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软性”求蕴含 以“化合”达擢升
——论戏剧影视学科建设的新战略选择

2020-12-13 18:37周安华
关键词:软性文科影视

周安华

戏剧艺术古老而郑重,电影与电视媒介经过百多年淬炼,也日趋成熟,并空前经典化、整饬化。依据其基本艺术规律和现代形态逐步孵化、凝练而成的高校戏剧影视学科,在一轮又一轮的转型、融合和不断优化中,无论发展理念、建设目标,还是学科结构、教育模式,都越来越趋向一致:在大艺术门类的框架下,以戏剧或影视的理论为先导,在系统的历史知识灌输中,涵养学生戏剧影视专业知识体系,辅以多样化的创作实践,以培养适应现代社会艺术文化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在这个过程中,戏剧影视理论被固化为“大师名作”(无论其产生于什么年代,有何写作背景),系统的戏剧史、电影史、电视史等历史描述,也通过教材、课程以及教学大纲“权威性”与否的打量,被一次次“科学规范”,以至于任何新鲜的创造的属于“青春”和“未来”的戏剧影视探索,都难以纳入主流渠道,进入人才培养的学理构架。甚至很多舞台或片场实践,也是“唯技术主义”“装备第一”,高频、高调的“经典致敬”,名作重排重拍,借助各种现代化的实验设备,无比虔诚地捡拾前人牙慧。

那么,对于戏剧影视学科这一植根于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千方百计”之舞台、银幕的艺术类学科,这真是我们应有的学科形态么?这种窒息思想和激情,强调技术和理性,充斥模仿和驯服的“人才”车间、“匠人”工厂,真是我们理想的模式么?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20 年戏剧影视学科建设,成就卓著,但值得反思的地方也比比皆是。最主要的是,我们始终是以一个工程术语“建设”,来求学科完善,求专业完美。而“建设”恰恰是机械的、叠加的理性构造,是它让戏剧影视学科逐渐丧失了艺术最宝贵的感性和鲜活、自主性和流动性选择,自然,这一努力也就使戏剧影视学科越来越僵硬,越来越板结,越来越缺少生气。

尼采当年宣称“上帝死了”,呼唤“酒神精神”,呼唤感性主义,我们今天同样要高喊“打破”“打破”!只有让重重叠叠的“权威”“规律”和“经典”圄于适度,失去其绝对统治地位,而让更多的自由灵活把握、更丰沛的感性表达释放出来,并很快化为蓬勃的创造力,中国戏剧影视学科才能真正走上培养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艺术人才的康庄大道。

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科建设”于戏剧影视学科意义重大。它首先意味着立足于当代的开阔的人文视野和基础,这让整个戏剧影视学科突破狭隘的具体艺术范畴,而在人文历史和精神创造向度获得朝气、底气、锐气;其次,它也意味着戏剧影视学告别简单、机械、直白的“求美”立场,而更多地以优美的形式和结构,完成“求真”“求善”探索,实现对人精神成长的强力支持;再次,它也意味着更多元、更差异、更富个性的戏剧影视追求,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而“和而不同”无疑代表着开放和进取。

站在“新文科建设”的视点上,反观当代中国戏剧影视学科,其“建设”和“规范”败都败在深入骨髓的“管理思维”,即控制思维上。就是说,其名为“建设”,实质上是“矫正”和“营构”,说穿了就是一种“削足适履”。这种硬性的指标性“提速”要求,这种圄于封闭的戏剧或影视“本体”的“优化”设计,带有强烈的组织干预和行政命令色彩,其不论怎样是无法真正达成学科内生力的滋生和强大艺术创造力的涵养,因而也就不能给专业人才培养带来实实在在的裨益。

“新文科建设”显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契机,让我们得以把戏剧影视学科放在大文科、大艺术的范畴中,审视其更深更本质的生命缘由抑或存在理由;同时,“新文科建设”也让我们抛却作为艺术类别的表面“光鲜”,而更在意戏剧影视传达的蕴含性、戏剧影视呈现的丰富性、独异性和立体感。而这些才是一个成熟而深具魅力的戏剧影视学科所孜孜以求、砥砺而求的。

