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研究

2020-12-14 03:55周志超王文俊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周志超 王文俊

摘   要: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经济正面临深度衰退,我国采取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遇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的严峻挑战。从外部环境和内部障碍、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分析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就能得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路径,即改善“两个健康”发展环境、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打造高素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充分发挥社会各群体优势和作用。

關键词: 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两个健康”; 路径

中图分类号: F276.5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3411/j.cnki.sxsx.2020.04.021

Research on Promoting the “Tw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Economy

ZHOU Zhi-chao , WANG Wen-jun

(Party School of Nanning Municipal Committee of CPC, Nanning 530007 ,China)

Abstract: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dhere to the “two unswervingly” and promote the “tw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non-public economy. Affected by the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the world economy is facing a deep recession. China takes the normal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o take accou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tw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has encountered severe challenges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nternal obstacles,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ain points, difficulties and blocking points in the “tw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and obtains the path to promote the “two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non-public economy, that is, to improve the “two healthy”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to enhance the strength and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to create a team of high-quality non-public economic personnel,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s and roles of various social groups.

Key words: non public economy; non public economy personage; “two health”; path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明确指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促进“两个健康”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具有“五六七八九”的特征,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当今,国内外环境纷繁复杂,亟须破解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中面临的新旧问题。

一、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的内涵及内在联系

(一)“两个健康”的基本内涵

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目前关于“两个健康”的标志、特征、具体体现、综合评价指标等尚无统一标准。总体可归纳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需要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个体私营企业的生产经营符合产业发展趋势,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赢”,保持可持续稳健发展态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可概括为具有优秀企业家精神、身心健康和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二)“两个健康”的内在联系

“两个健康”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反过来,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最重要的基石,离开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就会成为无源之水。[1]综上所述,“两个健康”的目标是一致的,两者相辅相成。因此,“两个健康”须整体推进。

二、目前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

1.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 2020年全球经济下滑5.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预测,如果2020年年底前出现第二波疫情,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7.6%;如果第二波疫情得以避免,2020年世界经济将萎缩6%,是近百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WTO预测,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下降13%至32%。

2.  美国不断升级对华贸易战。美国挑起贸易战,给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影响。2019年我国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0.7%,2020年一季度我国对美国出口下降23.6% [2],2020年1—5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下降4.9% [3]。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第一大外贸主体,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众多民营出口企业,尤其对美国出口的民营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3.  稳经济基本盘压力陡增。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大幅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GDP增速一直在7%以下,2019年GDP增速为6.1%;2020年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这是自1992年以来GDP季度核算最低速度。虽然2020年二季度GDP同比增长3.2%,但是实现“六保”和“六稳”的压力很大。世界银行《全球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0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1%的增长。由于非公有制企业大多規模小、实力弱,受疫情冲击,生存压力变大,一些中小企业面临倒闭破产困境。

(二)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提升

1.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实质性不公平仍然存在。民营企业对市场公平竞争的期望最强。虽然,市场准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民营企业准入仍存在限制过多、一些政府招标中设置与业务能力无关的资质条件等隐性壁垒。根据《2019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涉及市场准入的市场环境评价相对靠后,一些西部地区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公布率较低。民营企业仍难以进入电力、电信、天然气等垄断行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进缓慢,一些好政策企业看得见却摸不着。

2. 政策红利未得到充分释放。尽管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调研中发现,不少地方仍存在政策文件可操作性不强、政策宣传不到位、政策落地难、落实走样、“政策打架”等突出问题。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但在一些地方、一些部门将不少惠企政策锁在抽屉里,许多企业不知道现有惠企政策,没有得到实在的优惠。

3. 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任重道远。对保护民营企业家人身安全、人格权和民营企业财产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高,但保护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如甘肃民营企业家赵守帅冤狱11年,不仅遭受巨大财产损失,而且还失去多年的人身自由、且名誉受损。关于民营企业合法权益法治保护问题依然突出,如滥用权力直接干预企业关停、一些地方政府不守信不履约、黑恶势力向民营企业敲诈勒索、“套路贷”、强迫交易、职务侵占、侵犯商业秘密等等。

4. 政府主动服务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国营商环境在世界排名中不断上升,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我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全球第31位。但国内区域间的营商环境差距还比较大,西部地区政府服务意识不足,根据《后疫情时代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评价报告》(2020),排名第一的上海营商环境指数为94.93,比排在第50名的兰州高出43.8,比排在100名的榆林高出76.71。此外,随着反腐力度加大,部分领导干部故意撇清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关系,导致政商关系“清”而不“亲”。

