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策略探析

2020-12-13 21:27车晓芳
防护林科技 2020年8期
关键词:三北防护林树种

车晓芳

(凌源市青山生态治理与保护局,辽宁 朝阳 122500)

为改善我国风沙危害严重的西北、华北北部以及东北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1978年,我国开启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工程自实施以来,建设区的森林面积大幅提高,由建设初期的1 560万hm2增加到2017年的2 918.53万hm2,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13.02%。累计营造防风固沙林806.7万hm2,水土保持林及水源涵养林966.2万hm2,三北地区的荒漠化局面得到根本扭转,连续10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出现“双缩减”,建设区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经济实现了稳步增长。但随着工程的推进,早期营造的防护林出现退化现象,而且呈现出点多、面广、量大的特点。因此,需要分析林分退化原因,并提出相应的修复策略,提高林分质量,更好发挥防护功能。

1 退化的主要原因

1.1 生理过熟

林木的生长有其生命周期,都要经历从生长到衰退的过程。三北工程初期营造的防护林,树龄大都超过了30 a,而且初期营造的树种主要是杨树、刺槐等,这些树种的生长周期在30 a左右,目前都已经进入到衰老期。因此,导致防护林出现老化、退化现象,防护功能下降。

1.2 自然环境制约

三北建设区,大多数地区环境都比较差,气候干旱,风沙多,年降水量不足,导致所造林分因缺水出现生长不良,即使一些耐干旱贫瘠的树种,因长期干旱少雨,导致长势不良。由于恶劣环境因素制约,一些树木的生命周期缩短,提前进入退化期。

1.3 科技投入不足

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受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制约,整体防护林营造水平不高。缺乏科学规划,未针对造林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而且造林技术大多采用传统造林方法,导致一些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不高。

1.4 后期抚育管护不足

防护林营造存在重造轻管的现象。造林后,由于后期抚育管护不足,导致林木病虫害发生严重,造成林分质量下降。还存在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现象。

2 应遵循的修复理念

2.1 树立生态福祉理念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三北地区由于生态环境差,森林覆盖率低,而且多为贫困、深度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因此,退化林分修复要结合脱贫攻坚政策实施,让三北地区农民享受修复成果。只有加快退化林分修复,才能构筑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2.2 树立近自然森林理念

通过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理念来更好地经营森林。首先,防护林修复树种要优先选择乡土树种,其次,要多营造混交林。合理地进行封育保护。依靠自然力量修复退化林分。

2.3 树立以水定林理念

受历史发展影响,三北地区大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些区域的年降水量不足,多数地区的年均降水量在200 mm以下,有的地区年平均降水量甚至不足100 mm,这些区域内的林分退化多数与水资源短缺密切相关。因此,防护林修复要综合考虑水资源制约因素,做到以水定林。首先,造林时应用抗旱造林技术。其次,要做到适地适树,综合运用宜乔则乔、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修复模式。在年均降水量不足200 mm的地区,要多应用乔灌混交或以灌木林为主、灌草结合的修复模式[1]。

2.4 树立科学经营理念

防护林经营与以生产木材的森林经营不同,更加注重的是提高森林的防护功能,因此,要加强科学经营。首先,要定期对防护林进行适当间伐、卫生伐等,清除病死木及生长不良的林木,促进林木生长,提高防护功能。其次,当防护林进入过熟期后,要及时进行更新修复。最后,合理利用林地资源,发展新型林业。积极开展林下种植、养殖、森林康养以及森林旅游等,可以挖掘林地潜力,促进当地群众增收。

3 修复策略

3.1 因地制宜

对退化林分修复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退化林分情况,在考虑当地自然条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退化区域及退化类型制定相应的修复措施。首先,不同区域的退化改造。要在确保森林资源增加和防护功能提升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区域的退化林分,合理地进行修复。其次,不同退化类型的修复改造。对生理过熟及枯死的林分要进行更新改造,对郁闭度比较低的林分,要加强补植补造。对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林分退化,加强封山抚育。最后,修复改造要确保林地不流失。

3.2 加强科技投入

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工作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比较系统、比较复杂的工作。因此,修复工作不仅需要统筹规划,科学指导,还需要有先进的林业技术做支撑。首先,要科学利用前期研究实践的修复技术及模式,尤其是在实践中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杨改松模式、乔木改乔灌混交模式、灌木的平茬复壮模式、补植补造模式等成熟的技术,在做好试点技术推广应用的基础上,在更多需要修复的地区展开技术推广。其次,加强对试点区内不同退化类型的修复方式、修复模式的应用及修复指标的研究和总结工作,构建完善的修复指标体系,为后续退化林分修复工作提供指导[2]。

3.3 加强管理工作

加强对退化林分修复工作的管理。首先,进行项目公示。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在更新修复区所在的村及林场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低于5个工作日。公示的内容主要包括修复地点、修复面积及修复方式等,接受社会监督。其次,工程区内的县林业局一把手要总体负责修复项目的开展工作,要与施工单位签订修复合同,明确修复改造的项目、任务及资金等内容。再次,实施项目技术负责制。在进行修复更新前,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作业流程、修复方式及林木采伐要求等。在修复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要先进行现场示范和指导工作,让作业人员掌握技术规范,同时,技术人员要全程跟班作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做好项目检查验收工作。实行县、省及国家三级验收制度,加强督查及责任追究,强化项目管理。修复项目要先进行县级自查,对项目区内的修复地块进行全面自查,并将自查结果上报给省级部门,省级主管部门要根据县级自查结果进行复查,复查的任务量不低于县级自查上报任务的10%,国家级抽查任务量不低于省级上报面积的5%。

3.4 加大资金投入

由于三北地区需要更新修复的退化林分覆盖面广,而且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比较大,更新的树种也不同,因此,不同区域的修复成本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树种,相同的修复模式在不同的区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修复成本。对已修复的部分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总结,杨树的修复成本5 000~15 000元hm-2,刺槐的修复成本6 000~10 000元hm-2,松树的修复成本5 200~10 500元hm-2,灌木类修复成本2 500~7 000元hm-2。财政部对中轻度退化的乔木及灌木的抚育修复、平茬复壮的补助标准3 000元hm-2,对灌木林的平茬复壮补助1 500元hm-2。从实际更新修复来看,国家资金投入远远不足。因此,要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及不同修复模式,做好修复成本的核算工作,尤其是采伐、清理病死木及挖根等环节的费用都要科学地核算在内,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补助标准[3]。同时,要深化改革、机制创新,通过谁造林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非公有制参与更新造林,利用贷款造林、企业参与及群众投入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利用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推动退化林分修复工作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三北防护林树种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三北工程要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三北工程:将沙海变成林海
自家林地充“三北”“村官”骗补想得美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