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玲玲,赵 洋*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庆 400060)
随着临床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血液采集、供给、存放规范化发展,输血治疗成为临床上抢救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与此同时,输血治疗期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等不良反应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本次研究分析了输血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和相关危险因素采用针对性护理的应用效果,先报道如下。
选择本院2018年01月~2020年01月的行输血治疗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10例,男62例,女48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8.62±7.36岁),观察组(110例,男59例,女51例,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47.71±7.75岁)。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护理,输血治疗前询问患者年龄、疾病史、过敏史、原发性血液病情况,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合理选择输血治疗的输血量、输血类型,并控制发血至输血间隔时间,提高输血治疗质量。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命体征,一旦发生不良反应情况,须立即停止输血治疗。若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结束后24 h内,出现皮肤潮红、瘙痒、呼吸困难、胸闷、血管神经性水肿情况则判定患者出现输血治疗过敏症状;若患者在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2 h内体温升高>1℃,且发热症状与原发疾病无关,则判定患者出现输血治疗发热症状,并按照规范填写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
收集分析两组患者输血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和风险因素情况。
将数据纳入SPSS 21.0软件中分析,输血治疗不良反应情况采用x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n=110),过敏反应19例,发热反应14例,共33例,占比30.00%;观察组(n=110),过敏反应4例,发热反应3例,共7例,占比6.36%;(x2=20.656,P=0.001),经组间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比较价值。
通过分析显示,有输血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患者,有过敏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过敏史患者,有原发性血液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原发性血液病患者,且冷沉淀类输血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类、红细胞血小板类。
输血治疗在临床上治疗操作规范不断改进,有效降低输血治疗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研究发现,输血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患者机体情况和输血类型密不可分,因此在患者输血治疗期间需提供有效护理措施,降低不良反应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输血治疗危险因素包括既往输血史、过敏史、原发性血液病、输血类型,其中有输血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输血史患者,有过敏史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过敏史患者,有原发性血液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原发性血液病患者,且冷沉淀类输血类型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浆类、红细胞血小板类。说明输血治疗与患者机体情况、输血类型有紧密的联系[3-4]。并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对输血患者治疗期间提供针对性护理措施,即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基本情况分析,选择合理的输血类型和输血剂量[5-7],观察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临床症状和不良反应情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综上所述,针对输血治疗患者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过敏、发热,临床准确了解患者危险因素情况,选择合理的输血类型[8-11],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治疗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