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亚岚,陈佳佳*
(重庆市荣昌区人民医院,重庆 402460)
铜绿假单细胞是一种分布广泛的病原菌,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元凶之一。并且由于其自身复杂的耐药机制,很容易对各种类型的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加之呼吸道的防御机制很难将其杀灭,使得由于铜绿假单细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难度增大。对于当前下呼吸道感染铜绿假单细胞菌的流行现状,以及其对于各种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进行研究,对于很利用药与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铜绿假单细胞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诸多报到中,其主要的定植与感染部位为伤口分泌物、脓液、下呼吸道、耳分泌物。而下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标本来源。在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铜绿假单细胞菌具有很高的分离率,可以达到15%,其分离率只比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低,因此铜绿假单细胞菌是下呼吸道感染中常见的致病病菌。此外,铜绿假单细胞菌在医院的许多科室中均有分布,呼吸内科、重症监护病房、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血液科、内分泌科都有分布,这表明了铜绿假单细胞菌广泛分布于医院的许多科室中。
一是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在杀灭致病菌的同时,也会将相关的敏感菌株杀灭,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的制约关系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条件致病菌出现大量繁殖,从而引起肺部感染。
二是侵入性治疗。部分患者如脑卒中患者、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其存在呼吸功能差、咳嗽反射受抑制、意识障碍、吞咽功能受抑制等情况,对于患者痰的排出造成影响。因而通常需要采取气管插管、吸痰、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切开等侵入性操作,长此以往患者的肺出现局部免疫力下降,并且使其上呼吸道屏障被破坏,咳嗽反射及纤毛的清除运动被削弱。鼻咽口腔细菌会随导管气囊的潴留下滴、淤积,最终造成肺部感染。而且,机械通气时间长其出现细菌感染的几率高。
三是部分严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以及老年患者,其机体免疫功能出现明显的下降,使粘膜的防御功能降低,也容易造成感染,使感染几率升高。
四是铜绿假单细胞菌在医院的流行与传播还与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机体的免疫功能相关。患者与患者,患者于医护人员的接触,以及监测设备、医疗器械受到污染,消毒不彻底也是加剧铜绿假单细胞菌流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大部分抗生素的耐药性呈现出逐年上升的势头。在社区感染及假单胞菌感染临床治疗当中,三代头孢菌素是常用的药物。但是由于其持续广泛的使用,导致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三代头孢菌素产生了很强的耐药性。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头孢他啶的敏感率已经降到70%以下,使用三代头孢菌素治疗铜绿假单细胞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效果大大下降。更重要的是,对于头孢他啶产生耐药性的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其他抗假单胞菌药物也耐药,因而头孢他啶的合理使用至关重要。虽然亚胺培南对于铜绿假单细胞菌的抗菌效果比较好,敏感率可以维持在80%以上,但是铜绿假单细胞菌对其耐药性也再不断上升之中,也需要在使用中进行更加严格的控制。除此之外,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性也在不断上升,头孢吡肟下降到了64.3%。而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喹诺酮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上升也比较明显,左氧氟沙星及环丙沙的耐药率已经上升到了60%以上,在经验用药中已经不适宜作为选择对象。对于呋喃妥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头孢呋辛等药物的耐药性更是长期处于90%以上。由此可见,铜绿假单细胞菌对于多种常见的抗生素都有极强的耐药性。
铜绿假单细胞菌还有强大的多重耐药性,这对于临床治疗中的联合用药提出了更大的挑战。目前,铜绿假单细胞菌多重耐药极为普遍。其对于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以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等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中的三类或以上的药物产生耐药性,三重耐药甚至是四重耐药的现象也并不少见。铜绿假单细胞菌的多重耐药性与其多次突变,以及获得耐药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总之,铜绿假单细胞菌近些年在下呼吸道的检出率在不断提高,其流行的情况不容乐观。其耐药性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甚至发展出了普遍的多重耐药性。在临床治疗中,必须更加谨慎的选择抗生素,并且对于抗菌药物合理地限制食用,进行有规律的轮换,从而更好地确保抗菌药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