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红色胶东(青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

2020-12-14 03:55孙增德
文教资料 2020年24期
关键词:基地建设党性教育青岛

孙增德

摘   要: 青岛市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目前在传承红色基因方面,尚存在一些不足: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能力一般,红色教育基地管理、宣传、运营、资金投入不足等。要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学习借鉴、寻标对标,及时有效地吸纳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还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深入发掘青岛本土的红色教育资源。

关键词: 青岛   党性教育   基地建设

深入挖掘和保护利用好青岛红色文化资源,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关于“要用好山东的重要历史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资源来培养更多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重要指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更是激励和教育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国际化大都市的实际举措。

一、当前青岛党性教育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不仅拥有碧海蓝天的自然风貌和较为雄厚的经济实力,更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党的地下活动及有关工人运动、左翼文化运动,到抗日战争时期的大泽山、崂山、大青山、杨家山里、河里套等抗日根据地,从解放战争时期的胶东保卫战,到为迎接解放而进行的城市地下斗争,在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无不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近些年来青岛在打造党性教育和红色教育基地方面始终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相比西安、沈阳、南京、南昌和省内的烟台、威海、临沂等城市,我市在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保护利用方面差距较大,红色教育基地在管理、宣传、运营、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

1.统筹谋划不够。青岛市没有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统一规范标准,红色教育主线不够明晰、重点不够突出。区市各自为政,红色教育场馆的散点化、碎片化和孤立化倾向明显。部分红色教育基地的定位不清晰,史料把关不严,价值不大,导致目前建立的一些场馆管理粗放,主题不突出,甚至一些内容不符合实际,形成浪费。

2.资源挖掘不够。我市整个红色资源的挖掘仅仅停留在初创阶段,场所简陋、内容单一、讲解平淡,红色教育的细节挖掘得不深不透,精致化程度有待提高,没有真正挖掘出历史事件和英模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内涵,以及这种精神内涵如何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政治本色。目前建成的展馆主要展现了当时的事件过程和英模人物的简单事迹,讲解的同志只能简单地叙述事件发生的过程或大概,参观学习的同志仅停留在知晓的层面,心灵的触动性不强、吸引力不强,影响参观学习的效果。

3.作用发挥不够。青岛市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发挥不均衡,大部分场馆因条件限制利用率不高,有的甚至处于长期闲置状态。仅青岛党史纪念馆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参观学习的人较多。由于市内红色教育基地较少,机关的党员干部每年都去党史纪念馆接受教育,许多干部反反复复去过多次。

4.宣传力度不够。从现有的红色教育基地来看,大多数在全国、全省的知名度不高。同时,在对外宣传上投入力度不够,人们对当地的革命先模人物、事件知之甚少。如,抗日战争时期,大泽山被誉为胶东地区“石雷之乡”,高家民兵联防涌现出多名抗日英雄,《地雷战》的许多素材和原型都来源于大泽山。

5.资金投入不够。红色教育基地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青岛山一战遗址、大泽山抗日纪念馆、刘谦初故居等基地,分别由市、区(市)财政投入资金。其他红色教育基地缺乏资金投入,有的是区(市)财政投资,有的是由镇、村出资打造,层次较低;有的没有资金投入,只能保留原来的旧貌,没有开发利用好。

6.专业人员欠缺。目前,红色教育展陈赖以维系的学术研究不到位,一些红色教育基地在历史定位、内容挖掘、布展效果、人员讲解等方面均缺乏专业人员参与指导,大多是由区市、乡镇相关工作人员操作。这些同志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对历史事件的了解不深不透,现场教学质量不高。

二、威海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经验

1.基地统领,突破条块分割的瓶颈。以教学区的架构设计统领整合全市红色教育资源,是威海多年来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威海在基地建设上的顶层设计。以中共威海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专门设置了全市性的党性教育基地办公室(简称“基地办”),统筹规划,协调布局,理顺和疏通了从上到下的关系,畅通并激活了体制机制,成为在党性教育领域走在前列的重要保障。

2.红色基因,铺陈因果逻辑的链条。威海党性教育基地为思考着的人们提供了一条可视化的路径,在甲午战争陈列馆附近,又专门设计建造了一个“历史选择展馆”,全面又系统地梳理了“民族救亡道路的艰难探索”“历史在国共两党身上聚焦”“历尽苦难的中国共产党”“万众归心迈向新中国”“不负选择的历史答卷”等五大板块的内容,循序渐进,形成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是正确的”这样一个结论,出口处高悬着“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等红色标语,一种直抵人心灵深处最柔软部位的震撼力溢于言表,红色教育价值得到了充分彰显。

