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珊 包晓
【摘 要】目的:定量评价我国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应用湿性敷料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的资料是从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知网数据库等库中进行资料的筛选。结果:本次总共纳入五篇参考文献,这些文献的质量较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合并效应量OR =6.95, 95%CI为[3.01,16.06], p<0.00001)、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合并效应量MD =-5.72, 95%CI为[-6.63,-4.82], p<0.00001)、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合并效应量MD =-6.89, 95%CI为[-13.53,-6.05], p<0.0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湿性敷料有助于提高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缩短溃疡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减少溃疡伤口的平均换药次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静脉溃疡;湿性敷料;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2--01
下肢静脉溃疡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血管外科病症,多发于老年群体,具有溃疡创面大、换药次数多、疗程长等特点[1]。相关研究显示[2-3],相较于干性愈合疗法,湿性愈合疗法具有减轻下肢静脉溃疡伤口疼痛、避免干痂形成、缩短伤口愈合时间、降低伤口污染和感染等系列优点。湿性愈合疗法已在西方国家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虽然近几年来在我国发达地区该技术已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很少有对其实施效果系统而全面、客观而科学的分析和阐述,故我们基于循证护理的方法论对我国下肢静脉溃疡患者应用新型湿性敷料的效果进行Meta分析,从而明确其在我国下肢静脉溃疡患者中应用的确切效果,为我国湿性愈合疗法的本土化实践提供有效的、有价值的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獻纳入标准
1.1.1 文献类型
全文发表的随机对照实验,盲法与否不受限制。
1.1.2 研究对象
我国住院接受治疗的下肢静脉溃疡患者。
1.1.3 干预措施
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湿性敷料,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干性敷料。
1.1.4 结局指标
包括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溃疡伤口的治疗有效率、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
1.2 文献排除标准
结局指标不完整的文献;基线资料不一致的文献;同一研究重复发表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
对于文献的检索,主要采取主题词语和相关词语组合的方式。以“静脉曲张溃疡/郁滞溃疡/静脉溃疡”、“敷料, 水胶体/敷料, 水凝胶/湿性敷料”为检索词,这资料库筛选中,主要是从中国维普网站、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进行文章的筛选。中文检索式为:((静脉曲张溃疡) OR (郁滞溃疡) OR (静脉溃疡)) AND ((敷料, 水胶体) OR (敷料, 水凝胶)OR (湿性敷料))。
1.3 文献筛选
由两名教师分别独立进行筛选文献,若有分歧再请第三位教师讨论解决。
1.4 文献质量评价
根据Cochrane手册5.1.0版中的“RCT偏倚风险评估工具”[4]对文献的风险偏倚进行评价,若有分歧再请第三位教师讨论解决。
1.5 数据提取
数据提取内容包括:患者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等。
1.6 资料分析
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资料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筛选结果
共纳入下肢静脉溃疡患者396人,其中观察组患者200人,对照组患者196人[5-9]。筛选流程图见图1,纳入文献的一般特征见表1。
2.3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评估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伤口治疗有效率
5篇文献[5-9]统计了患者溃疡伤口的治疗有效率,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方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OR =6.95, 95%CI为[3.01,16.06], p<0.00001)(见Figure 1)。
2.4.2 伤口平均愈合时间
2篇文献[6,8]统计了患者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MD =-5.72, 95%CI为[-6.63,-4.82], p<0.00001)(见Figure 2)。
2.4.3 伤口平均换药次数
2篇文献[6,8]统计了患者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选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合并效应量MD =-6.89, 95%CI为[-13.53,-6.05], p<0.00001)(见Figure 3)。
3 讨论
3.1 纳入文献偏倚风险的评价
本次meta分析观察组患者200人,对照组患者196人。在选取的文献中,主要包括五篇相关文献,这几篇文献都没有出现失访的情况,研究资料也大概一直;但是,这几篇文献都没有进行随机分组、分配隐藏这些都是使用的盲法进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文献的方法学质量。
3.2 湿性敷料的应用效果分析
本次Meta分析共纳入3个结局指标,即患者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所选指标较为全面、科学。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改善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合并效应量OR =6.95, 95%CI为[3.01,16.06], p<0.00001,见Figure 1)、缩短溃疡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合并效应量MD =-5.72, 95%CI为[-6.63,-4.82], p<0.00001,见Figure 2)、减少溃疡伤口平均换药次数(合并效应量MD =-6.89, 95%CI为[-13.53,-6.05], p<0.00001,见Figure 3)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湿性敷料有助于提高下肢静脉溃疡患者溃疡伤口治疗有效率、缩短溃疡伤口的平均愈合时间、减少溃疡伤口的平均换药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