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

2020-12-14 03:55沈鸿鑫
上海戏剧 2020年6期
关键词:老生戏班京剧

沈鸿鑫

今年是徽班进京230周年纪念。四大徽班进京与我国最有代表性剧种京剧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民间歌舞,又融合了角抵、百戏、讲唱、杂艺等多种艺术因素,逐渐形成了“合言语、动作、歌唱以演一故事”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成熟于宋元,标志是元杂剧和宋元南戏。元杂剧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一个高峰。明代中叶,南戏发展成为传奇,情节更复杂,篇幅增长,音乐主要采用南曲体制,因地域不同,形成海盐、余姚、昆山、弋阳四大声腔。至明嘉靖、隆庆年间,以魏良辅为代表的一些曲家对昆山腔进行重大改革,昆腔逐步崛起,至明万历末年,昆山腔跃居为诸腔之首而称雄剧坛。清代中叶,我国戏曲发展出现了新的面貌,除了昆曲盛行外,各地的地方戏曲崛起。如高腔、秦腔、弋阳腔、徽戏、汉戏等,形成了雅部与花部“花雅争胜”的局面。当时戏曲演出活动的中心,北为北京,南为扬州。北京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戏曲荟萃的地方。江南的扬州位于长江和运河的交汇之处,商业发达,当时又是盐商集中的所在。“商路即是戏路”,各地的戏曲艺人也就纷纷流向扬州,扬州逐渐成为南方的戏曲中心。

清代的北京是南北戏曲演出和交流的中心,乾隆中叶,除昆曲以外,京腔、秦腔等地方戏曲在京华也很流行。乾隆时画家贺世魁曾绘有一幅《京腔十三绝图像》,挂在前门诚一斋南纸店门首,画中有程长庚、卢胜奎等名角,可见当时京腔盛行的状况。后来秦腔旦角艺人魏长生进京,秦腔逐渐崛起,轰动京华。

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乾隆皇帝从1751年开始,曾先后六次南巡,都以扬州为其驻跸之所。扬州的地方官员、商贾富绅每每大事铺张举行迎驾活动,向皇帝献媚争宠。他们不惜重金,大兴土木,依山傍水建造起一座座美丽别致的湖滨园林,形成扬州北郊著名的二十四景。扬州的富商素有蓄养戏班的风气,得知乾隆喜爱戏曲,便把组织戏曲演出作为迎驾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乾隆喜欢戏曲,除了在扬州观戏之外,还命苏州织造、两淮盐务等官员选拔艺术精湛的伶人进宫,以备承应。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高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统谓之乱弹。”这些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戏曲的发展。据史籍记载,在迎驾时节,扬州戏曲演出极其兴盛;即使平时城里城外的“堂戏”“台戏”“大班”等各种演出也频繁不断。

商业的繁荣提供了戏曲演出的广阔市场,商人也投资组建戲班,进行商业活动应酬交际的手段。再就是因为清廷最高统治者喜爱戏曲,凡皇帝、太后祝寿,皇室喜庆,都要举行庆典演出,已成惯例。富商组建戏班也是为皇帝演出,包括进京为乾隆或太后祝寿等。我们说的徽班进京,就属于这种情况。1790年(乾隆五十五年)秋天,为庆祝乾隆帝八旬寿辰,扬州盐商江鹤亭(安徽人)在安庆组织了一个名为“三庆班”的徽戏戏班,由艺人高朗亭率领进京参加祝寿演出。这个徽班以唱二黄调为主,兼唱昆曲、吹腔、梆子等,是个诸腔并奏的戏班。北京的祝寿演出规模盛大,自西华门到西直门外高粱桥,每隔数十步设一戏台,南腔北调,四方之乐,荟萃争妍。或弦歌高唱,或抖扇舞衫,前面还没有歇下,后面又已开场,叫人左顾右盼,目不暇接。真是群戏荟萃,众艺争胜。在这场艺术竞赛当中,第一次进京的三庆徽班即崭露头角,引人瞩目。

三庆班进京,原本只为进宫祝寿演出而来。由于徽戏曲调优美,剧本通俗易懂,整个舞台演出新颖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故而受到北京观众的热烈欢迎。这样,三庆班演完祝寿戏欲罢不能,就留在北京继续进行民间演出。三庆班的班主高朗亭是安徽安庆人,入京时才三十岁,演旦角,擅长二黄腔,技艺精湛。《日下看花记》称他:“体干丰厚,颜色老苍,一上氍毹,宛然巾帼,无分毫矫强。不必征歌,一颦一笑,一起一坐,描摹雌软神情,几乎化境。”高朗亭不仅演技精湛,而且善于管理,他掌管三庆班达三十余年之久。三庆班在进京演出的过程中又吸收了昆曲、弋阳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表演技艺,使自己更加丰富,在北京越演越火。接着又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等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不久徽戏成为当时最受观众欢迎的剧种,并逐渐称雄于京华的剧坛。这就是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四大徽班各有所长,有“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和春的把子,春台的孩子”的说法,轴子指以连演整本大戏著称,曲子指擅长演唱昆曲,把子指以武戏取胜,孩子指以童伶见长。徽班进京开始了京剧的孕育期。

那么,京剧究竟形成于何时呢?一种说法,如日本学者波多野乾一出版于1925年的《京剧二百年之历史》,当时就称京剧有200余年的历史了。这种观点是把1790年徽班进京或更早作为京剧的起始。其实这种说法并不确切。因为虽然徽戏与以后的京剧有着渊源,但京剧与徽戏毕竟是两个剧种。1790年还只有徽戏,而并无京剧,怎么能把徽班进京当作京剧的起点呢?