除了以刘公岛教学区为核心的主题板块之外,还有“红色胶东与民族独立”“时代楷模与立国图强”“奋进威海与人民幸福”等专题板块,从不同的侧面和视角,展示以威海为主的整个胶东地区在甲午战后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波澜壮阔的革命与发展,突出“汲取历史智慧,致力民族复兴,传承红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的核心价值观。

3.时代气息,关注受众审美的需求。讲好历史,讲好故事,是红色教育应有的内涵。党性教育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春风化雨、成风化人,要想达致这样的理想境界,途径无非有二:要么是催人泪下,要么是催人奋进,二者有机融合,不可或缺。

威海黨性教育基地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张。不仅有灰色的刘公岛甲午国殇不堪回首的历史资源,还有红色的天福山起义、马石山十勇士、胶东育儿所乳娘等革命战争年代的动人素材,描摹了红色胶东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

新时代,党性教育与红色教育离不开时代的元素。要与时俱进,不断注入时代的气息,需要考虑受众的审美情趣和审美需求,生活化、场景化、细节化无疑是值得思考的路径。

4.技术支撑,营造丰富多彩的场景。声光电技术手段的有效介入,对增强党性教育与红色教育的效果大有裨益。在这方面,威海各个教学区异曲同工地瞄准了多元化呈现手段的综合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乎每一个展陈场馆都有“头片”“尾片”甚至还有“中片”等精心制作的视频播放,那种直观性和冲击力非文字展示与泛泛讲解所能企及。像“马石山十勇士纪念馆”,为了突出八路军“人民至上,以命相救”的主题,将八路军战士在与上级失去联系、没有上级命令的情况之下,舍生忘死,四进三出,冲破日寇的包围圈救出数千名群众的故事,营造得形象逼真、感人至深。

三、打造红色胶东(青岛)党性教育基地的对策建议

要破解以上问题,需要学习借鉴、寻标对标,及时有效地吸纳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还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深入发掘青岛本土的红色教育资源,做好红色教育资源的融合与转化这篇大文章,将既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形成独具特色、充满活力、富有魅力的青岛党性教育新格局。

1.做好顶层设计,优化区域资源的布局。要形成在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牵头,宣传、发改、文化、民政、财政、政研、党史、党校等有关部门参与的基地建设机制。建立全市党性教育基地沟通机制,研究解决基地建设、运行管理、培训考核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标准和有关管理规定,推动基地建设运行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应由组织部具体负责牵头,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全力配合,加强对革命英雄故事、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加大党史资料的征集力度,以采访当事人、整理记录口述史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事件,为建设党性教育基地提供第一手资料。要实事求是,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坚持高起点规划、深层次挖掘、全方位打造,在革命遗址修缮保护、革命精神提炼宣传等方面加大力度。要组织开展革命文物征集工作,严谨细致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内容契合事实,使青岛党性教育基地成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爱国主义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党员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洗礼的教育基地。

对全市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和研究,加以保护、利用和开发,并与烟台、威海、潍坊三市联手打造有影响力和示范意义的胶东(青岛)党性教育基地和半岛红色文化传承区核心区,进一步推动胶东半岛一体化。

2.找好发展定位,彰显青岛城市的特色。1921年中共一大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出席这次重要会议的13位正式代表中,有2人与青岛息息相关,在青岛从事革命工作,就是王尽美和邓恩铭。与此同时,鲜为人知的还有平度的杨明斋和刘谦初,也是中共创建时期的重要人物,前者曾作为苏俄派来的代表维经斯基的翻译和向导,被周恩来称赞为“党的忠厚长者”,后者是毛泽东同志的儿女亲家,1931年4月5日与邓恩铭一道在济南壮烈牺牲。

讲好青岛的红色故事,必须立足本土特色,最大限度地放大这种红色文化的溢出效应,切实将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党性教育的发展优势,形成巨大的教育冲击力与影响力。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青岛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充分利用我市的红色资源,凸显青岛地方特色,将青岛的命运和党的命运、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提升基地的主题和定位。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不断加大红色文化的保护开发、宣传弘扬力度,做好红色遗址的保存和还原工作,保证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努力让红色文化与时俱进,历久弥新,薪火相传。

