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中医内科治疗体会

2020-12-14 12:01:0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治则阻络内科

余 芳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中医院,贵州 安顺 561100)

高血压是当今较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也是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且发病率迅猛递增,并呈年轻化趋势。当前,许多治疗高血压的西药虽然疗效快,降压效果好,但是副作用较大,高血压患者长期服用后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中药内科治疗法药效作用缓和,能够平稳降压,副作用较小,避免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92例高血压患者,男性54例,女性38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27±10.69)岁,病程1.5~13年,平均病程(7.03±3.16)年,大多数患者心电图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上述患者以座位测量右手臂血压时,舒张压≥96mmHg,亦或是收缩压≥157mmHg,且伴有头晕目眩等症状。其中肝肾阴虚26例、阳虚21例、肝阳上亢17例、瘀血阻络19例、痰湿中阻9例。

1.2 方法

本次探讨体会采用辩证治疗法,所有患者均以1月为1个疗程,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 肝肾阴虚

症状:患者血压升高后出现耳鸣健忘、咽干口燥、视物昏花、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脉弦细。需服用六味地黄丸:泽泻10g;山茱萸、牡丹皮各15g;山药、熟地黄、茯苓各20g。

1.2.2 阳虚

症状:患者血压升高后出现五心烦热、少气懒言、夜间多尿、口干咽燥、神疲乏力脉沉弦细。需服用金匮肾气丸:附子、橘红各5g;牡丹皮、泽泻各10g;生地黄、山茱萸、附子、怀牛膝、勾藤、桑寄生、炒枣仁各15g;山药、石菖蒲各20g[1]。

1.2.3 肝阳上亢

症状:患者血压升高后出现眩晕、失眠多梦、急躁易怒、舌质红、面红目赤等。需服用龙胆泻肝丸:泽泻、车前子、栀子各10g;当归、黄芩、柴胡各15g,生地黄20g等。

1.2.4 瘀血阻络

症状:患者血压升高后出现头痛、胸闷不适、脉沉、痛如针刺,舌质有瘀斑。需用服用丹参饮:檀香6g;砂仁、、牛膝15g;丹参20g。

1.2.5 痰湿中阻

症状:患者血压升高后出现:头胀如蒙、身重体困、体形肥胖、边有齿痕、苔白腻等症状。需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橘红5g;天麻、半夏、甘草各10g;白术、茯苓各20g[2]。

1.3 临床观察指标

定时测量患者血压数值。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疗效

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92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58例(63.04%),有效30例(32.61%),无效4例(4.35%),总有效率为95.65%。

2.2 高血压中医内科治疗分类、症状与治则

分类:肝肾阴虚。症状:双目干涩、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尿黄便干、脉弦细数等。治则:滋肝补肾。

分类:阳虚。症状:四肢冷寒、腰膝酸软、心悸气短、便溏纳差、舌淡红等。治则:补肾壮阳。

分类:肝阳上亢。症状:急躁易怒、头昏脑胀、失眠多梦、目胀耳鸣、面红目赤等。治则:清肝泻火

分类:瘀血阻络。症状:唇色青紫、精神不振、健忘、眩晕、有紫斑点等。治则:活血化瘀。

分类:痰湿中阻。症状:肢体麻木、便溏不爽、头晕头重、胸脘满闷、舌淡红。治则:利湿健脾化痰。

3 讨 论

高血压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倘若患者血压长期居高不下,就会引发心、脑、肾脏等器官发生病变,甚至诱发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高血压最为重要的危害就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紊乱心、脑、肾器官功能。为此,患者应积极治疗高血压,减少心血管死亡率以及患病残率。中药辩证法治疗高血压,能够根据患者自身体质情况,以患者气血理论为诊治依据,寻找患者出现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掌握变化规律,转变浊邪之气与正气之间的关系,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高血压属于长期持久性的工作,医生在为患者进行诊治时,要加大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力度,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并依照患者高血压数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予以配药[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92例高血压患者中显效58例(63.04%),有效30例(32.61%),无效4例(4.35%),总有效率为95.65%。

综上所述,随着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已经初见成效,并在大量的临床实验研究中不断摸索出更多治疗高血压的方药。今后,本人还要在不断的摸索探究中提升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水平,学习最为先进的理论认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使其在实践工作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让中医内科治疗高血压充分发挥最大作用。

猜你喜欢
治则阻络内科
超早期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经活血化瘀法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基层中医药(2022年5期)2022-10-24 01:27:12
“培土生金”治则的临证经验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5:04
孔伯华治疗眩晕用药与治则的数据研究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分析
通心络胶囊在气虚痰瘀阻络型中风早期应用研究
陕西中医(2018年6期)2018-08-29 00:43:14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小儿湿疹的中医临床治则探微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PBL与CTM在中医内科教学中联合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