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星川,耿文俊,谭建伟
(1.西南兵器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 400042; 2.重庆大学 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 400044;3.重庆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重庆 400054)
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复杂的经济环境对国有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经之路。加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有利于国有企业在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过程中进行准确定位,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规范党建工作、完善党建制度等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核心内容。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逐步向前推进,党建工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2015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使我国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全面拉开。经过多年的深入改革,一大批国有企业脱胎换骨、实现新生,国内学界以及党务工作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中,标准化、规范化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手段,在党组织的规范化建设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016年初,国标委启动了“以党建标准化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研究项目。2018年2月,国家质检总局直属机关党委(政工办)发布了实施党支部建设的25个标准。在我国,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相关研究众多,学者们从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定义、方法、路径以及对企业的影响(如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是指将标准化、规范化的元素导入党建工作制度、流程、系统之中,将标准化、规范化的理论、模式和方法应用到党建工作中,有序整合党建内部各要素间的关系,达到系统优化、流程有序化、创新集成化、评估量化的效果,形成最佳的工作秩序[1]。李海洋认为党建标准化是指党组织建设工作流程的优化、制度的完善以及党员考核标准、考核体系的科学化、标准化过程,进而推动党建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2]。对于党建标准化的实现路径,王东山提出通过完善党建工作制度、加强基层交流沟通以及党建工作宣传等方式实现党建工作的标准化[3]。对企业的影响方面,卢小红提出从制度建设、内容建设、载体建设上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有机融合[4]。韩笑妍等提出要强化标准化的组织引领、内容引领和方向引领,使党建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5]。杨红树指出通过加强公司内部的组织建设、组织生活、工作保障三方面的党建工作标准化来激发企业的发展动力[6]。
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由来已久,关于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问题,国内众多学者对此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大多从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概念、现状、问题、路径及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
多数学者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问题的分析,探讨优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对策建议,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7]。任泽平等对我国国有企业以往的改革经验以及当前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并结合国外国有企业的改革经验,提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可以采用“分类+混改+强化竞争”的方案进行实施[8]。李甲稳等认为国有企业改革可以通过调整资本结构、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式实现,以提升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逐步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9]。
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及方法与行业所属类型存在着很大的相关性。焦宏奎等以具体的国有企业为例,提出公司应通过推进产品、制造和管理等路径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10]。刘清泉等指出要重新定位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内部组织的平台化,努力塑造企业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实现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11]。徐茜通过对东北地区国有企业高管的调研访谈发现该地区国有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实现路径,即通过对企业制度、社会职能、结构、创新驱动、人才机制以及政府职能等的改革和完善,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12]。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不仅要做好提升竞争力的基础工作,还应积极提升技术的完善和创新,加强人才培养,牢牢抓住市场发展的机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3]。杨雪等从经济体制、国有企业产权、民企和外企薪酬制度3个方面分析了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指出实现国有企业薪酬制度改革的路径应以公平和效率为推动力,弱化国有企业薪酬制度的自我增强机制,赋予国有企业一定的薪酬自主权[14]。于泽结合供给侧改革,从提高供给侧改革效率的方面,提出将国有企业集中在技术门类行业,通过自主创新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15]。
总的来说,学者们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转型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和探析,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转型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也为本文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但现有研究大多是从企业治理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路径、方法等,鲜有从党建标准化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从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分析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以期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理论与现实依据。
