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资博
(上海体育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上海 200438)
理念的每一次变迁与刷新,都是对时代的回应。创新发展的理念已成为引领新时代文化发展的主旋律。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明确提出“推动文化创新发展”[1],之后,在党的十九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又反复强调要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201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更加突出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这一理论与实践命题的生成是民族复兴逻辑与价值引领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蕴含着科学而系统的理论内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这一命题的生成来看,民族复兴逻辑是其内在根据与驱动力,价值引领逻辑是其外在彰显与牵引力。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内在根据与驱动力。基于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对每个问题的考察都要思考该现象在历史上是如何产生的,并根据发展进程及趋势去深刻分析。如果我们对中国文化创新发展道路作了历史性的源流考察,就不难发现,它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追寻理想信念与实现复兴使命的逻辑体现。首先,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民族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民族复兴与民族文化复兴是相辅相成的。文化创新是以“固本”为基础的“开新”。“没有文化何来创新,没有创新何来发展”[2],没有文化创新发展的勃兴,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创新发展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状况与文明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文化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先进民族之林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要开创民族复兴新局面,就必须不断推进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事业繁荣和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使得民族文化获得活力和魅力、实现效益和价值的内驱力。其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新时代就是推动文明传承、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新时代。文明传承是历史的主线,其存在于历史全过程的每一时期、阶段时代。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首先要做好文明传承,有“传承”才有“创新”。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文化创造创新力。中国进入了新时代,我们要以伟大梦想为愿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3]。在中华文明体系中,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伟大创造精神的生动体现”[4]。唯有创新才能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赋予其新的内容与时代精神,要系统梳理、整合、运用这些优秀资源,使之创新发展起来。新时代文化自信“无法排除包容性、创新性与进取性”[5]。民族复兴语境中的文化创新发展意味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时偕行,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将中国价值贯穿于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中,既有必要性,又有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文化建设之魂魄,更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外在彰显与牵引力。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就是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的中国价值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同时要让革命文化中的跨越时空、跨越民族的精神文化精华如伟大长征精神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坚定“文化自信”,不断“有所创造”[6]。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其先进性。这就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总之,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既可以实现一脉相承又可以与时俱进,全时空地浸润、滋养着人们。实践中,宝钢提出了文化创新要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与指导下,构建符合‘双创时代’发展要求和企业内部发展规律的价值理念体系”[7]。概而言之,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蕴含的价值引领逻辑,就是要“通过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文化创新”,“才能逐步增强、实现文化自信”[8]。
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理论内涵丰富,深刻回答了谁来推进文化创新发展、要统筹兼顾哪些关系、文化创新发展要走什么路、需要什么保障等重大问题,集中体现为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主体论、关系论(又称结构论)、路径论(又称方法论)与保障论。
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真正动力”源自“改造自然与变革社会的实践”[9],其主体即人民群众,同时也要重视其中的代表性群体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决定力量。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文艺名家都是从人民群众中产生的。文化创新,归根到底都直接或间接来源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创造了精神文明发展的丰硕成果,也将不断铸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创新的归宿应该是针对当代人的生活意义,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价值所在。另一方面,注重发挥党和国家领导人、教师、知识分子和文艺名家等在推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理论创新推动下,新时代文化发展愈发富有生机和活力。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来看,“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归根结底都要回到人才创新”[10]。文化创新人才培养无疑与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无论是文化内容创新还是文化形式创新、文化科技手段创新,我国广大知识分子都能提供十分重要的创新支撑。此外,文化创新并非一蹴而就,也非一劳永逸,推动新时代文艺创新需要大批薪火相传、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
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具有复杂的结构,需要全方位、多层次推进,这里主要从“三合一”的圈层构成来分析。
一是基础层:文化事业创新发展。创新是文化事业的生命之源。就文艺事业发展而言,文化创新要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原创能力。就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而言,文化创新涵盖揭示规律、提出学说、阐明道理、创造办法,以及“提出具有原创性和时代特征的话语议题”等[11]。由是观之,文化创新和创新文化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唯有积极推进文化创新,才能更好地培育创新文化。
二是支柱层: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已成为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共识。文化产业又称文创产业,其核心能力是创造力,关键是创意,蕴含“人类精神、情感、文化和美学体验的软创新”[12]。新时代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主要体现为用创意把历史文化资源转化为市场资源,并将创意深度融入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中。新的文化业态不断涌现是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客观规律。美好生活需求增长与文化消费转型是文化业态创新的重要动力因素。近年来,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等一批重大政策措施相继出台实施,而其中关键则在于培育各类新型文化业态。自2019年7月以来,国家博物馆推行了“夜间开放”的IP创意经营模式。“扩建IP”“跨界体验”“古今合用”“活动经济”等是文化产业创新“未来的前进方向”[13]。
三是关键层:文化的灵魂和指导思想的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体现着崇高的精神追求和鲜明的时代价值取向。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方向。我们要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创新的引领作用,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引领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彰显指导思想的行动指南作用,指导我们在新时代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新,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四是载体层:文化科技创新发展。文化科技创新是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结果,协调了“技术想象与历史想象、工具理性与交往理性间的张力”[14]。在网络信息化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文化与科技开始以主动姿态向对方渗透。大数据、人工智能、全媒体、区块链等将成为新时代文化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依托大数据实施传统文化的精准推广,其效果远优于传统推广。人工智能具备机器智能与创意能力的新技术范式,为此要实施“智能+文化”,打破文化资源的空间局限,拓展文化实践的领域,引领交互式、沉浸式文化体验发展。例如,浙江卫视《汉字风云会》节目引入了人机互动环节。新时代是媒体融合的时代,要用好“全媒体”,实现全息、全员、全程、全效传播。此外,区块链技术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应用中“具有颠覆式创新意义”[15]。
