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波
摘 要:以安康市旬阳县李家后坝村为例,探究乡村振兴下陕南秦巴山区乡村的发展问题。分析李家后坝村存在的问题,从基层治理、人才、资金、产业、人居环境、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为陕南秦巴山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探寻可行之路。
关键词:乡村振兴;陕南秦巴山区;对策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0-006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6.2 文献标志码:A
习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基于此,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1]。当前,陕南秦巴山区已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要求,实现全部脱贫,然而受限于自然环境,仍面临劳动力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基础设施缺乏、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人居环境差等诸多问题。通过分析李家后坝的情况,总结出秦巴山区乡村的普遍性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后续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建言献策。
1 李家后坝村概况
李家后坝村位于安康市旬阳县白柳镇。白柳镇南临旬阳县城,距县城9 km,内有西康铁路场站旬阳北站,承担着全县人民的出行需求,是旬阳县的副中心。李家后坝村背靠白柳镇初中,村内有前往十里洼村方向的乡村公路横穿而过。村内有66户278人,人均年收入约8 000元。村内现有村民多数为50岁以上,从事农业种植,大多数年轻人外地求学或进城务工。村民多数沿着村内小溪临水而居,少数分散在村公路两侧,呈现“大聚居,小分散”的特点。
2 现状剖析
2.1 劳动力老龄化趋势明显
据调研情况及文献资料,将劳动力划分为:≤55岁,中壮年劳动力;55~65岁,低龄劳动力;65~70岁,中龄劳动力;70~75岁,高龄劳动力。
统计可得,55岁以下(含55岁)的劳动群体30人,占47.6%。其中24位年龄集中于50~55岁之间;50岁以下的劳动者8人,均因为家庭以及身体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低龄劳动力21人,占33.3%;中龄劳动力9人;高龄劳动力3人。劳动力老龄化日益严重,未来劳动能力日渐衰减将成为发展难题。
2.2 农业基础条件差
多坡地是陕南秦巴山区农业发展的难题。李家后坝村有可耕种的16.6 hm2“望天田”,其中10 hm2是村民在当地“香炉山”破土开荒修建的农田,农作物生长条件差,无法实现机械化耕种,只能依靠人力畜力,耕作劳动量大;多黄土,易结板,土质肥力差,无法进行灌溉,收成只能寄托于降水。
2.3 农业种植收益低下
李家后坝村现有16.6 hm2农田,撂荒率约为5%。其中,50%栽种黄姜;45%用于小麦、玉米、油菜種植;种植拐枣树、核桃树约占5%。农作物种类单一,一年两茬,主要作物为小麦、油菜与玉米,轮流耕种。
例如某农户现种地0.33 hm2,其中0.2 hm2种植黄姜(3年后获益,产量3 250 kg/667 m2);0.12 hm2种植小麦(产量375 kg/667 m2),之后用于玉米种植(产量550 kg/667 m2);0.01 hm2用于种植蔬菜豆类,供日常食用。小麦的纯收入为770元/年,玉米的纯收入为1 420元/年,黄姜的纯收入为5 300元/年,正常年份农业纯收入仅为7 500元/年。“种地收的东西,仅够一家人的吃喝,日常开销都需要做零工补贴家用”。由此可见,种地的收入仅够满足家庭日常开支,无法支付孩子上学、买房、看病等大资金的开支。种地收益少是秦巴山区农业的现实问题。
2.4 人才缺乏,内生动力不足
2.4.1 “走出去”趋势日益增加
在城市“拉力”与乡村“推力”日益增强的双重作用下,2000年以后国家建设热潮中,一大批李家后坝村的“70后”村民进城成为了农民工,进城务工获得可观的收益,改善了生活条件。“80后”“90后”外出发展成为首选,“走出去”的大趋势日益增加。
2.4.2 “回不去”与“引不来”并存
乡村的“推力”日益加剧,“走出去”成为普遍现象。近8年来,李家后坝村走出去的本科生24名,回乡就业仅有5人,从事基层工作。采访发现,95%认为“就业是回家的最大阻碍”。“回不去”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绊脚石。
政府人才观淡薄,工作浮于纸面,人才引进针对性不强,评定体系缺乏,未形成系统完善的激励保障制度。硬件与软件的不足,无法提供发展的空间,使“引不来”问题日益严峻[2]。
2.5 产业单一,劲头不足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无法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的生命力。许多村子推行“模仿式”产业,产业链单一,“造血”功能有限。此外,兴办的扶贫车间,就业机会有限,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单一产业,依赖扶贫资金补贴保障,无法实现真正的“造血”功能。