本文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现状采用文献整理、资料查询、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调查,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工作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锤炼,国有企业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其管理工作与党建工作已基本实现了引领企业发展的态势,但在具体实施上仍存在如下问题:
1.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有待改善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中,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中,部分党支部“三会一课”流于形式,谈心谈话的制度落实不到位;日常组织生活中,部分党支部未按要求每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批评和相互批评不够;党务工作经费没有满足1%的要求;个别支部日常档案整理不规范不及时。部分党支部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对党员组织关系管理不严谨,离职党员未能及时接转组织关系等,未按要求定期关注企业员工的思想动态。党费收缴不及时,未每月按时收缴党费;“双培养”工作力度仍有待改善,对发展一线党员重视不够,空白班组较多。
2.党建阵地建设、领导机制有待加强
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在执行党建工作的过程中,仍存在党建制度执行走样、工作流程完成不到位、工作执行力度层层衰减等情况,工作未落到实处,导致一些支部特别是基层党支部,没有专门的组织活动场所和宣传阵地,即使有的建立了党建阵地和领导机制,但却滞后于技术进步和企业发展,从而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
3.责任意识有待提升、监管措施有待完善
当前国有企业内部党员责任意识有待提升,真正遇到问题时会出现推脱的现象,同时部分党员不具备创新意识,使得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无法达到预期的状态。基层党务工作者配备不齐,兼职、业余者较多,流动性强,党务工作者自身能力有所欠缺,未能发挥带头作用。部分国有企业未建立廉洁风险防控体系,缺乏合理的监管措施,忽视了党建工作的监管,特别是对重要岗位监管不力,使得从严治党效果不显著;党建工作制度执行不规范,加上一些国有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陈旧,使得群众对党建工作信心不足,影响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落实。
4.党建考核标准有待完善
随着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深入推进,党建工作的难度也逐渐加大,这也使得考核标准需要进一步改善,但目前的党建考核标准不能适应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要求。首先,考核标准不统一,有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考核体系、考核内容抽象,操作性不强,与实际工作内容结合不够紧密;在考核标准的具体实施过程中,绩效评估标准不能真实反映党建工作的成效。其次,考核标准不够贴合实际,部分企业党建考核体系不够完善,只是为考评而考评,导致理论与实际脱钩。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有46万多家,相比改革初期的26万多家增加了近1倍的数量,对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已基本完成,公司治理框架也已基本形成,使得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规模和竞争力都有显著的提升,但目前仍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
1.国有企业改革转型阻力大,市场活力有待提升
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是发挥政府调控、推动市场发展和企业转型的基础。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改变传统国有企业不符合市场需求的管理模式,并将其制度体系向与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的方向靠近。国有企业改革的初始时期,国有企业在形式上已基本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但在实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上,国有企业持续亏损现象仍时有发生,自有流动资金也表现出不足的情况。一些国有企业技术设备陈旧,更新缓慢,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市场竞争力。国有企业内部的改革转型势必会对原有相关利益方有所影响,工作范围、工作岗位等都可能会进行重新分配,使得改革工作进程受到阻挠,企业生产效益也受到影响。
2.国有企业改革多样性较弱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制度改革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靠拢,一些国有企业的现代内部管理体系已基本形成,但改革仍存在着多元性缺乏的问题。一是产权主体多样性较弱。目前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仍是改革的难点,如铁路、石油、电力、水力等垄断行业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难以实现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二是人才激励机制相对单一。在激励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多数只通过简单的加薪来激励,没有选择更加多样化的方式,例如可以通过满足企业员工更高层次的需求(如自我实现、认同感等)达到激励员工的效果。三是我国国有企业上市的数量与国有企业总量的比值不高。
近年来,国有企业数量逐年增加(如表1所示),但国有上市企业的占比却仍非常小。目前在沪深所上市的国有企业有1 000多家,而国有企业总量达到了46万多家,占比非常小。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意味着国有资本控股从管理资产向管理资本转型,国有企业上市储备数量的不足使得国有企业融资渠道单一化,融资数量受到限制,难以与市场发展同步,从而错过一些较好的发展机会。
表1 我国国有企业数量
3.国有企业结构有待改善
新一轮的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需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对国有企业结构逐步完善。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加快推进国资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政策,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提升国有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许多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不符或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制度不全、措施不到位等现象,需要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为:一是产品结构有待改善。当前很多国有企业的技术结构不合理,多数企业依然选择引进新技术、专利等,自主研发能力弱,更多的重视制造产品而忽视了科技研发、服务等环节的资源投入。特别在产品生产上,产品种类相对单一,生产成本较高、能源消耗较大,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二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一些国有企业的员工队伍(特别是党务工作者队伍)整体年龄偏大,缺少年轻、有活力的年轻人,使得整体工作思想相对保守,缺乏创新,导致国有企业人员安排上出现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通过个别访谈、座谈、调查问卷等方式,本文有代表性地选择对某国有企业(以下简称Y公司)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情况及改革情况进行了重点、详细的调查分析。Y公司现主营业务涉及汽车非金属零部件制造、节能环保、特种产品及资产经营等产业。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5.13亿元,截至2019年11月,公司总资产13.33亿元,资产负债率47.04%。该公司党委下设7个党支部,12个党小组,现有党委委员5人,党员152人,其中在职党员133人,专兼职党务工作者45人。此外,对其他国有企业也进行了适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对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1.促进国有企业文化创新