1999年10月出版的三卷全套本《中国京剧史》(由北京市艺术研究所和上海艺术研究所联合编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对京剧形成的时间重新作了考订,根据史实,道光年间,约1830年左右,以余三胜为代表的汉戏班进京。汉戏亦称汉调、楚调,是流行于湖北汉水一带的地方剧种,以西皮、二黄为主要声腔。随后汉戏班艺人搭入徽班,徽、汉逐渐合流,经过多年的融化、嬗变、综合,于清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左右,一个新的剧种京剧形成了。因为这一时期徽班演的戏,在剧目、声腔、音韵、舞台演出形式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与以前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就是京剧形成的标志。比如出现了以西皮、二黄为主的声腔板式体系,北京字音与湖广音结合的演唱语言规范;比如出现了京剧本剧种专有的独特剧目;比如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演出形式、班社、舞台、表演等方面的规范,如此等等。这些都是京剧形成的明显标志。此说得到了许多京剧专家的认同。这样,京剧的历史并不是200余年,而是180年左右。

京剧形成时期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其中以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为代表人物,习称为“三鼎甲”或“老生前三杰”。余三胜(1802—1866),湖北罗田人,原是汉调老生,清道光初期为春台班班主,以汉调为基础,吸收徽、昆,嗓音醇厚,“花腔”独树一帜,表演细腻,擅长剧目有《李陵碑》《定军山》《秦琼卖马》等。程长庚(1811—1879),安徽潜山人,原习徽戏,曾为三庆班班主,他嗓音宏亮,精于唱工,又注重身段做派,是京剧表演艺术形成发展过程中有杰出贡献的奠基人之一。他能戏很多,代表剧目有《文昭关》《战樊城》《战长沙》《鱼肠剑》等。张二奎(1814—1860),原籍河北衡水,曾搭和春班,后为四喜班头牌老生和领班人,扮相端庄而又气度,嗓音宽亮,唱腔质朴奔放,时称“奎派”,擅演剧目有《金水桥》《回龙阁》《四郎探母》等。张二奎和程长庚还是京剧活动家,曾担任过北京戏曲艺人行会组织“精忠庙”的庙首,即行会的领导人。

至清光绪年间,京剧已趋成熟。这一时期,戏班林立,名家辈出。除一些早期京剧演出剧目得到整理加工外,还编演了不少新的剧目,京剧“生、旦、净、丑”的行当日益完备,“唱、念、做、打”的表演艺术更加丰富成熟。当时京剧演出相当频繁,演出场所大为扩展,在北京有王府戏台,有会馆戏台,更多的是茶园戏院,内城九门繁华地区,几乎都设有戏园,约有40多处,著名的有三庆园、天乐园、广和楼、同乐轩等。观众面也逐步扩大,还出现了不少票房,如北京翠峰庵票房等。为了培养京剧演员,开始设立科班,有名的有四箴堂科班、小荣椿科班等。

清廷内宫演戏活动一直比较盛行,乾隆五年宫中设“南府”,专门管理宫廷演戏事宜,至道光七年南府改组为“升平署”,但一般都演昆曲。京剧在孕育时期,曾被封建统治者贬为“花部”而加以排斥,随着京剧艺术的兴盛和表演的日臻完美,清统治者逐渐改变了态度而给予青睞,京剧逐步取代昆、弋进入了宫廷。光绪年间特别是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喜爱京戏,光绪还是票友,能打鼓,因此京剧在内宫很为兴盛,一批京剧戏班被选入宫承差,程长庚、谭鑫培、杨月楼等名角均被选为内廷供奉。在太后皇帝的影响下,王公大臣喜爱京戏,玩票的也很多,遂成风气。