创新是文化的存在之本与发展之源,推动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要用好用活方法。一是要运用“守正创新”法,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任何思想文化的创新都是基于批判和吸收前人成果而推进的。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且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文明形态。一言以蔽之,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要坚持古为今用,有扬弃地予以继承,推陈出新。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事业和产业创新的材料库。这就需要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的视角、载体与方式进行创新。同时,要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勇于推进文化创新,通过革故鼎新不断开辟未来。二是要运用“互学互鉴”法,处理好学习借鉴与自主创新的关系。文化创新是“对文化不断选择、吸纳的自主地位的深刻把握”[16]。文化创新的历史经验给出启示:既要向内突破,在自主创新中实现开拓进取;又要向外寻找,在交流互鉴中集成创新,在面对外来文化时保持理智、清醒的文化自信;还要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文化创新不是排斥学习先进,而是要加强学习世界各国出现的新事物、新知识,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自主创新也不是闭门造车、单打独斗,而是要具有开放性的胸怀,把弘扬时代精神的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彰显“民族本底”与“中国品牌”。三是要运用“集成融合”法,处理好文化内容创新与文化形式创新的关系。文化内容就是文化所表达的观念、知识体系。文化产业的创新主要围绕内容展开。内容创新不足会阻碍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推进内容创新,使文化产品更具时代特色。同时,技术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手段。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要求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强调在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从而才能永葆自身发展进步的内在活力。此外,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要采用其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及其表现形式。央视《朗读者》的“成功之道”就在于“节目形式、创作手法”的创新[17]。
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是一个综合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具有完备的配套保障体系。一是文化工作保障。创新是实现文化工作自身与时偕行、繁荣发展之需要。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新闻舆论工作则必须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政府政策支持”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力”[18]。二是文化制度保障。就创新而言,法律是提供外围保障的[19]。文化立法是文化体制改革系统推进的制度基础,因此要建立健全有利于文化创新的重大基础性制度体系,实施文化产业促进法。按照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要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必须加快完善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生产经营机制。要依托“文化体制的改革”,“激发和保持文化创新的活力”[20]。同时,在市场机制中,文化创新必须借用市场“这个手段”[21]。三是文化生态保障。人们的创造热情与创造行为需要一个好的生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要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文艺领域要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生态,推动观念、内容、风格、流派切磋互鉴。总之,要培育良好的文化创新生态,培植好文化创新人才成长的沃土,着力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氛围、创建创新团队,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育人育才。
文化创新发展作为新发展理念下的特定概念,是与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联系在一起的,要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就必须走文化创新发展之路。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命题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的彰显,为新时代文化发展理论宝库增添了成果。同时,它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理念和中国智慧,因而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文化创新发展为何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个问题要放在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大势中来分析。文化资源丰厚是我国发展的现实条件与比较优势,但当今世界各国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国家创新能力的较量。新时代中国从“富”走向“强”,需要中华文化的强大支撑。唯创新者胜,唯创新者强。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主动权。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因素。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强调,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朝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不断前进。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强调,“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不断推进“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2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阐明:“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3]这些新时代新征程重要话语的提出和反复强调,无疑是对优化国力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直接呼应。显而易见,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事关整个文化产业实力的大小及未来发展前景,事关社会主义文艺的繁荣兴盛,事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满足,事关综合国力和文化强国竞争力的提升。归结起来,“建设文化强国,其核心任务是建设文化创新大国”[24]。
文化的发展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是创新发展理念在文化领域的运用和深化。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新观点,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等新要求,以及“创新是文艺的生命”[25]、“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26]、“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7]等新论断,就是生动注脚。这些关于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为实践提供了重要指导。“优秀传统文化的矛盾需要有时代精神的新转换”[28],《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推动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为人民做学问,立时代潮头,通古今变化,发思想先声。广大文艺创作者“坚持以守正创新破同质之桎梏”[29]。传播理念、技术与媒介的革新成为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广大媒体工作者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可以看出,文化要与时偕行,需要在传统、当代、未来这3个维度谱写创新发展华章,从而生生不息、繁荣昌盛。从本质上来讲,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更看重是否拥有“创新精神与前瞻思维”[30]。
我国新时代文化创新发展体现了国际视野、全球维度。一方面,让世界知道文化创新发展中的中国。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等领域的创新”[31],文化创新发展的显示度和影响力越来越高。新时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和话语体系创新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例如,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正确义利观等,都是新时代中国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了中国理念。这些思想文化创新的深刻意义在于从客观上推动了民族文化复兴进程,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文化精神弘扬起来。另一方面,推动文明交流互鉴,造福世界。新时代文化创新的重要目的是实现文化交流中的文明共生。“交往实践”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创新实现“进入全球‘日常生活’的一条途径”[32]。新时代以来,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提供了文化创新发展成果交流互鉴的平台,有利于和而不同、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美美与共。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贺信倡导,“推动文化创新……让世界更加美好”[33]。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亚洲文明对话大会上强调:“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之美。”[34]这就为人类文明进步发出了中国声音,贡献了中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