在新时代发展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充分展现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新形象。在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工作的引领下,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结合党支部实际情况,打造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企业文化,把员工的精神文明建设纳入进来,提升国有企业的内部发展动力。通过统一基层党支部宣传栏,促进规范化宣传企业文化和工作动态,丰富企业文化宣传载体。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能够为国有企业员工塑造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风貌,激发员工队伍活力,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企业文化成为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内部动力。
2.推进国有企业管理模式创新
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能够增强企业内部工作的计划性,保障工作制度、操作规范、考评标准等的严肃性和有效性。在国有企业中,党支部通过组织党员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将党与企业内部的基层职工紧紧联系在一起,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与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综合化、一体化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使党建工作与现代化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完美地融合。如Y公司从改革调整类企业转为创新发展类企业,并将党建质量提升目标纳入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纳入公司质量提升“365”登高行动计划,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纳入公司战略,推进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公司经营管理的融合。
3.确保国有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首先,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是通过做好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工作,领导和支持工会及群团工作,加强对其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关心、帮扶、慰问困难职工等,增强企业员工凝聚力。其次,带领群团组织围绕中心工作开展建功立业竞赛等活动,为企业内部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环境。党的十九大指出国有企业的改革要遵循从“管企业”到“管资本”的转变,党建的引领能够使国有企业明确其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并有利于确定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如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通过“一岗双责”的措施避免了“两层皮”的问题,实现了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与公司经营管理的高度融合,并在党委的引领下,最大程度的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力提升、风险管控等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标准化、规范化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重要实施途径,特别是国有企业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本文重点调查的Y公司的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行为进行效应分析。
通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方式,Y公司为基层党支部制定工作规范(如表2所示),并从支部建设、组织生活、价值创造等方面完善Y公司基层党支部考评标准(如表3所示),为改革转型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完善的制度保障。
表2 Y公司为基层党支部制定工作规范
表3 Y公司基层党支部考评标准
历时两年,Y公司于2018年6月完成了以处僵治困、重大资产处置、股权转让、清算注销、公司制改制为主要内容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压减子企业7个。2018年7月30日,集团公司将Y公司从“改革调整类”提升为“创新发展类”企业。刚刚完成改革调整的Y公司人员精简、百废待兴,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发展信心相对不足,发展方向充满不确定性,党建工作的基础不够稳固,不能很好地支撑企业的创新发展。针对这些问题,Y公司党委制定了“136”(“1”是实现全面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目标;“3”是3个转变:聚力观念转变、工作作风转变、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转变;“6”是提升党建政治力、思想力、组织力、生产力、领导力、廉洁力)。党建工作目标,同时将党建质量提升目标纳入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纳入公司质量提升“365”登高行动计划,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纳入公司战略,提升了公司工作质量,推进了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公司员工塑造了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良好精神风貌,奋斗者为本的文化基本建成,员工队伍活力迸发;公司明确了发展战略方向,确定了三大主业,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提前完成了目标任务。
从Y公司在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上的工作可以看出,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在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生产经营、战略目标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员工工作质量提升等方面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帮助,由此,要主动选择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国有企业的顺利转型。
国有企业改革转型本身属于一个高难度的制度创新过程,对此,学者们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改革转型方法和思路。本文从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与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之间的关系出发,根据国有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将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与国有企业经营相结合,发挥国有企业在市场中的独特优势。