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谭鑫培、孙菊仙、汪桂芬,人们称之为“后三杰”。

谭鑫培(1847—1917),本名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其父谭志道先学汉戏,后改京剧,应工老旦,因声狭音亢如“叫天子”(云雀),时人称“谭叫天”,因此鑫培曾取艺名“小叫天”。鑫培幼年入北京金奎科班,习武生和老生,出科后搭三庆班,先拜程长庚,后拜余三胜为师。程去世后,改搭四喜班唱老生。清光绪十六年(1890),被选为内廷供奉。1907年独踞京华剧坛,被誉为“伶界大王”。谭派的唱腔是在余三胜、王九龄等人唱腔的基础上发展的,他改变以往直腔直调、高音大嗓的情况,创造了花腔和巧腔,追求刚柔相济,声情并茂。他的嗓音虽不十分饱满,但运用自如,有“云遮月”之称。他的唱腔悠扬婉转,饶有韵味,又略带伤感。表演方面注重用唱与做结合起来刻画人物性格,戏与技紧密结合。他擅演剧目很多,著名的有《李陵碑》《空城计》《定军山》《汾河湾》等。老生行当的流派在京剧史上出现得较早,最初是以地域区分的,如程长庚的徽派、余三胜的汉派、张二奎的京派。到了谭鑫培,他综合前三杰的精华,把京剧的表演和演唱艺术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创立了以个人风格为标志的谭派艺术,成为一代宗师。谭派影响极大,当时京剧界有“无腔不学谭”之说,后来不少京剧老生流派都出自谭门。

孙菊仙(1841—1931),老生艺人,天津人,18岁为武秀才,后应武举试不第,愤而从戎。因军功赐三品衔候补都司。业余爱好京剧,从票友下海,其时已30岁,曾入嵩祝成班和四喜班。光绪十二年(1886)被选为内廷供奉,慈禧曾赏他三品顶戴。他嗓音宏亮,唱腔苍劲激昂,表演自然大方,神态逼真。擅演剧目有《捉放曹》《李陵碑》《四郎探母》等。为人豪爽,热心助人,天津观众亲切地唤他为“老乡亲”。

汪桂芬(1860—1906),老生艺人,湖北汉川人,7岁拜师习老生兼老旦,18岁倒嗓,改学场面,曾为程长庚操琴,20岁嗓音恢复又弃琴改唱。他嗓音浑厚宏亮,神完气足,唱腔朴实刚劲,气势雄浑,善于表达慷慨悲愤之情。擅演剧目有《战樊城》《鱼藏剑》《群英会》《取成都》等。

这一时期及其前后涌现了不少京剧名家。光绪年间画师沈容圃绘了一幅13位名伶的彩色戏装画,名为《同光十三绝》,其中有老生程长庚、张二奎、卢胜奎、杨月楼,武生谭鑫培,小生徐小香,旦角梅巧玲、时小福、余紫云、朱莲芬,老旦郝兰田,丑角刘赶三、杨鸣玉。除了这13位以外,名角还有陈德霖、黄月山、王鸿寿、汪笑侬、贾洪林等。

京剧不仅在北京称雄剧坛,而且向全国各地辐射,早在道光末年、咸丰初年就传到天津,到光绪中叶天津出现了金声、庆芳等四大名园,京剧演出已盛极一时。在河北、东北、山东也日渐流行。

京剧也传播到了南方,同治六年(1867)传入南方重镇上海。这一年英籍华人罗逸卿建造的仿京式戏园“满庭芳”开张,派人约聘北京的京戏班来演唱。同年,巨商刘维忠在上海建丹桂茶园,邀北京“三庆”等戏班的名角组班南来,到沪演出的有老生铜骡子(刘义增),文武老生夏奎章、熊金桂,花旦冯三喜,架子花脸董三维、疤痢王(王攀柱)等,曾排演十本《五彩舆》。同治七年秋,丹桂茶园再度进京聘请周春奎、大奎官(刘万义)、孟七、张七、杨月楼等到沪献演。京剧一在上海露演,立刻受到上海观众的喜爱,当时流传这样一首诗:“自有京班百不如,昆徽杂剧概删除。门前招贴人争看,十本新排五彩舆。”由此可见京剧风靡申城的情况。到光绪年间,京剧在上海已经盛行,京角来沪十分频繁,如老生孙菊仙、汪桂芬、谭鑫培、汪笑侬、刘鸿声,武生俞菊笙、黄月山、李春来,旦角时小福、余玉琴、田际云,花脸金秀山、刘永春等,经常来往于京沪之间,还有一批名角则留居上海,如夏奎章、王鸿寿等。上海逐渐成为京剧在南方活动的中心,并向附近省市迅速传播。

此时,活跃在扬州附近的里下河的水路戏班和杭嘉湖地区的水路戏班,开始从演徽戏、昆曲转为京徽合演或改演京戏了,水路戏班利用江南水乡河网纵横的特点,驾船流动于集镇码头。他们或演庙台戏、露台戏、水台戏,或演船台戏,观众可在岸上观剧,或乘船在戏船边观剧。水路戏班的活动,扩大了京剧在南方的传播和影响。

(作者系上海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京剧史》下卷主编)

猜你喜欢
老生戏班京剧
嘻哈跆拳族
Songs from the Past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行当——老生
《京剧人设》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现代文化视野下二人台艺术的多元传承模式
老区民间木偶戏班现状调查与研究
老生:那一抹沧海与桑田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