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空间表达与当代意识
——论夏立君的《时间会说话》

2020-12-14 12:02
百家评论 2020年3期
关键词:散文精神

内容提要:《时间会说话》是夏立君继《时间的压力》之后出版的又一部散文力作。一方面,“时间”以及“时间话语”依然是其最为核心的主题向度。无论深描“时间”在童年或在故乡时的生命形态,解读“时间”在大历史长河中的种种存在之谜,还是借“游记”这一外壳侧重表达有关“时间”的形而上式“天问”,都可看出夏立君及其散文在当代散文史上的非凡姿态。另一方面,他在修辞策略上对“时间主题”做了艺术转化,即将时间的“直接呈示”转化为时间的“空间表达”;而无论怎样表达,表达什么,却又都不脱离当代性视野。即,他将“刘家庄时间”、“长河时间”、“喀什时间”重叠或并置于当下,并在当代意识的烛照下,展开对乡愁、生命、历史、古人的再度书写。这种书写不仅直接表达一己所想、所念、所思、所忆,也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夏立君以其大文化散文创作,不仅在继李存葆、赵德发之后成为当代沂蒙文学的又一领军人物,也是在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间涌现出的少数几位在当代散文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作家之一。

人类从未放弃过对于时间的体悟与描述,但若要给“时间”下一个准确定义或者说对其外延与内涵做个准确界定,大概是一个具有相当难度且永远也没法完结的课题。与物理领域内的把握与界定不同,文学(作家)与时间的关系却是具体的、形象的、可把握的:从孔子的“逝者如斯夫”到庄子“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从鲁迅的“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到朱自清的“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再到夏立君的“时间的压力”、“时间之箭”、“时间会说话”,都可看出,他们的“时间”已非历时的、一维的、不可逆的,而是共时的、多维的、可折叠的。作家们改变了“时间”的物理属性,故可以自由出入任何“时间单元”。夏立君也是这样一位自由出入于“时间单元”并以“时间”为伴侣、为攀谈者、为灵感来源、为灵魂归宿的文化探寻者、精神建构者、散文书写者。或者说,对夏立君而言,时间作为一个历史、美学与精神的符码,构成了他及其文学实践的源头性的、统摄性的存在。这部《时间会说话》亦然。“时间”以及“时间话语”是其最为核心的主题向度。在这部文集中,他在修辞策略上对“时间主题”做了艺术转化,即将时间的“直接呈示”转化为时间的“空间表达”;而无论怎样表达,表达什么,却又都不脱离当代性视野。即,他将“刘家庄时间”、“长河时间”、“喀什时间”重叠或并置于当下,并在当代意识的烛照下,展开对乡愁、生命、历史、古人的再度书写。这种书写不仅直接表达一己所想、所念、所思、所忆,也对当代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第一辑描绘“时间”在童年或在故乡时的生命形态,也可称为夏立君的“刘家庄时间”。这十一篇文章可看作是他献祭给刘家庄的十一份灵魂告白书。刘家庄之于夏立君,既是贫困、饥饿、凄凉、封闭的地理坐标,也是温馨、温暖、梦想、自由的精神之源。然而,对青少年时期的夏立君而言,以刘家庄为核心圈,向外辐射沂南(县城)、沂河、沂蒙,乃至百里外的海边,已构成其彼时“精神版图”的最大范围了。在这种时间和版图里,所亲与所念之人无非是娘、爷、傻子二舅、若干邻里,所做与所为无非是割猪草、打新豆、斗蟋蟀、看月亮,所见与所触无非是老宅、坟茔、黄鼠狼、大月亮。这是农业文明或曰乡土中国驻足刘家庄时所映现出的日常风景。乡土人事、地理、风物、风俗内化为主体审美因子,即或是对彼时河川印象的细致描摹(《生命中的河流》),或是对生灵世界和儿童世界的趣味书写(《蟋蟀入我床》、《一粒大豆的喜剧》),或是对亲人的赤诚怀念(《傻子二舅》、《你是我的爷》、《娘用她的影子》),或是对民间节日及其光影的直接讲述(《门神门神扛大刀》),或是对青少年幼稚情感的真诚表达(《生命的初衷》、《从童年出发》)。这些故时“风景”一经作者悉心打理、审美转化或修饰后,便会凝结并生成一种叫做“乡愁”的时间沉淀物。它让包括夏立君在内的所有“乡土之子”们念兹在兹且每每触及便会寸断肝肠。可是,夏立君的“刘家庄时间”早已伴随乡土社会或曰乡土文明的衰竭而消隐于历史深处,刘家庄与他已彼此形同陌路,互不接纳。这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精神悖论:身在城市,但不愿也不想皈依;心在故乡,想回但不能也无法回去。如此以来,故乡被悬置,身心被分离,漂泊成宿命。“我是一条丧家的乏味的连故乡尾巴也拽不住的从老农民老爹老娘那里跑出来的在城市缝隙里靠腐朽市井气味活命的即使被拔光了毛也不肯回老家的流浪狗。”(第72 页)夏立君以挽歌笔触所自绘的“流浪狗”形象又岂他一人的自况?正是这种“逃离→出走→回归→再出走”式游走状态,让夏立君们永远也找不到安放灵魂的那个家园。家园何在?现实的刘家庄已不再、也不能接纳他,可堪安慰的大概也就只有记忆中的刘家庄了。那里有生他养他教他如何做人处事的爹娘和曾经相濡以沫的族亲,那里有他被贫穷逼出来的想作为一名乞丐游走四方的少年梦,那里有夜间闯入床下陪他入梦的一只蟋蟀所弹奏出的悦耳的曲调,那里有和乞丐的日常相比也好不了多少的普遍的乡间贫穷,那里有像二舅这种乡村边缘人物生活的无奈和孤独,那里有像爷娘那样的真纯而朴野的人性和坚韧而随便的生死……这一切一旦在夏立君笔下呈现出来,便演变一种有关情感的艺术,其情切切,其意绵绵。这类作品只能出自至性至情之人笔下。其中,《你是我的爷》、《娘用她的影子》、《傻子二舅》更是用情之作,其调,一如袁枚的《祭妹文》,读之,让人动容。

