换法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力的方法之一。如何将转换法运用于初中物理实验中,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初中物理必做实验中转换法的运用为研究对象,对此进行了全面分析,希望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物理 实验 转换法
一、转换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运用的优势
所谓转换法,就是在结果相同的基础上,将抽象的物理现象、不容易观察的物理过程转化成直观形象的物理量,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方法。在物理实验中运用转化思想,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使学生掌握实验操作方法,促进学生物理学习。
作为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不仅影响了学生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也对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产生了重要影响。若是教师采用演示教学或者说教式教学法,将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转换法,教师可以将抽象难懂的物理实验直观化,消除学生的不良学习情绪,有利于后续课堂活动的展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物理思维。
二、在初中物理必做实验中运用转换法
在初中物理必做实验中,转换法可以被运用在声学、热学、力学、电学这四个方面的实验中,是提升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知识素养的重要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分析,使学生掌握化学实验的本质,以此推动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
1.在声学方面的运用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声音产生与传播方面的实验是学生必须学习的。为了让学生了解声音的来源与产生,教师可以利用转换法进行实验教学,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提升实验教学效率。经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很多学生都知道发声体发出声音的大小与物体的振幅有关系。由于振幅较小,肉眼很难看出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振动的物体上放置一个纸团或者竖立一个质量较小的塑料圆筒等,让学生通过纸团或者塑料圆筒的振幅感受震动物体的振幅,以此来确定声音的大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深化学生对声学实验的认识,有利于提升学生实验操作的能力。
2.在热学实验中的运用
在热学实验中有两种燃料热值大小比较的实验,即通过测量燃烧两种相同质量的燃料的热量多少,确定两种燃料的热值。在实际操作中,学生无法用测量工具测出放出热量的数值。为了加深学生对该实验的认识,教师可以利用燃料放出的热量对水的温度的影响,作为测量热度的方法,以此确定热能的大小。在热学实验中运用转换法,教师可以深化学生对热能的理解,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物理素养与知识能力具有积极影响。
3.在力学实验中的运用
力学是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提高学生对力学实验的认识,教师可以将物体产生的力对身体造成的痛感,作为检验实验结果的依据,以此来感受物体产生压强的大小。在进行压强方面实验时,教师可以让手或者身体的某个部位感受物体运动中产生的压强,从而掌握力学规律。
4.在电学实验中的运用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等是初中电学实验的主要内容之一。大部分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非常浅,仅仅了解什么是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不知道应该如何学习更加深层次的内容。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运用转换法,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该知识点,掌握电学实验规律。如在教学《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时,教师可以将火柴棍作为检验实验的方法,调节电压与电阻,观看火柴是否出现被点燃的情况,确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学生对此知识的理解。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转换法的分析,加深学生对物理现象与实验的理解,掌握物理规律,提升学习效率。教师通过转化法的运用,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能力,以此提升教学效率,提升物理实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吴青峰.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提升[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1).
[2]杨登宝.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学周刊,2019(32).
[3]袁坤.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自主、合作”实验模式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4).
(作者单位:嘉峪关市第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