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云铃 卢亚楠 刘箐 何胜军 吴定发 李胜军 王福桥
(湖南省长沙县农业农村局 410100)
长沙县自古为三湘首善之区,迄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毗邻湖南省会,从东、南、北三面环绕长沙市区,处于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是中央确定的“全国18个改革开放典型地区之一”。2019年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五,长沙县不仅是湖南的工业强县,同时也是湖南现代农业的先行者。2010年8月,长沙县获批首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2018年,“长沙绿茶”被认定为湖南省“一县一特”主导特色产业,县委政府决定将茶叶进一步打造成为长沙县农业的特色支柱产业和亮丽品牌。
长沙县“百里茶廊”被列为湖南省五大、长沙市四大优势产业带之一,为长江上、中游地区出口绿茶和特色茶优势区域县。近年来,长沙县先后荣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全国产茶重点县、全国首批国家标准茶园建设基地县、中国茶业十大转型升级示范县、国家标准茶园建设基地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试点县、2018湖南茶叶“千亿产业十强县”等称号。2018年5月,“长沙绿茶”获地理标志认证。
截至2018年底,长沙县共有茶园6 480hm2,采摘面积6 180 hm2,集中分布在百里茶廊7个镇。涉茶农户1.2万户,3.8万人。全年共加工生产干茶(包括县外控股茶园)5万t,实现生产产值(鲜叶)2.5亿元,干茶总产值12.14亿元,全年茶产业综合产值24亿元。
到2022年,长沙县的茶园面积将突破并稳定在6 700hm2以上,良种茶园比例超90%,县外订单或控股茶园面积突破4万hm2,干茶产量突破10万t,实现干茶总产值30亿元,全县茶叶及相关产业(茶苗繁育、茶机研制、精深加工、茶旅融合、物流服务等)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有力支撑湖南千亿茶产业发展。
以“优品种、提品质、扩规模、育龙头、延链条、拓市场、强品牌、富茶农、美农村”为主要方向,从茶叶产业研发、品牌打造、良种茶苗繁育推广、新扩、低改、品改、(深)加工、销售,再到茶生态旅游和研学游等各方面,做好茶叶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文章。
4.1.1 新扩茶园基地,夯实产业基础
充分挖掘宜茶用地潜力,推广种植槠叶齐、碧香早、湘波绿、黄金茶等适销对路优良品种的无性系良种苗,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打造绿色标准示范茶园。
4.1.2 改造老旧茶园,提质增产增效
沿用长沙县老茶园改造技术模式,采取改种、补植、修剪、定型等改造措施[1],同时在病虫害绿色防控、有机肥施用、采摘修剪等茶园管理上下功夫,将老旧茶园打造成高产量、高品质的有机生态茶园。
4.1.3 强化茶园培管,推行绿色生产
推广绿色生产模式,遵循可持续与生态循环农业理念,集成利用茶园环境优化、绿色防控、绿色高效施肥、机械化生产、清洁化高效加工等技术[2]。
严禁毁弃茶园,鼓励企业牵头将常规茶园、荒芜和失管茶园逐步转型为绿色有机、生态观光、科普教育茶园。强化茶园全年培管利用,提高产量、品质和效益,如手工采制高档早春毛尖茶,机械采制中高档春秋绿茶,再结合机械修剪,采制原料要求相对较低的碎茶、黑毛茶。
4.2.1 扩容提质增线,提升加工能力
根据市场需求,对原有加工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容提质;以绿茶为主,适当调整茶叶品类,提高茶叶质量,促进茶叶内外贸易再创新高;推进中小茶企与龙头企业协作整合,整体提高产供销能力;推进研制生产先进茶叶加工装备,实现茶叶加工从传统粗放式模式到数字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转型。
4.2.2 构建现代市场营销体系,强化营销带动
积极推进“长沙绿茶”公共品牌销售渠道的建设,大力发展品牌直销连锁、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业态,大力扶持“长沙绿茶”专卖店和茶馆建设,发动茶企和茶叶销售人员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模式的“长沙绿茶”专卖店和茶馆。加快长沙绿茶网上交易公共平台建设,与淘宝和京东等电商合作,建立“长沙绿茶”电商平台和支持系统。充分利用长沙县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平台,鼓励茶叶企业在境外市场开拓和运营,支持外销茶产品检验检测设备和生产基地等建设;积极发挥黄花综保区优惠政策的引导作用,吸引茶叶企业注册综保区,助推茶叶产业走出去。
