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长青
(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镇农技站,安徽 蚌埠 233704)
新马桥镇位于蚌埠市固镇县最南部,人口约7万人,耕地面积9.55万亩,设施蔬菜面积2000多亩,是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较大的乡镇,是蚌埠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市政府“菜篮子”工程重点基地之一。
截至目前,全镇设施蔬菜种植面积2000多亩,年产各类新鲜蔬菜1万吨,创产值2500万元。产品以番茄、辣椒、草莓等为主,“村夫”牌番茄、“徐郢”牌草莓已成为我市乃至皖北地区较为知名的蔬菜产品,产品远销阜阳、淮南、滁州、马鞍山、南京等地。
以水利村的番茄、徐郢村的草莓、李韦村的番茄和辣椒、南庙村的西瓜、路东居委会的食用菌、胡洼村的芹菜等为代表的一村一品蔬菜规模化、区域化生产已经初步形成,生产面积占全镇的70%以上[1]。
新马桥镇积极引进示范推广名特优蔬菜品种20多个;新技术7项。形成了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名优特品种并举、大路菜与精细菜互补的生产格局。膜下滴罐,二氧化碳施肥、防虫网、遮阳网、新型覆盖材料等新技术被推广应用,蔬菜科技贡献率在50%以上。
全镇成立了蔬菜协会4家,蔬菜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4家,注册资金200万元,会员2000人,种植面积2000多亩,产量1万多t,销售额2500万元。实行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产业化经营,带动了蔬菜产业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新马桥镇蔬菜产业虽历经了多年发展,但与蔬菜大镇、蔬菜强镇还差之甚远。由于缺少专项资金的扶持,产区路、桥、涵、水、电等基础设施较差,“农资进不来、产品出不去”,给菜农的生产带来许多问题,在专业技术人员、办公设施、经费保障等方面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基础工作都无法正常开展,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该镇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随着国家农业农村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转变工作方向,变管理为服务,积极为地方蔬菜产业的发展出谋划策,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倾斜。
由于涉农企业起步晚,基础薄,风险大,地方金融部门资金扶持信心不大,造成农业企业资金不足,影响企业做大、做强。资金不足是制约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瓶颈”。
由于设施蔬菜生产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的项目,多年来,种植户为了追求产量,不断加大化肥使用量,而有机肥则严重不足,大量的化肥施入虽然短时期带来了产量,经济效益上的提高,但长期如此,则造成了土壤板结、盐类障碍,同时蔬菜产品品质也受到影响。也是影响当地蔬菜产量、品质和该产业良性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
针对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为了加强管理,降低市场风险。政府要积极引导、扶持生产、经营大户创建企业、蔬菜协会,专业合作社,吸收蔬菜种植为会员,协会则充当与企业、政府之间的桥梁,在种植户与企业、与政府之间搭建平台,同时又是生产户的权益维护者,政府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快速转变。
加强对乡镇科技推广网络的建设,组建镇村科技服务网络,组织优质的农资材料,以微利形式销售给广大协会会员,同时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技术引进,开办技术培训班等,为广大蔬菜种植户提供技术保证[2]。农业企业也积极与省有关大、中院校加强联系,进行合作,不断提高农户种菜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
积极推进标准化生产建设,制定科学的施肥用药方案,引导广大种植户积极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以保证蔬菜产品的品质;积极进行绿色蔬菜食品产地创建,制定蔬菜地方技术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蔬菜产品;政府职能部门建立镇、村两级蔬菜产品快检检测系统,严控蔬菜产品农药超标。
政府职能部门积极扶持龙头企业延长蔬菜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自身和农民的经济收入。
抓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是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举措。政府部门出台政策支持农业企业通过创新推动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和品牌创建,打造品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
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和金融部门的支持。政府职能部门应积极成为农业企业与金融部门之间的桥梁。通过政府的引导,两者相互沟通,加强合作。企业自身应加强管理,稳妥经营,以实际行动赢得金融部门的信任,政府的扶持和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是解决发展资金不足这一瓶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