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路径探讨

2020-12-13 17:52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活化内容思想

(沈阳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一、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基本特点

(一)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在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必然性是一定发生的,而偶然性是不确定发生的。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起到促进或者延缓的作用。”[1]传统视域下的思想教育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然存在的,但有其“理论化”“理性化”“原则化”的弱点。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种偶然性的重大疫情,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对学生无法达到有效的思想教育效果。而日常现实生活作为思想教育的生长点和作用点,是思想教育的客观基础。重大疫情应对中大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化就是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和内容为载体,不断传递思想,使其在潜移默化中自觉接受思想教育,坚决做到“不信谣、不传谣”,理性面对,远离恐慌,并最终实现学生面对重大疫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行为准则和自身预防。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是重大疫情中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化的旨意。

(二)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意识随着社会条件、社会关系等的改变而改变。面对重大疫情,思想教育生活化就是将客观事实以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课堂、微博、抖音等网络化形式作为这一教育实践的中介手段和存在方式,把已有的现实的各类信息经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数字化处理,通过互联网的“高速公路”零距离、短时效地传递。这种信息化的“虚拟”并不是凭空想象、天马行空的存在,而是以客观事实的存在为支撑。无论是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内容,还是思想教育生活化的路径,都没有脱离现实。以虚拟现实的手段将重大疫情中必要的信息和优良的社会思想通过贴近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传递给大学生,以使大学生能够从容不迫地面对重大疫情的偶然性发生。虚拟性与现实性相统一,是重大疫情中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必然选择。

(三)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最根本的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教育生活化又以大学生能够接受的形式、贴近生活的方式来呈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多样性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内容的多样性,包括“最美逆行者”体现的爱国主义,“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要求,“少出门、勤洗手、戴口罩、不聚堆”的科学防控方法等;二是信息传递方式的多样性,如电子邮件、网络视频课堂、微博、抖音等网络化形式,新闻联播、专题报道采访等专业化形式。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是重大疫情中学生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准则和趋势。

二、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的主要路径

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探索出行之有效的路径对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要想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必须突出目标生活化、内容生活化、形式生活化和主体生活化。

(一)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目标生活化

“思想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清晰明确且方向正确的,并且教育的目的是要达到某种程度上的效果。与传统思想教育相比,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形式灵活、信息多样、理论淡化、注重实践,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生活化的本质特征。”[2]尽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生活化看上去较为浅显,但其最终也要达到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道德观念的建立和纠正等目的。因此,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的目标仍然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基础、以基本思想道德规范为准则、以社会实践为途径,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的教育对象是全体大学生,而不是某部分先进分子。这就要求思想教育目标的普遍性和现实性,思想教育的目标要回归现实,根植于现实生活。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目标生活化,不能只盯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学生先进积极分子这样的小部分人群,而应该把重点定位到普通群体。只有绝大多数人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才能更加有效地面对重大疫情,才能够科学地防控重大疫情。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目标生活化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大学生实际情况的思想教育目标,理论上大学生能够接受,实践上大学生能够做到,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二)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内容生活化

思想教育的内容要紧密贴近生活、联系生活。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将教育内容生活化、大众化、形象化,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领悟到、学习到以及用到,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通过思想教育内容给大学生行动带来实际上的指导,其中包括了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制度的严谨执行,权威科学的防控知识宣传,专业且有针对性的思想引领及心理健康培养等。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内容生活化,就是内容取材于生活,加以整合和梳理又回归生活的过程,是在生活中总结教育内容,提出对应的策略、方针反作用于生活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内容生活化,就是紧密联系重大疫情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契合生活实际,使教育过程深入思想,体现于行动,突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达到思想教育生活化的教育目标。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内容生活化,就是要将看不见摸不到的思想教育理论孕育在生活中,以达到不言自明的共识。所以,这不仅要源于生活,更要将重大疫情面前大学生的所见所闻所感与理论相结合,将思想教育生活化内在要求与现实世界相融合,引导大学生思想上理解感知,行动上自觉遵守。

(三)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形式生活化

“思想教育的首要形式就是沟通,传统的思想教育沟通是建立在单方面的输出和单方面的吸收,二者相互独立的状态。”[3]而在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的沟通应该本着两个平等的主体进行认知上的交流、思想上的互动、意见和建议上的交换等,从而传递出相同的观点,达成共识。这种沟通方式的最基本要求就是沟通的双方应该本着互相尊重、相互认可的前提,就某个问题讨论或探讨,最终激发出某方面思想上的碰撞,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形式生活化的关键在于建立话语体系,将单方面的灌输转变成为双方沟通互动的对话模式。教育者要将重大疫情的相关事例以“吸收—加工—输出”的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群体。举个例子,从专业的角度来讲,新冠病毒是单链RNA病毒,有变异性强、不稳定、感染性强的特征。然而,对于绝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出身的大学生来说,这样的纯理论解释晦涩难懂。但是从国家政策、医疗水平、物资支援等可见可闻的角度来看,人民的生命健康明显比当年的非典时期更加有保障,更加安全。从这样一个角度来解释,就会使大学生简单明了地了解到重大疫情的现实情况,从而减少大学生在面对重大疫情中所产生的恐慌、焦虑心理。所以,思想教育形式生活化就是要通过双方内心深层次的互动和交流,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和生活中。培养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信赖、良性互动,以达到思想教育目标生活化。

(四)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主体生活化

思想教育的主体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思想政治辅导员,这也是当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干力量。但是在重大疫情面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思想政治辅导员面对庞大的学生群体显然存在着数量不足、应对困难的现状。那么,实现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主体生活化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和正确的选择。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主体生活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丰富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教育者队伍增添了巨大的力量、丰富的知识、多样的形式,有利于重大疫情面前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开展。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些人群当中接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对某些方面的理解可能存在偏差,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辅导员具有高度的警觉性和敏感性,确保信息传递、知识讲授、内容分享是正确的、主流的、积极向上的,符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面对特定的时期,思想教育生活化是必然的选择。准确地理解思想教育生活化的特点,精准把握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内容,有效利用思想教育生活化的路径,是思想教育生活化的普及化、常态化的升华。将思想价值引领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形成教育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是将思想教育生活化的基本准则。总而言之,在重大疫情应对中,思想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落实思想教育生活化是各高校长远而艰巨的任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铭记的初心和使命。

猜你喜欢
生活化内容思想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中班幼儿生活化美术活动的实践探索
思想与“剑”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