3.高度重视人才,建立精兵强将的师资队伍。高度重视研究者、讲解员与导学员三支队伍的建设。研究的专家不在多而在精,要有追踪学术前沿的本领;直面受众的讲解员,需要有内涵、有情怀、有学问,能讲出有形的展陈背后大量无形的故事,從而与不同层次的受众产生有效的互动;导学员的设置必不可少,不仅要有能将不同的展陈场馆串联起来的统整能力,更要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为前来学习的受众提供最温馨、最周到的服务。

强化引才创新,面向全国选聘一批红色革命教育和政德教育研究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深化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要集合青岛市有关党史包括青岛文化和青岛发展方面的最顶尖人才。由青岛市委组织部和基地办牵头,跳出青岛,放眼全国,吸纳包括中央党校、中国社科院、山东省委党校在内的专家学者,建立常态的领导机制。除了党史方面的专家、文化学者外,还要吸纳布陈展览方面的专家,深入搜集资料后,才能将之完美地呈现出来。与驻青高校合作,组织相关论坛,进一步与全国高校有关方面的专家建立常态的联系机制,为我所用。

要有一支政治素质好、讲解水平高的讲解员队伍,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培训培养,不断提高专业水平。要有一支精通本职、规范严谨的教学管理队伍,保证教学组织有序、基地运转高效。

4.务求层次明晰,形成优势互补的格局。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教育资源。在资源开发与利用上,现在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一条贯穿始终、逻辑自洽的主线。破解这一瓶颈的着眼点,必须放在受众的认知需求和审美需求上。

在场馆建设和布局上,不必贪大求全,要精心谋划、科学设计。以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和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为起点,必须深入挖掘这场战争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起的承上启下的关联作用,将其作为一个关键节点放到历史长河中考察,最终形成著名近代史专家张海鹏所言的“两条主线”意识,即外国列强的侵略导致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动势力的统治导致争取国家富强的斗争。用这“两条主线”意识打造这个场馆,可以形成对整个青岛近代历史轮廓的整体感知。

5.注重呈现方式,注入质感动人的元素。在展陈内容的呈现上,不必定于一尊,应当采用多元化、多样化的表达方式。讲好红色故事的基本前提是创新话语方式、打动受众心灵。纵观当下的青岛展陈场馆,存在的一个通病就是话语方式的单调刻板、呈现方式的单一僵化,这个问题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不下大力气克服的话,教育效果就会打折扣。当前,迫切需要对青岛的红色教育场馆的展陈内容进行精细化加工。要剔除板着面孔说教、流水账一般的文辞,用文辞优美、感人至深的有魅力且有力量的文字取而代之。这绝不意味着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需要一种对青岛这座红色沃土深情眷恋的乡土情怀,一种“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他人”的教育情怀。有情怀的文字,才能造就有品质的展陈。

为增强教育效果,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现场教学、影视教学、课堂教学交叉运用,声光电多媒体手段有机结合,现场讲解、情景再现、讨论思辨综合运用,达到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的效果。声光电技术手段的充分应用,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合理规划教学路线,把观看展览、系列访谈、专题教学、交流发言有机结合,使学员产生深刻印象、引起强烈共鸣。要推进体验式、互动式等教学方式,使学员融入其中,通过亲身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要强化理论创新,围绕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开展理论研究,形成一系列体现新时代特点的研究成果,编写一批生动鲜活、可读性强的学习读本和辅导教材。强化方式创新,设置互动教学、党性分析、感悟分享等环节,强化教学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增强教育的仪式感和震撼力。要形成一整套脚本解说词生成机制,反复打磨,仔细雕琢。

6.加大宣传力度,推进品牌推介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传承,加强红色资源的发掘宣传,注重利用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要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加大投入,推出一批反映青岛红色文化题材的文艺精品。要与时俱进,活用红色资源,广泛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让红色文化焕发生机,让广大党员群众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精心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组织编写青岛红色旅游地图和导览,开发红色旅游纪念品,使游客在旅游中體验我市红色文化的魅力。

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通过一系列策划活动,抓住不同的重要事件节点,争取亮相中央电视台、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进行有效推介。利用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及青岛市的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栏目,做广告,讲故事,推介党性教育基地。构建民族复兴研发的项目库,重点立足青岛,围绕全市发展大局,做好对外交流,扩大青岛党性教育基地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中共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19-11-04(3).

[2]张荣臣.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6-01-04.

[3]李国喜.切实提高干部教育培训的时代性针对性有效性[N].光明日报,2019-07-10.

[4]赵岩.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J].党政论坛,2019(2).

猜你喜欢
基地建设党性教育青岛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基层党校党性教育系统化探索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青岛明月申牌?
“三严三实”视域下构建党性教育新常态的实践路径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