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下的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证融通研究

2020-12-14 09:21赵美玖赵小春
理论与创新 2020年19期
关键词: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赵美玖 赵小春

【摘  要】高职院校是国家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为了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积极响应《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求,全国多所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试点1+X 证书制度。本文以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研究目标,探讨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构建既符合建筑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要求又符合 1+X 证书制度的课程体系,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从而形成课证融通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1+X 证书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引言

2019年4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明确了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并为这一类型教育设计了“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按照文件要求,2019年6月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局制定了《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市场需求、学生就业能力提升,从10个领域做起,启动“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即“1+X”证书制度)。而我校正是1+X首批试点院校,目前建筑类的立项的项目有建筑信息模型和建筑工程识图。而首批试点院校在专业人才培养与证书培训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互衔接,与培训评价组织开展合作,规范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建设完善的相关配套机度等方面还需不断探索研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做好改革组织实施工作。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潍坊职业学院发展规划处、职业教育研究所李寿冰教授在《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中提出““1+X”证书制度试点方案试点领域和试点院校如何遴选,专业人才培养与证书培训如何融通,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如何衔接等,成为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关注的焦点,是下一步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标。

(2)国外研究现状。德国“双元制”“双元制”是一种源自德国的职业教育制度,一元是学校主要负责学生的理论教学,一元是企业主要负责学生的实 践教学,将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理实结合。培养的学生既 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也具有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德国的职业 资格等级证书考试与“双元制”职业教育以及职业培训紧密 相连,学员在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同时也在会在行业协会 监督下进行两次考试,并获得两种证书,即培训毕业证书和 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在组织实施上,为了确保职业资格认证 考核的质量,在命题制定、考核程序及考评技术开发等方面。

2.1+X课程融通构建原则

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而人才的需求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因此在人才培养中要反映市场人才需求。在人才培养中实施1+X 证书制度,就是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结合的过程。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术技能,面向建筑工程技术、建筑咨询、地产开发、建设行业管理领域。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主要能够从事施工及项目管理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一系列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认知 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多项关键能力,提 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实现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课证融通”,需遵循了以下原则:

(1)以职业要求为依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要培养的人才,主要是在建筑单位就职,毕业后主要在企业担任施工员、绘图员、建模师等职位,在校若要取得相应“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须要学生在校期间的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覆盖岗位技能要求及“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要求的知识技能点。岗位的职业要求是本专业课证融通课程体系构建的依据,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设置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课程能够大大缩短员工晋升的时间,从而实现专业教学标准与“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的融合共通。

(2)符合职教特色要求。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立德树人, 在育人过程中将工匠精神、专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等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一方面注重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培养,另一方面关注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中,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和岗位职业能力的要求,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授课时序,合理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授课比例。

3.课证融通实践

在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遵循“调查研究—标准解构—融合重构—实证修正” 的基本研究思路。

目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專业对应的 X 证书包括首批试点名单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能等级证书和第三批试点名单的建筑工程识图两个证书。为了更好的与 X 证书标准对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1)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编。针对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展开系统的行业企业调研,明确企业人才需求以及岗位群的具体工作任务与任务标准。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的各个院校形成团队协作共同体,共同调研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对应行业企业的各职能岗位的工作任务与流程 ;与多家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共同调研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及各工作任务考核标准。以行动逻辑导向明确各岗位工作内容的具体步骤,挖掘其内在技能逻辑关系,进行分解提炼与重组,最终形成一套典型工作任务的任务清单与具体流程,并明确其具体考核方式与标准。

(2)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岗位群工作任务清单构建形成学习任务清单。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开展行企调查归纳整合典型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根据建筑工程技术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领域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将 X 证书标准中确定的典型工作任务与课程学习任务对应,将工作流程与学习步骤对应,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与学习效果和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体系对应,最终形成与 X 证书标准高度契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组建上,通识课程模块培养专业群内学生的通识能力,专业课程模块组培养本专业学生对应岗位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内容上,与证书内容相关的专业课程授课顺序要与证书标准中涉及到的内容相一致,避免课程的重复或漏项 ;在课程时序安排上,要能按照技能等级证书中的初、中、高三个等级梯次安排。

课程的内容对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按照学生认知规律分级,将证书标准中包含的知识技能点打散后融入教学内容安排。授课时,按照知识的难易程度,教师由浅入深对 同一门课程知识进行讲解,采取“讲解—训练—提升” 的授课方式。学生在完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学习后,毕业时能够完全达到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证书要求,基本达到建筑信息模型或建筑工程识图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中级证书要求。

4.结束语

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融合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内容要求,但还需加快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建设,加强师资建设和教材建设,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完全达到1+X 证书职业技能等级初级标准的要求,同时又具有职业发展的能力,基本达到职业技能等 级标准中级证书要求,通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完全达到“课证融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 号)[Z].2019-01-24.

[2]褚义景 . 职业教育“1+X 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 [J].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9,21(3):42-45.

[3]邵名果,李传伟 .1+X 证书制度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合性研究 [J].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9(12):69-72.

本文课题:1+X证书制度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才培养课证融通探索与研究。

作者简介:赵美玖(1986.11-),女,汉族,湖南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为建筑工程技术。

猜你喜欢
等级证书职业技能证书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少就是多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
关于举办“太阳能利用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