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亚琦
(天水市清水县第四幼儿园,甘肃天水,741000)
随着国内外幼儿健康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健康教育领域逐渐开始探讨幼儿教师健康素养的命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欧盟(EU)分别推出素养等式和核心素养参考框架,我国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已公布,这些有关核心素养的文件说明在培养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健康核心素养命题逐渐受到重视。[1-2]
1997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启动“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与概念基础”项目,最早研究核心素养。2005年,联合国经合组织发布《核心素养的界定与遴选:行动纲要》,认为核心素养是改善生活方式、健全社会的重要素质,在新世纪要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学生只有具备这样的素养才能成功适应社会,满足个人自我实现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4]21世纪初,欧盟首次提出的发展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前教育阶段发展核心素养奠定了基础,认为核心素养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组成,包括使用母语进行交流、学会学习、社会与公民素养、主动意识与创业精神等八个方面。[5]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颁布,其内涵之一是个体需具备的,能够适应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能力,具体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维度,注重人文、科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自我行为管理能力,协调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能力。核心素养具体包括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6大素养,具体分为18个基本要点。从国内外对核心素养内容的界定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且伴随终身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体。这将改变传统的健康教育理念,为健康核心素养理论基础研究及结构要素提供基本思路与方向。
1974年美国学者Simonds S K首次提出健康素养的概念,他指出,健康素养是健康知识和技术水平的总和,是个体获取、理解、处理基本的健康信息和服务,并利用健康知识和技术,做出促进自身健康正确决策的能力。[6-8]目前,对健康素养的界定主要有三种:第一,美国医学会认为健康素养是指在医疗环境下执行基本阅读和计数等的一系列能力;第二,美国医学研究所认为健康素养是个体获得、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做出正确健康相关决策的能力;[9]第三,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素养是人们在生命全程中进行与医疗服务、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有关的日常活动时,获取、理解、评价和应用健康信息以做出健康决定来维持或提高生活质量的知识、动机和能力。[10]
2005年,我国《健康素养研究进展》一文首次阐述了健康素养的概念,认为健康素养是个体所具备的知识与技能,执行个人角色相关信息的能力,并提出通过健康教育手段培育健康素养。[11]2016年我国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12]我国对健康素养的研究侧重于个体健康素养的养成,对个体健康素养的评价主要由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以及促进健康的技能构成。[13]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3个维度、6大素养、18个基本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提出了基本的健康知识与健康技能,基本知识和理念25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34条、基本技能7条。我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包括知识、行为和技能以及主要公共卫生问题2个维度。《中国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释义(2018年版)》是主要针对青少年健康问题和影响因素制定的标准,包括9项核心内容。
从核心素养、健康素养、各类评价体系中可以得出:健康核心素养是个体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利用社会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并使用这些信息与服务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这种状态的维持得益于个体各阶段的健康知识储备,健康行为和健康技能的终身习得。
以甘肃省天水市公立幼儿园教师为调查对象,共360人,发放问卷360份,回收问卷347份,回收率为96.4%。无效问卷27份,有效问卷320份,有效回收率为92.2%。
研究利用自行编制的“健康核心素养结构要素”调查量表,用利克特5分等级评定,1代表“不重要”,5代表“非常重要”,分值越高题项核心量级越高。获取相关数据,利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
1.整体情况
Bartlett检验(SIg=0<0.05),KMO统计量为0.964,说明所有题项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关性较强,题项重叠程度高(见表1)。
表1 KMO和Bartlett的检验