2.6 发展资金来源问题
村内受条件所限,没有集体经济,上级的专项资金以及各类奖补金也都无法用于村子的发展。此外,村民的贷款额度有限,甚至部分农户无法获得贷款,也就没有相应资金用于个体项目发展。
3 解决对策
3.1 人才是关键
3.1.1 培育新型农民
利用政策,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农业部门可指派专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指导。利用互联网技术,组织村民在农闲之时学习“新三农”技术知识。建立奖励制度,提高村民学习积极性,激发潜力,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的新型农民。
3.1.2 建立本土人才智库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新三农”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农民,也需要懂知识、懂科技的知识分子。政府要树立“爱人才、亲人才”的形象,搭建平台,完善人才引进保障制度。建立绿色通道,简化审核程序,快速上岗,引进优秀的基层工作人员。利用好本土的大学生,提供回乡建设平台。建设本土人才智库,让懂农村、热爱乡村的有为青年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助力乡村振兴[3]。
3.1.3 人才共享
充分发挥好乡村服务志愿者的作用。政府与高校达成合作,建立乡村发展实习基地,组织大学生假期下乡活动等,形成人才共享制度,汇聚高校才智,为乡村发展建设注入新鲜的活力。
3.2 因地兴产,发展乡村经济
在未来陕南秦巴山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应做大社区工厂,为乡村振兴“造血”。首先,将发展目标长远化,延长产业链,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其次,政府逐渐减少帮扶,帮助企业转型,使其能够快速适应市场竞争。
3.3 文化挖掘
文化复兴为乡村铸魂。乡村文化首先表现在乡村的自然风貌景观上,如乡村的山、水、树林、田、老屋等。農耕器物是日常生产劳作的对象,体现着村民的智慧,具有独有的文化特征和内涵。每个村落有自己的历史、风俗习惯、文化娱乐活动。划龙舟、婚丧嫁娶习惯等都是乡村文化的凝结,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乡村的万事万物皆文化,应深入挖掘,赋予时代内涵,复兴乡村文化。
3.4 利用网络
利用网络平台,传播乡村文化。通过抖音、快手等APP,搭建文化传播平台,将劳动生活场景如犁地、割麦子等进行相应宣传,激发群众不竭的创造力,挖掘乡村文化的活力。引导村民合理利用自媒体,结合乡村历史、风俗习惯,调动村民的文化主体性意识,发挥自媒体文化建设的作用,与网络协同进化,组成命运共同体,助力乡村文化复兴。
3.5 改善人居环境
对村内卫生进行网格化管理,实行片区负责制。将卫生状况与个人综合评比相挂钩,建立奖励机制。借助互联网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宣传教育,从源头开展分类工作,助力村庄美化工程。增设垃圾箱,覆盖整个村庄,方便村民日常垃圾投放。
鼓励共同建设化粪池,将日常的污水等排入化粪池,结合沼气生产再利用。对于零散的农户,鼓励个体建设化粪池、沼气池,收集污水。未来可建设厌氧-人工湿地对污水进行相应的处理。
3.6 扩宽资金渠道,“造血”乡村
资金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乡村发展的财政投入,同时可引导金融机构放宽农户的贷款条件,降低利息,加大对小微企业的帮扶。构建政府-企业-农户资金平台,政府给予本地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企业出资建立发展基金,用于农户个体的发展,实现多赢。
4 结束语
当前,秦巴山区已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的基本保障要求,完成“摘帽”的任务。但乡村问题依然复杂严峻,空心化严重、农业收益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基础设施欠账多、人居环境差、基层管理能力弱等问题成为乡村振兴实施阶段急需破解的难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本土人才智库,培养新型农民;因地制宜,目标长远,发展适合山区的产业经济形态与管理模式;结合自然景观,利用网络平台,挖掘本土文化,为乡村振兴铸魂;完善基础设施,为居民提供文娱场地,丰富文娱生活;整治人居环境,美化村庄,建设宜居乡村;结合党建活动,提高基层治理能力,引领村民走上本土化、高质量美好生活之路等对策。
参考文献:
[1]汪厚庭.山区特色产业脱贫攻坚的策略优化——以皖南山区为例[J].惠州学院学报,2020,40(1):94-100.
[2]孙明扬.中国农村的“老人农业”及其社会功能[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0(3):79-89.
[3]陈玉风,余思懿,吕荣丰,等.基于新农村建设视角的文娱设施设计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