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防护林更新方式和更新顺序浅析

2020-12-13 21:27代娜
防护林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林龄林带防护林

代娜

(辽宁省国有彰武县高山台林场, 辽宁 阜新123200)

农田防护林是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护屏障,是防止农田风害的主要措施。农田防护林在农业和农村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农田防护林更新目的和原则

农田防护林作为保护屏障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防护功能,在更新的过程中,要坚持以快速、稳定和持续发挥生态防护效益为目标。

1.1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

由于农田防护林建设的立地条件不一,适宜栽植树种也有所不同。在坚持适地适树的基础上,要以优良的乡土树种为首选,因为这类树种适应当地生长环境,在优胜劣汰中生存下来,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的特点。抗逆性优于外来树种。在外来树种引进中,要着重选择抗风性能强的树种。易风倒和风折的树种即使长势优良也不宜选择。

1.2 长期效益和短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农田防护林更新或优化坚持以生态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杨树、樟子松类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能在一定时间内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同时生态防护功能不减,有一举两得的功效。

1.3 尽量减轻防护林负效应的原则

因农田防护林以防风作用为主,一般选择高大乔木作为主栽树种。但是林带往往设置在农田四周或中间,树荫遮地面积较大,而且根系延伸较长,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威胁,使靠近防护林网的农作物减产,农民有抵触情绪。为了减少农田林网带来的负效应,树种选择时要考虑林带占地少,水平根伸展范围小的针叶树、阔叶树、灌木和经济林树种,阔叶类以小钻杨、旱柳等为主;针叶树以樟子松、油松等为主;灌木树种以沙棘、紫穗槐等为主;经济林以山杏、京桃等为主。

2 更新年龄的确定

2.1 确定依据

防护林采伐的年龄即是更新的年龄。农田防护林何时更新为好,更新年龄如何确定,是农田防护林更新关键,影响着防护效能的发挥。农田防护林经营的主要目的是使防护成熟最大限度地延伸,它是衡量农田防护林效能发挥时间长短的依据。防护成熟是农田防护林经营并使之达到持续利用的基础[1]。更新年龄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防护作用的持续时间,确定在防护成熟龄后的时间越长越好,才能充分发挥农田防护林的生态效能。

2.2 确定时间

农田防护林的更新年龄要依据各种因子综合确定。考虑到各树种不同的生理特性,在不同立地条件下达到防护成熟年限的不同,对此,确定更新年龄应包括树种生长的立地条件、达到的防护成熟及数量成熟等因子。因数量成熟介于防护成熟和终止防护成熟之间,所以,比较合理地确定更新年龄的因子为数量成熟。

3 更新方式

3.1 林带更新方式

林带更新方式通常是以带宽、配置方式、布局、生长状况及防护作用等确定。参照不同树种的成熟年龄及更新年龄来确定采伐与更新改造时间。

3.1.1 半带更新 为了达到农田林网防护效益的连续性和持续性,一般采用半带更新的方式,其特点是保持了林带的网眼结构,防护功能依然存在。半带更新具体方法:一条林带等分为2份,分两次完成整条林带更新。即先伐除整条林带的1/2,配置适宜树种,当新林带生长郁闭并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时,再更新另一个半带。交替更新半带,保证了林带的生态防护功能,达到了林带防护效益的持续性。在进行半带更新时要注意两点:一是安排更新顺序时要将林带的背风面或向阳的一面先更新,将迎风面或背阴的一面后更新。二是田间林带在进行半带更新时,距离应保持在3 m以上,并在其间挖截根沟。

3.1.2 全带更新 全带更新是当前防护林更新时常采用的一种方式,采伐方法是对整个林带一次性皆伐,栽植新的更替树种直至新林带的防护功能形成。全带更新主要在窄林带或乡路的行道树及适用根蘖更新的林带中进行,因为这类林带不适合采用半带更新的方式。由于全带更新到恢复防护效能需要时间长,有的长达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在这段时间内,使林带失去了防护功能,这是全带更新的缺点。全带更新的好处是缓解了林带胁地带来的弊端,促进了更新林带各项林分因子全面生长。