经VarImax标准化,以特征值大于1.00为提取原则,提取了4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59.3%,说明所有题项指标中59.3%已涵盖初始的指标数据信息。提取的4个公因子基本能反映健康核心素养的整体结构(见表2)。
表2 健康核心素养因子提取结果
提取方法:主成分分析。
2.健康核心素养维度分析
结果显示(见表3),第一个公因子相关性最大,最为密切的指标变量是健康体检、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环境与健康、两性知识、保健食品、抑郁与焦虑、疫苗接种、心理健康、心肺功能、疫情防控、职业健康、无偿献血。指标变量的载荷值分别为0.687、0.684、0.664、0.630、0.623、0.609、0.591、0.569、0.564、0.544、0.510、0.478、0.478。进一步分析指标变量描述得出:以上13项指标变量均能解释健康素养的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因此,将该13项指标命名为“健康知识因子”,是健康核心素养结构的第一个维度。
第二个公因子在合理膳食、体育锻炼、睡眠时间、烟酒防治、个人卫生、两性行为、心理求助、生活安全、科学就医、合理用药指标上相关性大。指标变量的载荷值分别为0.698、0.683、0.640、0.625、0.621、0.600、0.552、0.549、0.536、0.488。以上指标变量均体现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将其命名为“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因子”, 是健康核心素养结构的第二个维度。
第三个公因子相关性最大,最为密切的指标变量是健康信息、危险标识、体征测量、性安全措施、应急能力、急救能力、药品安全、有毒物品、基本医疗。指标变量的载荷值分别为0.773、0.723、0.666、0.646、0.594、0.574、0.465、0.463、0.423。以上指标变量体现为个体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状态的能力,将其命名为“健康技能因子”,是健康核心素养结构的第三个维度。
第四个公因子在健康界定、健康责任、关爱残障人员指标上相关性大。指标变量的载荷值分别为0.693、0.619、0.586。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并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每个人都有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的责任,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每个人都应该关爱、帮助、不歧视残障人员。这样的描述表明了个体应具有良好的健康观念,将其命名为“健康观因子”,是健康核心素养结构的第四个维度。
表3 健康核心素养载荷值一览表
3.健康核心素养指标变量得分
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得分显示(见表4),“健康知识因子”指标变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慢性病防治(0.258)、健康体检(0.219)、传染病防治(0.219)、环境与健康(0.164)、保健食品(0.164)、两性知识(0.160)、心理健康(0.145)、抑郁与焦虑(0.135)、疫苗接种(0.123)、心肺功能(0.103)、疫情防控(0.067)、职业健康(0.067)、无偿献血(0.050)。慢性病防治、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对于其他健康知识调查者,笔者更多地关注慢性病防治、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知识,这也是调查者的主要诉求。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因子”指标变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合理膳食(0.238)、体育锻炼(0.231)、烟酒防治(0.205)、睡眠时间(0.189)、个人卫生(0.182)、两性行为(0.152)、合理用药(0.136)、生活安全(0.133)、心理求助(0.131)、科学就医(0.127)。合理膳食与体育锻炼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吃动两平衡”理念逐渐得到认同。
“健康技能因子”指标变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信息(0.282)、危险标识(0.260)、性安全措施(0.215)、体征测量(0.214)、应急能力(0.179)、急救能力(0.169)、有毒物品(0.104)、药品安全(0.100)、基本医疗(0.082)。对健康信息获取、理解、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直接决定了其他素养得分高低。
“健康观因子”指标变量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界定(0.363)、健康责任(0.333)、关爱残障人员(0.274)。其中, 健康界定应该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健康责任应当包含维护自身和他人健康双重责任 。
表4 健康核心素养指标变量得分一览
健康核心素养因子提取结果显示,健康核心素养结构包括4个维度,其中:健康知识占比18.64%,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占比16.90%,健康技能占比13.89%,健康观占比9.87%。
以指标变量>0.100为健康核心素养临界值,健康知识维度包括慢性病防治、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环境与健康、保健食品、两性知识、心理健康、抑郁与焦虑、疫苗接种、心肺功能10项核心素养。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维度包括合理膳食、体育锻炼、烟酒防治、睡眠时间、个人卫生、两性行为、合理用药、生活安全、心理求助、科学就医10项核心素养。健康技能维度包括健康信息、危险标识、性安全措施、体征测量、应急能力、急救能力、有毒物品、药品安全、基本医疗9项核心素养。健康观维度包括健康界定、健康责任、关爱残障人员3项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