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是指把标准化、规范化的元素植入党组织建设内部的工作流程、工作制度以及内部系统,将标准化、规范化的模式和方法运用到党组织的建设之中,根据党建系统的特点,对其内部各要素进行有序整合,实现工作流程有序化、系统优化、创新集聚化、评估量化,形成最佳的工作秩序。
首先,通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将企业结构与党建工作相融合,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营结构。通过对国有企业内部党组织、行政组织以及群众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改进,使国有企业法人及管理层有法可依、有序可循。在国有企业管理层的设计中,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地融合到企业领导机制体制设计之中,如实施“一岗双责”或“交叉任职”的治理机制。明确公司领导职能与党组织职能的边界,有效监督公司决策的制定和执行环节等。
其次,以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完善国有企业现代化制度体系。根据当前局势,要想深化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转型,必须完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最终实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一是结合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框架结构改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从国有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实时更新企业员工的理念、改善内部控制系统,建立环环相扣的内部控制体系。二是完善国有企业监管机制。建立政治监督、公司内部监督、市场监督等全方位的监督机制,认真落实企业内部的党风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日常工作审核制度,定期对企业各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并制定合理的容错纠错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将监管与纠错结合起来,层层监管,严格处理违规行为。
企业管理体系的好坏对企业的健康稳健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也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和控制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与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相融合,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之中,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高质量运行。
首先,创新实施管理方法,完善管理层的责任机制。借鉴国有企业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框架、规范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创新员工激励措施、绩效评估方法等,将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流程融入到企业的业务流程之中。结合企业所属行业、发展背景等的不同,对企业管理层实施“一岗双责”的制度,处理公司业务责任到人,实现党建工作和企业的共同发展。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团结企业内部的基层党员和群众,充分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推动国有企业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
其次,完善在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引领下的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动力是适合的人才,特别是企业的高层次人才选择合适与否,会对企业的战略目标、发展方向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通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一支高素质、本领强、政治过硬的高质量人才队伍,充分发挥企业家的经营管理才能,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的方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决策者质量,提升企业人才管理效率。另外,加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与基层员工的连接,适当选用市场化的人才选聘方式,构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要求的人才选用机制。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其政治意识、增强其凝聚力,充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新性。
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深化改革国有企业的职工考评、激励机制是稳定职工队伍、有效提升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首先,结合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引领绩效考核体系的科学化和内部股权分配系统的优化。设定绩效考核的目的是实现国有企业业务绩效的快速、稳健增长,使得企业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其预期收益。依据员工的工作内容、岗位性质等因素,构建国有企业考核体系。过高或过低的绩效目标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发展,因此绩效的评估方法、流程、规则等都必须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另外,以标准化、规范化的形式主动向企业内部引进符合标准的各类投资主体,推进国有企业股权的多元化,推动国有企业绩效考核体系的有效落实。
其次,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定期开展企业内部座谈交流,发现和解决员工在工作、生活、党政学习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协调党委和企业管理层之间的关系,实现分工明确,相互补充的党企融合模式。健全、完善公司法人的有效治理结构,对关键管理人员及技术骨干实施公司股权激励、项目跟投、利润分红等措施,增强企业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增加正向激励机制的设立和执行,建立合理的容错机制,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创造空间,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改革转型面临较大的阻力和障碍,要通过党建标准化、规范化来发挥国有企业的优势及核心竞争力,将国有企业改革转型工作与党建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深度融合,从内外两方面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完善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体系、激励机制,努力创新国有企业管理模式,提升企业活力。让党建标准化、规范化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利用党建标准化、规范化的优势有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促进国有企业健康、长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