第二辑集中解读在大历史长河中的“时间”——可称之为夏立君的“长河时间”——与古人的关联以及由此而生成的“时空之谜”。在此,他将“时间单元”放置于三千年华夏文明的“时间轴”上,并以每一单元内有代表性的若干古人为解读对象,既而试图揭示中华文明演进之本相或本质。据笔者所知,这是夏立君的一个大系列,并不独这几篇,其非同凡响处主要表现在:其一,他将“历史”切割成若干个“时间单元”,既而以己之诚、之力进出其中,并以“同情的理解”方式,回到并还原历史现场,发现并重绘不同“时间”背景下司马迁、李白、陶渊明、曹操、夏完淳、李陵等“人之子”或“伟丈夫”们的精神肖像和心灵图谱。而针对每一位文人的解读,他都详述其身心遭际、为人与为文情况,论析其精神样态、思想状况,品评其诗文的艺术特征、美学格调,特别是从根上解析其与几千年皇权制度的内在关系,也即进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地带,从而窥见到中国几千年文明史、思想史、制度史、精神史链条上的亮点与黑点。其二,这些非凡识见都极具现代意识。这些作品所描写的几个人物都不同程度地深陷绝望,比如屈原和夏完淳对故国现实的绝望,李白对功名仕途的绝望,司马迁对身体的绝望,但他们都无一不反抗这种绝望。夏立君以其深刻的思想力和体悟力写活了他们由“绝望”到“反抗绝望”的过程。很显然,这是鲁迅的精神传统。鲁迅对民族劣根性,特别是对专制与奴性的揭批,对“立人”思想的倡导,以及对“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的表达,与夏立君对古人人格、人性、人品的发现与开掘,对“婢妾心理”“皇权意识”“丛林法则”等文化糟粕的不遗余力的揭示与批判(《一场关于无耻的比赛》表现得尤为突出),以及对被描写对象绝望境地与意识的充分体悟与展现,都是一脉相承的。不妨说,夏立君也接续了鲁迅的某些精神传统,在对这一主题的认识与表达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可贵探索。其三,除鲁迅传统外,对存在、孤独、虚无、虚妄等人类困境的探索与表达,亦有突出表现。无论有关屈原代表了某种人类困境类型的概括、有关“诗人是个怀乡团”和“人类是个怀乡团”的体悟、有关陶渊明“主动孤独”特质、有关司马迁受辱心理和夏完淳崇高义举的分析、有关曹操生死观和李陵蒙羞心态的阐释,还是贯穿于诸篇中有关时间和空间哲思体验的深度表达,都充分显示了其在写作中所一以贯之的现代意识。与其说作者发现了古人身上的这些现代品质,还不如说,古人与今人在这场跨越千载的隔空对话中,彼此因人性相惜、灵魂相通而相遇,既而在人类共性问题上发生强烈共鸣。古人精神或传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一次次转化中不断复活、流传、增值。其四,体现了作者文格与人格的高度统一,以及积极介入当下文化建设的抱负。他能从屈原、李白的生命遭际与诗文实践中揭示其自始至终所未曾摆脱的“婢妾心态”,他能感悟到曹操身上的幽灵气以及参透其深隐于“六气”背后的儒家人格,他能从陶渊明一次次入仕、逃逸、归隐中离析出其内心的焦虑、痛苦、恐惧或虚无,他能从对李斯的思想体系与实践结果中看到帝国制度与文化的“强大的嗜血惯性”,看到专制文化中那令人颤抖、窒息的文化黑点,看到他们著书立说目的的一维性(即目标读者只有一位:帝王)……这都显示了作者在知识结构、主体思维(独立品格、理性思辨、批判精神)和美学素养方面的健全性。他引领我们读懂了中国文人、文学与权力的关系,触摸或把握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内部的秘密以及与之所以往复循环一再克隆的真相(制度真相、皇权真相)。屈原的悲剧、陶渊明的压抑、李白的苦闷、曹操的不敢称帝、李斯之困,都可从中得出合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其他较为宏大的文化命题—诸如儒、释、道之间既互斥又互依,其实质如何?理性批判精神为何如此孱弱、缺席,且不指向皇权制度、皇权思想本身?“婢妾心理”与愚忠思想为何如此根深蒂固、坚不可摧?从传统社会、传统文明中可否衍生出一个现代文明、现代社会来—亦可借助他的读解,进一步展开讨论。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他的历史观始终是向外的,即通过对历史、历史人物的叩问(追根溯源),驱除积垢,反省自身,积蓄力量,为时代寻找继续前进的文化力量。最后,他从历史的、美学的角度解读古人及其文本的方式与方法,追求深度与难度、触及本质与真相的文学写作,以及融历史、现实与哲思于一体的修辞实践,亦都为当代散文创作作了很好的示范。总之,从整体上来看,这组文章以其不俗的识见、大气的格调、恢弘的架构与大文体实践而在当下散文创作中高标独异。