“软性”是一种优柔的说法,倡导“软性”是因为当下戏剧影视学科建设一直太硬,一直在“以硬取胜”,这不仅仅是指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更指学科建设的所有方面都在全面“硬化”——名师硬(以名头为荣)、成果硬(名刊或获奖)、教材硬(全国通用教材)、课程硬(国家或省市优秀教学成果奖)……这种不顾自身环境和条件的“求硬”“求实”努力,脱离实际,揠苗助长不说,导致无序竞争、浮华推演不说,更重要的是严重疏离甚至阻碍戏剧影视作为学科的内涵锻造,使之偏离育才育人的科学轨道,而让整个学科形成追求个人功名利禄、鼓励自我成就而不是学科进步的氛围,最终为曾几何时“风华绝代”的戏剧影视学科的僵化、风化埋下伏笔。

强调“软性”,是指戏剧影视学科迫切需要告别“急于求成”的心态,主动疏离“硬指标”追求,而快速释放艺术创造力和生产力,让自身作为艺术的丰富想象和万千姿态尽情绽放,以内涵的不断积累和持续彰显,逐步成就自己或时代的大师,创造出属于历史的精品。“软化”,说到底是以真善美的原则,而不是以功利性原则来发展学科,有了“软化”的理念和心态,就能无视“排名”和“上榜”,而格外看重那些鲜活的、富有未来感的新人、新思维和新创造,格外看重那些挑战权威和历史的“异端”理念、新异构想,甚至不被世人理解的艺苑奇思。而如此,一个戏剧影视学科的生命力才会蓬蓬勃勃、绵延不绝。

“化合”是另一种优柔的说法。弘扬“化合自觉”是因为当下戏剧影视学科建设过于封闭,戏剧学与电影学、电视媒介与电影都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味道,固守专业城池的结果是,交叉少、隔膜多,与此同时,我们也越来越讲不清楚什么是“戏剧”,什么是“影像”,甚至什么是“艺术”了。现代艺术是以跨界融合、交叉互感为首要特征的,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包括戏剧影视在内的每一种艺术都在“泯灭自我”“重建气韵”,一方面是内在观念的高度化合,另一方面是“元素”“构件”的普遍“错配”“混用”。当我们已无法在现代剧场、后现代银幕找到那种熟悉的“纯粹性”时,难道我还能坚持说“我是我”吗?

把握“化合”的理路,其实就是以开放心态拥抱“他者”,广泛吸收和借取兄弟艺术之长,在广泛嫁接、互渗和互补中,获得多重滋养,实现观念、逻辑和技法的擢升。事实上,戏剧、电影和电视媒介本身具有高度的视觉同一性,不论是内在的理趣还是外在的观感。坚持化合之路,确认其美学间性的价值,擢宽其共生的渠道,使得戏剧影视学科不再各自为政,不再“占山为王”,而在“大戏剧”或“大电影”的概念上聚合成一个自由裂变的复合体,服务于唤醒观众内心信仰和良知、激发观众持续而健康的审美活动。这样,戏剧影视的学科优化和升位才切实有效,并符合社会文化进步需要。

电影厅和剧院中的观众,犹如柏拉图所谓“洞穴中的人”,他面前只有一个现实——流动的影子,因而他不能不进入舞台或银幕的世界,今天依然如此。但是,戏剧影视学科不能成为“洞穴中的学科”,如此这般,被坚硬的岩石包裹,被局促的视线遮蔽,一成不变重复曾经的辉煌和经典,陶醉在历史的荣耀中不能自拔,那只能带来整个学科夕阳般的衰落。当二十一世纪渐入腹地,戏剧影视艺术迅猛发展、日新月异之时,我们在学科战略上必须强调“软性”与“化合”,以柔克刚,求变以化,通过蕴含的提升实现根本的系统的擢升,在“新文科”观念引领下,全力打造真正具有国际化品质和学术前沿性质的一流学科。

猜你喜欢
软性文科影视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微信表情包:网络空间的一种“软性”符号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孙文科
影视
国企治理结构的“软性”制度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