3.1.3 隔带更新 在受风沙风害严重威胁的地区,连续分布的田间窄林带的更新及林相相近的林带更新多采用隔带更新的方式。林带分布的主要特点是相互平行和集中连续。具体更新方法:更新一条林带、保留一条林带,依次进行。更新的一部分林带郁闭成林以后,再更新剩下的一部分林带。其好处是使区域防护功能得以保持和持续,但更新区域的防护范围缩小和防护效果减弱。第一部分林带林龄达到16~20 a以上时才考虑开始隔带更新,更新林带林龄达到10 a以上时再更新剩下部分的林带。

3.1.4 加带更新 当农田林网体系建设不完善时,常常会出现两条林带间距过大,当超过一定距离时(风害区主带间>800 m,风沙区主带间距>400 m),需要在两条林带间增设一条林带,增设的新林带要与两条林带平行。林带宽度设置为10~15 m,树行设置为4~6行,规划增设的时间宜早不宜迟。当新设林带林龄达到10~15 a时,两侧林带林龄达到25~30 a时,可将两侧的林带伐除更新,新设林带发挥防护效能。加带更新的缺点是多占用了部分农田,优点是使缺带少网区域的农田林网建设进一步得到规范和完善。

3.1.5 改带更新 在林网建设空间布局不科学不合理的地区,林带常常设置为方向和位置不合理,表现为林带方向和主风害方向不是垂直状态,偏角达到45°以上,或者林带之间距离有大有小,不是很规范,为了使其达到规范设置,需要调整林带位置,可采取改带更新的方式达到理想效果。所以改带更新适合于林带布设不合理并且需要位移予以纠正,以达到科学合理布局。改带更新林龄需要达到15~20 a,方可进行采伐。

3.1.6 带内更新 由于林带稀疏或者因为部分林木的伐除而出现了林间空隙,在林带行间或局部空隙当中进行带状或块状整地造林,逐步实现林带的全部更新,这种方式即是带内更新。

3.2 林带更新顺序

更新采伐的时间顺序确定是遵循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以防护效益损失减少最低为标准,既要以林带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发挥为主,又要考虑到林带的防护效能发挥情况。

3.2.1 以林龄排序 更新采伐的时间顺序安排要以林龄大小为参照,应先更新林龄大的林带,后更新林龄小的林带。林带中杨树等树种实际林龄大小是确定更新采伐时间顺序的依据。

3.2.2 以主副林带排序 在安排林带更新顺序时,要优先考虑延长主带保留时间,因为主带的防护作用要大于副带的防护作用。在林龄相近的主带和副带都需要更新时,要先更新副带,然后再安排主带更新,使防护效益损失减少到最低。

3.2.3 以更新方式排序 在更新方式选择中,仍要考虑防护效益的连续性。如果林龄相近,以半带更新和全带更新作对比安排顺序,则优先安排半带更新,后安排全带更新。

3.2.4 以网格大小排序 在林分因子相近的条件下,先更新小网格的林带,后更新中、大网格的林带[2]。

3.2.5 以地形条件排序 林龄相近的不同地形条件的林带更新时,优先安排平地林带更新,后安排其他地形的林带更新,最后安排更新具有防减功能的林带。

猜你喜欢
林龄林带防护林
杉木胸径性状遗传参数年龄变化趋势研究
浅谈新疆农田防护林设计及主要树种选择
柳杉半同胞子代测定林树高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杉木半同胞子代胸径变异和大径材家系选择
不同林龄对油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影响研究
闽南沿海木麻黄基干林带下潺槁造林初步研究
打造珍贵彩色林带 建设浙中生态廊道
农田防护林规划的原则和依据基本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