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祥
(北京农学院兽医学(中医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畜牧兽医学会中兽医学分会,中国兽药协会中兽药推进委员会,北京100000)
1.1 是从源头上保障畜禽产品安全的需要
1.1.1 西兽药不能保障畜禽产品安全
西医药学的基本理论: 细胞是构成动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致病因子导致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消除致病因子和调控疾病细胞的功能使之恢复正常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措施。
由于病原与细胞间、 疾病细胞与正常细胞间在分子层面上存在高度的同质性, 故直接抑杀病原的药物、 调控疾病细胞功能的药物均存在广泛的、严重的毒副作用,在食品动物使用极易造成药物残留。
1.1.2 中兽药能保障畜禽产品安全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学著作,其首语为“……不用毒药,唯先立针经”,即用于治病的药物都有毒副作用, 要确保其既能治病又无毒副作用, 首先必须阐明针灸的机理。 为确保安全性,建立了如下中药形成的途经:
药材部位选择;
药材的炮制;
赋予了药材的性味;
赋予了药材的归属经络;
建立了中药方剂; 总结了不能合用的十九畏十八反。
严格区分了外用法和内服法;
建立了辨证施治的系统方法。
总体而言, 中兽医药学就是一门确保药物安全性的科学。
1.1.3 中兽医药在现代科学理论上是确保药物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1.1.3.1 现代(兽)医药学的基本理论:
细胞是构成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致病因子造成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异常是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消除致病因子或调控异常细胞使之功能正常是治疗疾病的基本措施。
1.1.3.2 现代(兽)医药学理论的缺陷:
将高等生命体等同于低等生物, 忽视了高等生命存在着一套维持细胞环境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Maintaining Cellar Environment SMCE),更忽视了SMCE 在生理、 病理和医学的作用。 理由是:如果我们承认高等生命体存在SMCE 的话,则其发在疾病的首要原因应是致病因子损伤了SMCE ,而调控、保护SMCE 使之更好地维持细胞的环境在理论上也能作为治疗疾病的基本措施。
1.1.3.3 我们的研究已初步证实: 中兽医药学是一门通过改善和调控SMCE 实现防治疾病目的的科学。
1.2 是保障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1.2.1 西兽医药已阻碍了养殖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养殖业长期、 大量使用抗生素的危害: 极易诱生耐药菌导致抗生素失效,危及现代医疗体系;极易造成土壤微生态破坏,危及种植业。
长期、广泛使用疫苗危害:极易造成“老病不断、新病频发”局面。 原因在于病毒感染后是寄生在细胞内的,而机体内许多细胞是不更替的,故一旦给带毒动物进行了免疫,就等于保存了该病毒。 对RNA 类病毒而言, 还极易造成重组产生新的病毒。 一定要警惕不法疫苗厂商人为传播传染病。
1.2.2 当前应对抗生素限用、禁用的措施:
严格的环境消毒;
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抗菌肽的使用;
天然或植物杀菌药物的使用;
细菌疫苖的使用;
中兽药的使用。
可以肯定: 现有措施除中兽药外都存在问题。
1.2.3 中兽药能替代饲料中的抗生素达到抗菌促生长的原理
优点:不产生耐药菌、无药物残留。 机理: 通过抑制细菌毒素的活力, 进而发挥嗜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功能。
1.2.4.1 净化捕杀
但全面实施不符合国情, 只能在种畜禽场应用。
1.2.4.2 抗病毒药物的开发
抗病毒化药在食品动物属禁用药物。
由于利用中药防治食品动物的疾病在我国已积累数千年的经验, 利用中兽药防治的食品动物病毒病是一条捷径, 故解决现今局面的最主要的途经是加强抗病毒中兽药的应用。
1.2.5 中药净化病毒病的现代机理
1.2.5.1 激活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干扰素, 通过干扰素诱导感染病毒的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 进而清除感染的病毒。
干扰素诱导感染病毒的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已有很多报道, 但因干扰素具有强力的、 广泛的毒副作用,具膜通透能力很弱,故在医学界多用于病毒感染病人的抢救药物。鉴此, 我们设计了利用中药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干扰素试验,结果表明, 抗病毒中药方剂具有极显著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干扰素的能力。
作为医院精细化管理的核心与抓手,越来越多的医院通过目标管理,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估体系,提高医院管理效率与运行效率。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黄芩苷、连翘内酯等多个能诱导微血管内皮细胞产生干扰素的中药成分。
1.2.5.2 调动微血管内皮细胞激活淋巴细胞功能清除组织液中的病毒
我们利用微血管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共培养系统研究发现:
致病病毒损伤内皮后, 虽有大量T 淋巴细胞穿越内皮细胞层,但这些T 淋巴细胞不产生细胞毒;
利用弱毒处理内皮后,穿越内皮后的T 淋巴细胞可使弱毒变性失活;
用抗病毒中药方剂的水煎剂处理致病病毒损伤的内皮细胞, 穿越内皮后的T 淋巴细胞呈现与弱病毒处理一样的功能, 可致病毒变性失活。
1.3 是提高动物免疫功能的需要
1.3.1 动物细胞的培养还依赖于动物血清, 培养十多代后都呈肿瘤化, 表明目前对细胞所需营养和环境还没有完全清楚,无疑,利用该类细胞作研究,其结果颇受质疑。
1.3.2 尽管动物所需营养已了解很多,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动物生长发育所需, 导致依赖配合饲料饲养的动物普遍处于亚健康水平。
1.3.3 我们的研究表明: 中药中的多糖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主要物质。
1.3.4 多糖提高免疫功能的机制是: 确保了微血管内皮细胞腔面的糖链的厚度,进而增强其识别抗原、捕捉抗原、 激活其他免疫细胞的功能。
1.4 是开发功能性畜产品、风味畜产品的需要
1.5 是治疗致病因子复杂疾病、致病因子不明疾病的需要
1.6 是治疗突发疫病的需要
新冠肺炎、 非洲猪瘟、 鸡腺胃炎、高致病性蓝耳病。
2.1.1 允许生产的中兽药数量:344 个。
已列入兽药典的中药方剂:共232 个。
近14 年农业农村部批准的中兽药: 共112 个。
2.1.2 允许生产的中兽药涉及的靶动物
2.1.3 允许生产中兽药功能主治状况
2.2.1 黄芪多糖可溶性粉
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疫苗的抗体效价, 减少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2018 年国内销售额2 亿7 千万元人民币, 国外销售额560 万美元。
2.2.2 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
2.2.3 扶正解毒散
功能:扶正祛邪,清热解毒。 主治:提高疫苖免疫效果;抑制病毒增殖;促进食欲;促生长等。 2017 年年销售额约1 亿7 千万人民币。
2.2.4 荆防败毒散
功能: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风寒湿表证。2017 年年销售额约1 亿5 千万人民币。
2.2.5 清瘟败毒散
功能:泻火解毒,凉血。 主治:温热病。 2017 年年销售额约1 亿3 千万人民币。
2.2.6 白头翁散及口服液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湿热泄泻,下痢脓血。
2017 年年销售额1 亿1 千万元人民币。
3.1 现代疾病的中兽医证候不明确,制约了中兽药的研发和应用。
3.2 临床中兽医人才的缺乏制约了中兽药的广泛、正确使用。
3.3 中兽药生产企业中兽医人才缺乏制约了中兽药的推广和品质的提高。
3.4 中兽药的机理不明确严重制约了有效成分的确定、 中兽药质量标准的控制、疗效的稳定和提高、
种植中草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