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原晓婷 秦文秀
以好来宝的形式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 秦文秀/摄
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乌兰牧骑始建于1960 年,是包头市北部辽阔草原上第一支乌兰牧骑,同时也是唯一一支少数民族边境旗县的文艺团体。60 年来,达茂旗乌兰牧骑始终秉持着忠诚于党、热爱人民、吃苦耐劳、甘于奉献、团结拼搏、勇于创新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创作、创新”为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在达茂旗1.8 万平方公里的广袤草原上为农牧民群众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弘扬和繁荣民族文化,奉献着青春,积极发挥着“草原红色文艺轻骑兵”的重要作用,用歌声与微笑汇成了达茂草原上最亮丽的风景线。
夏季的达茂草原,莺歌蝶舞,牛羊成群,生机勃勃。接羔保育工作还未结束,又迎来了草原上剪羊毛的繁忙时节。达尔罕苏木阿拉腾图格嘎查额尔登其其格家的200 只羊还没有剪去厚重的羊毛。额尔登其其格发出邀请,周围20多户牧民在这一天赶来她家。牧民们很高兴,因为今天他们还将迎来草原上特殊的客人——达茂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这天清晨,牧民们早早地出发赶到额尔登其其格家开始剪羊毛。九点刚过,载着乌兰牧骑队员们的大巴车从草原的另一头缓缓驶来。额尔登其其格激动地招呼大伙儿歇息,牧民们放下手里的工具走出羊圈,兴致勃勃地围坐在草地上。乌兰牧骑队员们背着服饰乐器走进牧场,熟稔地调试好设备,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拉开场子就开始了演出。激昂的马头琴、悠扬的古筝、动听的蒙古歌曲、豪迈温软的舞蹈瞬间点亮了辽阔的草原。一个小时后,在牧民们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演出落下了帷幕。乌兰牧骑队员们又马不停蹄地换上了便装,和牧民们一起钻进羊圈开始剪羊毛,为羊群脱去厚重的“大衣”。“我从小生活在草原上,乌兰牧骑到来是我们牧民最开心的时候。这些孩子们不仅是艺术家,还是剪羊毛的好手,都是我们牧民的孩子。”额尔登其其格高兴地说。
达茂旗乌兰牧骑每年要下乡演出近100 场次。队员们个个一专多能、身兼数职,不仅能为农牧民献歌献舞,还跟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义务理发、接羔、起羊砖、剪羊毛,给农牧民送去宝贵的精神食粮的同时,还送去了党和政府的贴心关怀。这就是达茂旗乌兰牧骑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洗礼,仍然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发展秘诀。
达茂旗乌兰牧骑正是在长期的下乡巡演过程中,把大草原的辽阔和深情作为成长的摇篮,把大自然的厚重作为艺术的源泉,从人民群众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从民族民间优秀丰厚的文化传统中汲取营养,创作了大量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多年来,他们自编创作《欢乐的达尔罕草原》《剪羊毛》《敖特尔路上》《神奇的白马驹》《探望亲人》《白云的故乡》《百灵声声唱草原》《蒙古铁汉》《玛奈乌兰牧骑》《宣法到基层》《天之文》等舞蹈、好来宝、歌舞剧、呼麦节目800 多个,荣获国家级奖项15 个、自治区奖项191 个。建队60 年来,队员们走遍了达茂旗的山山水水,他们的歌声传遍了达茂草原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用艺术和劳动鼓舞着牧民、陶冶着牧民的情操。
近年来,达茂旗乌兰牧骑开办“红色嫩芽”艺术培训班,每年制定辅导培训计划。2019 年成立“法治乌兰牧骑”“金融乌兰牧骑”等旗帜鲜明的宣传队伍,演出期间义务承担宣讲员的工作。同时,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党的十九大精神、扫黑除恶、精准扶贫等题材的好来宝、歌曲、小品、情景剧、二人台作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传入寻常百姓家,真正实现了“面对面联系群众、实打实服务群众”。
达茂旗乌兰牧骑队员为农牧民群众表演歌舞 秦文秀/摄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队里制定了《达茂旗乌兰牧骑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取消了一切演出活动,安排队员们一边在包联小区值班值守,一边全面做好“网上乌兰牧骑”。“为了响应自治区乌兰牧骑号召,也为了丰富达茂老百姓的文化生活,更为了鼓励老百姓团结起来,共同抗击疫情,我们从1月29日开始,号召达茂旗乌兰牧骑红色轻骑兵们单兵作战,在家里搞创作,分批次进录音棚录制,再通过达茂旗‘英雄达茂’微信公众号、‘云上达茂’‘游牧达茂’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网络平台为全旗群众演出。”达茂旗乌兰牧骑队长恩和说道。达茂旗乌兰牧骑队员们集中创作了蒙古语好来宝《大战病毒莽古斯》《驱散病魔共协力》、歌曲《相信》《坚信》和《白衣天使为你祝福》、蒙古语情景剧《防疫在行动》《抗击疫情》等一系列讴歌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人员以及宣传疫情防控的作品,通过形式多样的表演丰富了疫情期间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呼吁全社会共抗疫情、共克时艰。
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人民在哪里,乌兰牧骑的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达茂旗乌兰牧骑在建队60 周年的新起点上,将在传播党的声音、传递文明风尚过程中继续发挥作用,践行“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的使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