(三)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新旧问题交织

1. 非公有制企业利润空间收窄。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9年万家民营企业评价营商环境报告》显示,民营企业用工、物流、用地成本下降不明显,企业社保压力仍较高,超过20%的企业社保各项目缴费基数上调。从调研获悉,部分地区民营企业反映,社保费率下降幅度小,而工资基数提高,社保缴费的绝对额不降反升。非公有制企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边际产出率持续下降。同时,受疫情冲击,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利润空间越发狭窄,尤其对餐饮、旅游、酒店等服务性行业冲击较大。

2. 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民营企业融资难是全国共性问题,资金短缺成为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但是金融机构在对民营中小企业信贷中仍有一些不合理的限制条件,民营企业融资依然困难。有些民营企业即便能获得银行贷款,贷款利率也明显高于国有企业贷款利率;大多数民营企业通过非银行金融机构、民间借贷等渠道的融资费用较高。2020年,为降低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国家专门出台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政策,采取延期还本付息和免息低息贷款等救助措施,但部分金融机构对国家、各级政府推行的优惠政策执行不到位,如一些地方推出的“复工贷”,仅有少数企业获得贷款,大部分企业并未享受到优惠利率的融资支持。据全国工商联2019年调查,银行融资慢问题仍然突出,仅有23.5%的企业申请贷款时间低于7天,四成科创型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满意度低,个别地区银行存在违规收费现象。

3. 非公有制企业招才引智难。非公有制企业缺乏人才支撑,技术创新难以突破,转型升级变成“纸上谈兵”。非公有制企业因规模小、用人机制不合理、多从事传统行业等原因,受限于现实条件制约,企业对人才无法提供高薪酬、诱人的职业发展机会,导致人才流失率高、流动性较大。如温州苍南县龙港镇的一家民营企业,企业一个中层干部,年薪30万才能留住,而同样的工作,在杭州年薪20万就够了。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在招才引智方面面临困难更大。

(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 提高对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是促进“两个健康”发展的应有之义。持续纠正侵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人身财产权的冤假错案,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和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加强执行保障民营企业胜诉权益。鼓励地方建设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开通民营企业维权绿色通道,努力实现一站式诉讼服务。严格落实《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严厉打击非法高利贷和非法插手企业经济纠纷等行为。全面加强民营企业家人格权保护。加强诚信政府建设,政府带头讲诚信,主动接受社会监督,杜绝新官不理旧账。

4. 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良好的政商关系是促进“两个健康”发展的润滑剂。引导广大领导干部真心实意服务企业,真正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看作“自己人”。领导干部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同民营企业家纯洁交往;积极搭建党委政府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沟通平台,推动政商沟通规范化与制度化;完善领导干部服务“两个健康”发展考核体系,并作为干部选拔任用重要指标。[7]在全国推广广东企业首席服务官制度,为企业送服务、送政策和排忧解难,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政府应为企业搭建更多的平台,如“云博会、云招商、共享制造”等平台,为中小企业赋能。政府应提高向中小企业的采购份额,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积极开展民营和小微企业首贷培植行动。健全民营企业应对危急政府帮扶机制、民营企业预警救助和重大危机救助机制,如应对新冠肺炎建立的企业专项帮扶机制。

(二)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和竞争力

1. 抢抓发展新机遇。我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同步推进。我国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率先在全球复工复产复商复市,为企业发展赢得先机。民营企业要牢牢把握新机遇,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深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善于危中寻机、化危为机。近期,国家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等多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2019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首破1万美元,恩格尔系数为28.2%,中产阶级群体4亿人,人民群众消费升级新需求带来新商机。“一带一路”倡议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公共产品,为民营企业走出去搭建了良好平台。

2. 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竞争制胜的核心武器,是保持企业持久生命力的不二法宝。实践证明,创新能力越强的企业,抗疫情风险能力也更强。民营企业要牢牢树立“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聚焦主业,加强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加强技术积累,在核心技术上逐步实现从跟随—并跑—引领。在技术创新之路上,民营企业可通过深化“政产学研金介用”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兼并收购具有先进技术的企业、技术入股等方式,缩短研发周期,进行技术创新快速攻关。

3. 积极拓展融资渠道。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民营企业要主动拓展融资渠道。一定要守法诚信,努力通过增信,提高信用贷款额度;规范财务和资金管理,建立健全企业内控机制,提高银行融资机会和额度;用好用足各项融资惠企政策,利用好服务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平台,如中小企业应急转贷资金、天使投资基金等降低融资难度;提高企业资质,努力通过上市、企业债券、科创版、新三版等加大直接融资。

4. 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民营企业应通过内培外引的人才策略,增强企业人才支撑。一方面,根据企业实际需求,面向国内外精准招才引智,对于西部欠发达或边远地区可通过柔性引才的形式引智;另一方面,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建立科学合理的用人、留人机制,建立企业岗前培训、内部“传帮带”、能力提升培训等系统培训机制,利用股权激励、事业留人、文化留人等,提高企业的凝聚力。[8]加速人才储备,加强校企合作,采取订单培养、人才梯队培养等方式,为企业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三)打造高素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队伍

