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园园,唐 倩,吉 青
(新乐市医院儿科,河北 新乐 050700)
儿童哮喘在儿科临床中极为常见,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该病的发生以气道高反应性为最主要临床特征,若患儿得不到及时治疗就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生命健康[1]。本文对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中度儿童哮喘的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现报道如下。
时间限定为2018年9月到2019年9月,将此期间的114例重度哮喘患儿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利用excel表格将其等分,各57例。研究组基本资料中,男、女患儿分别为32例、25例,年龄范围在6个月至8岁之间,平均年龄(3.78±0.42)岁;对照组基本资料中,男、女患儿分别为31例、26例,年龄范围在7个月至8岁之间,平均年龄(3.75±0.44)岁。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可进行对比。
两组所用药物相同,在常规止咳平喘治疗基础上予以药物吸入治疗,将2.5mg硫酸沙丁胺醇(国药准字J20110040,生产企业:Glaxo Wellcome S.A.(西班牙)(葛兰素史克制药(苏州)有限公司分装))、1mg布地奈德混悬液(注册证号H20140475,生产企业:AstraZeneca Pty Ltd)混入2ml 0.9%氯化钠溶液。对照组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研究组患儿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
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其中包括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对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按照结果将其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3.94±0.93)d、(3.55±0.98)d、(6.02±1.27)d;对照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分别为(5.32±1.36)d、(4.16±1.27)d、(7.35±1.56)d,组间差异明显(P<0.05)。
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55/57),参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72%(50/57),数据差异明显(P<0.05)。
儿童哮喘是儿科常见慢性病症,发病率高,对患儿生命健康造成较大威胁,临床常采用硫酸沙丁胺醇、布地奈德混悬液等药物治疗,在抗炎同时舒张呼吸道平滑肌,有效改善患儿哮喘病症[2]。两种药物给药方式均以吸入为主,经雾化器将药液分散后可直接被患儿吸入肺部,药物有效性提升,可在更短时间内将患儿病情控制。有研究表明,不同药物吸入方法对于儿童哮喘治疗效果有不同影响,与超声雾化吸入治疗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在缓解患儿临床病症上有积极意义,治疗效果较佳[3]。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对参照组患儿实施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研究组患儿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相关临床数据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咳嗽消失时间、气喘消失时间以及哮鸣音消失时间均与参照组相比更为理想,组间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4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2%(P<0.05)。
综上所述,对中度哮喘患儿实施氧驱动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病症,提升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