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发展中,农业一直以来都属于支柱产业,信息技术的诞生将全新的生产要素带给了当今时代,而在农业生产中融入该生产要素,会进一步加快传统农业形态转变速度。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代农业的发展速度也得到相应的提升。将农业信息化引入蔬菜病虫害防治中,有助于病虫害辨识、应对能力的提高,并奠定农业信息化发展的基础。
信息技术已影响到各行各业。农业生产对科学技术与时代发展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农业及蔬菜种植与信息化技术的融合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蔬菜种植中,季节与气候产生的影响较大,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需以具体季节及气候为根据合理选择防治手段。例如春种时期防治病虫害,需了解本地气候信息及病虫害种类,选择种子时尽量以具备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为佳[1]。在对种植区域科学、合理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季节进行相应种子的播种。同时需要深入了解、掌握农田管理相关情况,在正确的时间通过物理、化学等技术的结合进行农药投放。而秋收季节防治病虫害时,需清除农田中的杂草,做好蔬菜种植园管理工作,能将部分有害病菌及害虫有效消除。冬季防治病虫害时,应深耕农田,将农田翻土与灌水工作做好,此类方法能将土壤中隐藏的害虫及细菌有效消除。
蔬菜任意生长阶段中,都是有可能出现病虫害问题的。当该问题发生后,倘若不加以科学防护,病虫害会大面积泛滥,严重影响蔬菜的正常生长。针对不同的蔬菜所选择的防治方式也是有差异的,正确的方式能够保障良好的防治效果,且防治措施与农药使用量直接关联着种子品质[2]。中国蔬菜种植范围相比以往而言正处于不断延伸的过程,人们生活质量提高之后,更加关注健康问题,故而针对病虫害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防治,在国家要求范围内使用农药,确保蔬菜更健康、生态、天然。为达到这一系列目标,有必要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应用农业信息化技术进行科学管理。
蔬菜病虫害防治中,有必要完善构建信息化系统,依托信息化系统对田间管理信息进行收集,并在数据库内存储田间信息,可供随时调用。田间管理中信息化系统的应用,需将常见于蔬菜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种类及特点记录并整理,在对病虫害类型进行判断、辨别之后,即可将重要的参考依据用于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开展[3]。同时,系统能将有效的防治技术提供给农户,并解答农户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遭遇的问题,有利于病虫害防治科学性的提高。
传统蔬菜病虫害防治方法多以化学农药为主,然而化学农药使用时间偏长、剂量偏高后,会危害人体,同时会增强病虫害抗药性,导致病虫害防治效果下降,需要加大力度推进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在强化蔬菜病虫害防治信息化系统基础的前提下,促进信息技术优势的充分发挥,将病虫害种类及程度准确识别出。而通过完善管理系统,并将病虫害种类详细、准确地归类,能保障病虫害防治策略的针对性、精准性,有利于防治效率的提高[4]。此外,能将大量参考数据提供给病虫害防治管理,提高农户决策的科学性。
蔬菜种植户是使用病虫害防治信息化系统的主要对象,系统构建者需广泛收集有关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信息,以便满足各个用户使用需要,确保构建的农业信息化系统更加完善。同时,需要准确划分数据库,及时更新系统中的种植方法[5]。此外,加大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力度,灵活补充病虫害防治技术,为蔬菜种植户提供随时查询信息、咨询问题、获取专业指导意见的平台,以此全面推进病虫害防治成效的提高。
农业领域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业信息化发展进程进一步加快,且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作为农业生产关键组成之一的蔬菜种植,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应用农业信息化,落实信息化系统的构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可促进病虫害防治效率、效果的提高,有效保障蔬菜的健康生长。
农业工程技术2020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