1. 树立优秀民营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是引领企业行稳致远的强大内生动力。优秀民营企业家既要有创新、冒险、诚信、奋斗精神,更要有爱国、社会责任感等内在情怀。创新是企业家的内在基因,对于创新要遵循科技研发规律,要有“十年磨一剑”的耐心和恒心,以高度的使命感将科技创新与科技强国相融合。作为一名企业家,应兼顾企业、员工、股东、客户等多方利益,激励员工朝共同的目标一起前行,以广阔的胸怀,共赢多赢的思维谋发展。企业家更要有社会责任感,以推动社会不断前进、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而努力,更懂得回馈社会。同时,应具备防范风险的意识,提早做好预案。

2. 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打造“百年企业”的佳径就是将家族精神传承与现代企业制度有效融合。[9]公司治理能力现代化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必备素质,民营企业家要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系。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加快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完全具备条件的民营企业不断努力健全制度、改善经营、提升管理,建立有利于本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规范企业制度。

3. 强化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建设。理想信念是促进“两个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级统战部门和工商联要以深化“四信”教育引领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夯实“两个健康”思想基础。在做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理想信念教育引导时,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争做优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对困难与思想“两关注”,要时时关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思想动态,同他们多谈心、多引导;关注他们的困难,多帮助解决难题,切实把引导教育寓于工作服务之中。加强党建引领,引导民营企业建立党组织,将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建立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科学评价体系,将综合素质高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吸收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商联班子中,对丧失资格和参政议政能力弱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通过退出机制,及时清退。[10]

(四)充分发挥社会各群体优势和作用

1. 打造综合服务型商会协会。商协会是架起政企沟通的重要桥梁。各地各级商协会,一方面应及时向政府反馈民营企业突出困难和合理诉求,另一方面应向会员企业及时传达国家方针政策。同时,商协会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功能,加强与境内外商协会的交流,进行资源共享,共同开拓市场。组织会员企业参加学习培训、银企对接、展销会、博览会等,为企业纾困和发展助力。充分发挥调解优势,有效化解民营企业之间纠纷。

2. 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善用媒体的力量,提升媒体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各媒体应及时宣传民营企业家参与扶贫、光彩事业和慈善活动等先进事迹,加大对“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等人报道,提高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给民营企业家礼遇尊重荣耀,引导公众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在全社会营造尊商重商爱商的浓厚氛围。

3. 提高公众参与的积极性。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的发展离不开公众广泛参与和支持。完善公众参与惠企政策制定和评价机制,广开言路问计于民,鼓励公众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建言献策,并对被采纳的建议给予物质或荣誉奖励,激发公众参与的热情。同时,引导公众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主动宣传推介优质产品,加强对民营企业家的监督,积极举报不良企业和商家,形成全民参与“两个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祝远娟.试论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两个健康”工作的辩证关系 [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21-24.

[2]海关总署.2019年中国对美国进出口下降10.7%[EB/OL].人民网,(2020-01-14)[2020-10-10].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20/0114/c1004-31547746.html.

[3]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谈2020年1-5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EB/ 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20-06-12)[2020-10-10].http://www.gov.cn/shuju/2020-06/12/content_5519128.htm.

[4]周志超,王文俊.新时代我国民营企业家精神的培育路径[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9(4):43-47.

[5]何虹.习近平关于非公经济领域“两个健康”思想研究——加强对非公经济人士教育培养探析[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1):25-29.

[6]磨长英.做好非公有制经济领域教育培训工作 促进“两个健康”[N]. 广西日报,2019-12-17(007).

[7]房建.新时代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两个健康”发展机制研究[J].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9(4):35-41.

[8]刘戒骄,王德华.所有制结构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J].财经问 题研究,2019(7):3-11.

[9]李林.常州武进区创建新时代“两个健康”先行区[N].中华工商时报,2019-07-17(006).

[10]杨卫敏.“两个健康”引领机制的战略考评研究——非公经济人士综合评价的实践意义及时代价值[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1):93-100.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

收稿日期: 2020-10-12

基金项目: 2020年度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统战智库招标课题(ZKZB202002);2019-2020年度广西社会主义学院系统招标课题(ZD201906);2019年度南宁市培养新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专项资助项目(201903);2019年南寧市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南社联发〔2019〕6号);2020年度中共南宁市委党校校(院)级重点课题(2020DXZD02)

作者简介: 周志超(1980- ),女,河南太康人,经济学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民营经济研究; 王文俊(1980- ),女,湖北钟祥人,教务处主任,博士,主要从事民营经济和对外开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