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brave150研究:免疫抑制剂治疗首次取得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成功

2020-12-14 03:57:35刘昊天,钟鉴宏,FINNRS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贝伐阿特索拉非尼

【据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2020年5月报道】题: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在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肝细胞癌中的疗效(作者Finn RS等)

索拉非尼和仑伐替尼是目前晚期肝细胞癌(HCC)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可适当提高患者总生存率,但不良反应较多。PD-1抑制剂、阿特朱单抗(PD-L1抑制剂)以及贝伐单抗在Ⅰb期和Ⅱ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客观缓解率。该研究探索了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对比单药索拉非尼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HCC的疗效和安全性。

该研究为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国际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纳入了2018年3月-2019年1月无法手术切除和/或局部转移的晚期HCC患者,年龄在18岁或以上,HCC符合AASLD诊断标准,既往未接受过针对HCC的系统治疗且有靶病灶(RECIST 1.1标准),且ECOG PS评分为0或1分,肝功能Child-Pugh A级。参与者按照2∶1的比例被随机分配至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组或索拉非尼组;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组接受1200 mg阿特朱单抗和15 mg/kg贝伐单抗(每3周静脉内给药);对照组口服400 mg索拉非尼,2次/d;两组患者用药持续至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反应或无临床获益。主要终点为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次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组相对于索拉非尼组的死亡风险比(HR)为0.58(95%CI:0.42~0.79,P<0.001);1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7.2%和54.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6.8个月和4.3个月(HR=0.59,95%CI:0.47~0.76,P<0.001)。根据RECIST 1.1标准,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组和索拉非尼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7.3%和11.9%(P<0.001);根据肝癌特异性mRECIST 1.1标准,2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33.2%和13.3%(P<0.001)。此外,两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3.6%和55.3%。在不良反应方面,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组和索拉非尼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98.2%和98.7%,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6.5%和55.1%,5级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6%和5.8%;2组分别有49.5%和60.9%的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研究表明,对于无法手术切除的晚期HCC,阿特朱单抗联合贝伐单抗在改善患者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均优于索拉非尼,且两种治疗方案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

摘译自FINN RS, QIN S, IKEDA M, et al. Atezolizumab plus bevacizumab in unresectabl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J]. N Engl J Med, 2020, 382(20): 1894-1905.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肝胆外科 刘昊天 钟鉴宏 报道)

猜你喜欢
贝伐阿特索拉非尼
三角龙贝阿特丽斯
索拉非尼治疗肝移植后肝细胞癌复发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阿特的礼物
贝伐单抗心脏毒性研究进展
癌症进展(2016年8期)2016-08-22 11:22:04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外语学刊(2016年4期)2016-01-23 02:34:21
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肾癌期间引发高血压的分析
滚!
环境与生活(2015年1期)2015-12-16 06:32:00
基于调节性T细胞的甲苯磺酸索拉非尼治疗肝癌的疗效评价
贝伐单抗治疗颅内肿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接受标准方案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采用氟尿嘧啶联合贝伐单抗、单独使用贝伐单抗或不再继续治疗的Ⅲ期非劣性试验(AIO KRK 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