第三辑中的文章集孤旅、寻古与抒怀于一体,表面上看类似游记散文,但不同在于,他不过是借了“游记”这一外壳,而侧重表达的依然是有关“时间”的“天问”。也就是说,他是在精神纬度上拓展书写视界和文化内涵,而非单纯外在的风俗、风物、风情和风景。而在策略上,他将“时间”置于“西部”这一宏大空间中,即以喀什为中心,旁及西安、兰州、敦煌等地,从而构建起了他在西部的时空体,以探寻或追问时间与西部地理或时间与西部人文的内在关联以及其在当下的存在之谜。无论《那拉提》中的对那拉提之美的折服,《根》与《大树》中对胡杨、国槐、银杏等树木生命力的礼赞,还是《怀沙》中对沙漠状貌、成因、生灵以及独旅体验的书写,都须臾不离时间话题;无论在《大地卜辞》中对“雪泥鸿爪”、“惊鸿一瞥”、“胡搅蛮缠”、老子与函谷关等典故的记述,与敦煌飞天、楼兰美女的隔空对视后的现代性怀想,还是在《我的丝路》中对始皇陵、长城窟、月牙泉、慕士塔格等地理人文景观的内在体悟,也都把“自我”投放于时间的长河中,侧重从时间维度上表达当代文人的审美与认知;无论在《读边塞诗》中对乐府诗歌《陇头歌词》和王之涣《凉州词》从人文地理学角度所做出的读解,在《绿洲深处》中记述绿洲主人老祝的生平遭际,在《在世纪的末日》中讲述自己在喀什东湖边目送二十世纪最后一轮太阳的生命体验,还是在《手握冷兵器的微笑》中对兵马俑“微笑”之真意的独到解读(“刚强的顺从”、“坚定的卑微”),也都未脱离开时间或时间(历史)哲学的直接统摄。但不论做何种解读,西部地理或西部人文之于夏立君不过是一种“镜像”,他以此反观“自我”在大自然和历史中的映像(由“现实之我”转化而来的“精神之我”),审视自我与时间相处时的生命意义。西部、孤旅、生命、时间,四位一体,将“西部散文”写作的题材特征和审美特质以及当代文人精神之旅的广度与深度展现得淋漓尽致。

李白的远游情结和文人气质、李贽的“童心说”对夏立君及其散文创作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影响于夏立君——他自小即喜李白及其诗歌,此后一生中对李白人格与诗文的读解也用力最勤、最多、最显功力——就意味着他对精神故乡的不停息找寻或拓展,即“作家或诗人,既应是一个不断革新自我的人,也应是一个不失童心并努力拓展其精神故乡与地理故乡的人。”(《自序:说与不说》);后者影响于夏立君也即诱导其将“修辞立其诚”践行到底,并把“赤子之心”、“自然无伪”作为散文创作的主导审美图式,这就昭示着一个拥有健全主体人格的散文家的诞生。其实,散文是无需也不能伪装且最不易写好的文体,因为相比于其它文类,散文与作家本人的人格、胸襟、涵养更有着直接的关联性。或者说,语言、结构、修辞、意象等文本形式层面的探索与实践固然重要,但远比这更重要的还在于其在精神纬度上的探索与营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觉得,《时间会说话》是继《时间的压力》之后又一部探索时间与历史本质,表达自我意识和生命情怀的力作。另外,夏立君的大文化散文创作一直以来都以其“正面强攻”所生成的不俗识见、对话效果和大文体实践而著称。而《时间会说话》第一、第三辑中的文章却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写作的另外两幅笔墨:有节制的表情达意(乡土书写)与不乏轻柔质地的絮语或独语(孤旅记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后两种笔墨也同样值得我们期待。

猜你喜欢
散文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散文两篇
散文两章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精品奖(30名)
2021年《俪人·西部散文选刊》评论奖(10名)
精神灿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生与死的尊严(散文)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