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护理研究进展

2020-12-14 05:38:14田永梅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6期
关键词:康复训练膝关节康复

田永梅

(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 泰州 225400)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较为常用的临床治疗方式,其主要将人工制造的关节部件安置到患者的损坏关节处,成为一种有效的替代品,这是一种帮助患者进行关节功能重建的手术治疗方式。伴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渐发展,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使用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其治疗的疾病较为多样,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的治疗,对膝关节功能予以有效改善,对其中的畸形问题予以矫正,对患者的疼痛程度予以缓解。但其中对患者的预后效果产生关键性作用的是护理技术的质量,通过优质护理的实施对患者的康复进程予以提速。

1 关于常规护理分析

1.1 关于病情可观察分析

手术结束之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予以及时监测,主要包括患者的意识、呼吸以及脉搏、血压、题文等,对患者监测的频率为0.5 h/次,在患者的各项体征趋于平稳之后,更改时间为1 h/次,对患者监测工作截止到次日凌晨[1]。针对一些呼吸较为困难的患者对其进行持续鼻导管吸入氧气,频率为3 L/分钟。对患者的感觉以及活动情况进行观察,患者存在患肢足背动脉搏动的状况,或者是其他异常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

1.2 关于基础护理分析

手术后,患者的主要活动范围受限,自理能力存在弊端,因此,基于这一情况,要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干预,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以此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能力,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患者的饮食要根据其实际的恢复情况予以制定,具有针对性,并且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禁止食物的摄入,可以摄入水分,之后根据患者的病情缓解情况,判定患者无腹胀现象的出现,可以对患者摄入流食,之后逐渐过渡到食物的正常摄入,引导患者建立规范化的饮食习惯,积极摄入高蛋白饮食,切忌辛辣,食用清淡饮食,患者不可摄入易产生气体的饮食,例如牛奶、糖类等。患者可以多摄入水分,防止出现便秘的情况,对伤口的愈合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一些老年患者,其术后进食的能力较差,可以适当的予以静脉营养支持,对其脂肪乳以及氨基酸等物质予以补充。针对不同疾病的患者的给予不同的饮食支持,例如其中伴随糖尿病的患者,要对其使用优质蛋白,或者说是补充葡萄糖液。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引导患者保持清洁,注意皮肤管理,定时为患者进行叩背以及翻身,防止患者出现压疮。对患者的深呼吸训练予以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咳嗽或者是咳痰,保持患者呼吸畅通,防止其出现肺部感染情况。患者要时刻保持尿路通畅,必要情况下,要为患者留置尿管,防止患者的泌尿系统感染,降低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率。

1.3 关于疼痛护理分析

患者在手术之后,疼痛状态是十分常见的,术后患者的切口愈合状态会对其生命体征予以影响,并且对患者的饮食以及休息质量等多个方面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因此,对患者的疼痛因素予以及时确定,对疼痛的性质进行观察,采取合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有效镇痛是十分重要的[2]。患者在处于极度疼痛的状态下,要采取三级镇痛的标准对患者进行止痛,予以口服摄入,肌注,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静脉止痛,在镇痛泵中输入芬太尼,对其持续使用38小时。这种方法对患者的镇痛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将患者用药的反应予以准确记录,提高患者的用药舒适度。

1.4 关于心理护理分析

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中,其关节功能丧失,疼痛增加,自理能力弱化,导致患者的情绪逐渐不稳定,患者在这种情况下,对手术的治疗效果存在较高的期望值,但又惧怕达不到理想效果,在手术结束之后产生更加严重的并发症,因此,患者的恐惧心理滋生。因此,基于这种情况,护理人员要与患者进行适当的交流,及时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心灵安慰,对患者普及疾病知识以及治疗方法,讲述术后康复的具体过程,引导患者了解康复训练对其产生的积极作用,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等相关积极意义,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其参与到患者的康复训练中,在患者出院之后,可以在家属的帮助下继续康复训练。

1.5 关于患膝护理分析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因此患者在术后早期的康复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现象,对患者的早期功能康复存在不利影响,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患膝护理。在患者手术结束之后,回到病房立即给予患者膝部的间断冷敷,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在持续3天之后,对患者进行间接性的热敷,促进患者静脉回流以及吸收能力的提高,对患者的肿胀现象予以消除,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按摩,主要部位为足部以及大腿,按摩频率为10 min/2小时,对其进行红外线照射,主要为12~13分钟/次,对患者的血液循环予以促进,加快患者的肿胀消除。在手术之后,引导患者保持正确的体位,可以缓解患者的肿胀程度,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患者的主要体位为平卧,避免侧卧的出现,将患者的患肢予以抬高,保持其膝关节呈屈曲位,高度主要为20 cm,将其抬高3天,促进患者的下肢静脉有效回流。

1.6 关于引流管护理分析

在进行手术之后,患者的伤口会开始渗血或者是渗液,因此,会放置引流管予以引流。患者的引流管使用主要为3天,在引流液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可以予以拔除。在患者使用期间,要对其畅通情况予以重视,防止引流管出现堵塞情况[3]。在堵塞出现之后,使用注射器予以抽吸,对其颜色进行观察,及时准确记录,对患者伤口胀痛或者是引流液减少问题予以重视,及时查找原因,进行解除,在对患者进行操作时,要保持无菌状态。

2 总 结

对于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实施膝关节置换术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手术效果予以提高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例如其伤口愈合程度、疼痛水平、康复训练的开展等,都会对患者的手术预期产生影响。因此,对患者术后进行有效的护理,对其病情进行严密的监测,防止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制定科学化以及合理化的康复计划,增强患者的功能性训练,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同时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加快患者膝关节动能恢复进程,患者在减少住院时长的同时,可以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大大提高生活质量,为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康复训练膝关节康复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5:16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特别健康(2018年2期)2018-06-29 06:13:44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运动精品(2017年3期)2018-01-31 01:55:43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国卫生(2014年6期)2014-11-10 02:30:50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