4.2.3 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打造百年茶企
打造学习型、创新型、执行力强的管理团队。以资产证券化、骨干股东化、管理专业化、制造智能化为理念,促进企业管理和生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3],全面实现茶园变公园、一产联三产,深化品牌战略,努力打造百年企业。积极推动龙头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可通过在省区域股权市场挂牌提升企业品牌影响力和融资能力。
4.3.1 统一品牌格调,提升“长沙绿茶”品味
打造“长沙绿茶”统一的休闲旅游接待场所样式、门店装修样式、茶叶包装样式、品牌LOGO。
4.3.2 弘扬绿茶文化,扩大宣传交流
要继续深入挖掘“长沙绿茶”优势和历史文化,创作“长沙绿茶”书画和诗歌散文作品,举办“长沙绿茶”摄影大赛,创作“长沙绿茶”照片,编辑出版“长沙绿茶”画册,编排具有“长沙绿茶”显著特色的茶道茶艺表演节目,建立“长沙绿茶”茶艺表演队。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娱乐媒体宣传长沙绿茶文化,推介长沙绿茶品牌。
4.3.3 举办大型节会,提升品牌影响力
组织茶企以“长沙绿茶”为统一品牌参加全国和国际茶叶节会,定期举办全国和国际性“长沙绿茶”文化节,广泛宣传,加强交流,扩大“长沙绿茶”品牌影响力。以县“百里茶廊”协会牵头,金井镇域内两大龙头企业为主导,组织策划茶文化旅游节,通过游茶园、观表演、品茶味和听茶故事等多种形式来广泛宣传长沙绿茶,扩大品牌影响。
4.4.1 发挥技术优势,抓好良种繁育
继续加强与省内外市场对接,充分发挥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在茶树种质资源收集、茶树育种、茶苗繁育、黄金茶研究等全国领先的技术优势,在全县范围内新建良种茶母本园33hm2、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基地67hm2以上,茶苗年产值突破5 000万元,打造良种茶苗繁育第一县。
4.4.2 依托科研院校,加强茶机研发
加大长沙湘丰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实行产学研联合力度,重点开展智能茶叶精制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建设,包括智慧茶园建设、茶叶加工数字化与智能化集成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茶叶初制精制智能生产线研制与示范推广。
4.4.3 发展精深加工,开发特色产品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深加工企业,引导与茶企合作,共同开发茶叶深加工产品,实现从简单的生活饮品向食用、药用多领域拓展;鼓励龙头企业与湖南农大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署合作协议,运用该中心先进技术,通过提取儿茶素、茶氨酸、茶黄素等茶叶功能成分,充分利用原料老的春茶以及夏秋茶,提升茶叶附加值。
着力打造以金井镇S207沙田-蒲塘、金双线到龙华山为主线,以金井三棵树茶园-湘丰飞跃基地-茶博园等为亮点的连片旅游专线,实现茶产业与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支持将金井打造成为全国闻名的“茶叶之乡”、国家特色小镇、全域旅游茶乡小镇。围绕蒲塘村和龙华山建设生态有机新茶园,提质完善茶博园、茶文化主题公园、金茶游客接待中心、石壁湖公园,打造湖湘风情茶文化老街。
结合飞芦生态农庄、玉皇峰紫竹山禅院、鸿大茶叶仿明清茶庄建筑风格的 “高桥茶庄”等建设,继续打造高桥老街成为向外展示高桥茶历史、弘扬高桥茶文化、振兴高桥茶产业的“明清茶文化主题街”。鼓励“慧润乡村”和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实验茶场合作,开发茶旅茶教融合产品。
围绕开慧金湘园200hm2绿色生态茶园,升级配套设施,强化历史文化联结,做强“骄杨”茶叶品牌,打造“茶+红色旅游”专线。
将“怡清源”133hm2茶园及厂区整体纳入春华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范畴;围绕北山“宝山”66.7hm2高山有机茶园、北山森林公园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北山梅”,打造林中有茶、茶中有梅的“茶梅旅”开发模式;做实长沙县农旅文创发展联盟,实现茶叶与其它农业产业横向联合,推出县内为主、县外为辅的农耕自然教育体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