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童
(西安美术学院,陕西 西安 710000)
纤维艺术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它使用天然纤维、人工纤维、化学合成纤维,通过编、结、缠、绕、贴、扎、缝、染等综合技法构成软体或综合材料构成体[1]。现代纤维艺术的界定时间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这一时期后,人们不再局限于技法材料,而是注重其所体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风格,并开始利用纤维创作体现自己想表达与传达的作品。“从婴儿出生时抹去体液的布,至死去时脸上覆盖的布,从出生到离世,人类的生存空间离不开纺织品的呵护。”这是日本设计师渡边广子对纤维织物与人类关系所作的精辟描述[2]。
1.2.1 原始社会
早在原始社会,人们就已经发明了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纹等各种花纹的编制器皿。这种纯手工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材料特性,是当时人们对大自然的探索,是开始整理图像语言、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再现[3]。
1.2.2 中古世纪
在世界历史中,中国、埃及、波斯、印度为公认的纤维艺术国家。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我国丝绸第一次出口西方;7世纪,丝绸进入西班牙;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时,丝绸被带到意大利,其中西西里是重要的丝织业发展地。之后西西里被法国占领,丝绸进入法国、英国并得到发展。到了16世纪,卢卡和佛罗伦萨已经垄断法国的丝绸市场。
1.2.3 工业革命
17世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业的飞速发展让许多手工劳动被取代。18世纪的欧洲,纺织机的出现使得英国纺织业大力发展,而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才真正将纺织艺术定义为纤维艺术。
现代纤维材料种类多样,大致上分为天然纤维、人造纤维、化学纤维等几大类。
1.3.1 天然纤维
(1)棉。棉分木棉、白棉、黄棉、灰棉等,是天然材料,染色能力强[1]。
(2)动物毛。主要为羊毛、兔毛等,在纤维制作中,羊毛比较常见,一些衣物、毛毯都是用动物毛制成的。
(3)麻。麻、藤、草类等材料柔韧性高、不易折损,但比较粗糙,不经加工制作出来的作品有一种天然野性之美。
1.3.2 人造纤维、化学合成纤维
人造纤维接近天然纤维,其特点类似于天然纤维,更加光亮。
(1)涤纶,化学纤维,弹性高、耐热、抗皱。
(2)锦纶,化学纤维,弹性高、耐磨性强。
(3)腈纶,化学纤维,手感柔软、弹性高。
(4)有机胶片,化学合成纤维,透光性强。
(5)玻璃纤维,无机化学合成纤维,弹性高、耐热性强。
2.1.1 增强形式空间感
现代艺术,中人们运用新材料营造出来的形式感与空间感都有别于过去的纤维艺术效果。作品《白弧v3》与《翅膀》分别是日本艺术家滨谷明夫于1983年和1990年制作的大型纤维艺术品。同传统纤维艺术不同,滨谷明夫的这两件作品采用的是人造丝这一新型材料。
人造丝质感粗硬、不易变形,且反光性强。根据这些特性,滨谷明夫在一个三维空间内用新型纤维材料创造出了不同以往的作品。白色的人造丝在这个空间里整齐排布,并通过其良好的悬垂性形成了一个具有极强形式感的作品,于平面上通过顶光折射来创造另一方天地。这种虚实结合的环境渲染使得作品在形式与空间上都取得了巨大突破。
2.1.2 增强对比感
纤维材料一直给人们柔软不会伤害人的感觉,但是一些新的纤维材料则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灵魂的绽放》是日本艺术家车季南的纤维艺术作品。他在作品中使用的是金属材料,这在视觉上区别于其他柔软的材质,给人们一种坚硬、冷酷的感受。规则的形状、坚硬的纤维,触目惊心,经久不忘。这种金属制作的粗大纤维,失去了细弱纤维的柔软感,却更能表达“绽放”这一瞬间所带来的震撼、惊艳,这是一种大气磅礴的瞬间,比起细水长流的温柔,这种纤维更能表达出这一气势。
2.1.3 扩大可适应的环境范围
通常情况下,在平面纤维艺术品中,装饰工艺品居多,可相呼应的环境范围比较受限;而新型纤维材料的运用可以结合不同环境做出调整,扩大可适应的环境范围。正如岳嵩的光导纤维艺术作品《生态·信息·生长》一样,作者运用光导纤维这种可以投光的纤维材料,制作可以同环境相融合的作品。作品意在表现现代社会中,环境被严重污染而呈灰黑色,植物被大肆破坏,因此,伫立在这样一个灰暗环境下的光亮大树会引起人们的反思,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作品放置的环境是灰暗的,但是通过光导纤维的亮光可以与环境呼应、对比,这也是与传统纤维艺术不同的。
2.2.1 新兴材料扩大了传统纤维艺术的色彩范围
传统纤维艺术的色彩基本取决于纤维材料的固有色彩,它通过各种色彩的搭配、碰撞产生的视觉效果体现色彩的价值。传统纤维艺术是平面的,依靠的是二维空间里的色彩排列与搭配。
现代材料纤维艺术由于作品不再受二维限制,甚至出现三维类似“软雕塑”的形式,因此色彩也可以在立体作品里得到叠加运用。色彩会依据立体作品在不同条件环境下的呈现的效果而变换,在光下、水中等甚至可以使色彩分层,得到多种色彩效果或是多种色彩的叠加效果。
2.2.2 新兴材料扩大了纤维艺术的造型种类范围
现代纤维材料艺术作品不局限于以往平面造型的特点,立体造型层出不穷。从空间三维形态到可以放置在室外的景观装置,都体现了这一艺术的发展过程。
在发展为立体造型的过程中,作品需要的是作者对于自身和观者听觉、触觉、嗅觉等感官的塑造。造型是作品的外观,是带给观者第一印象的东西;现代纤维材料拥有比以往更多的质感特性,可以根据作者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材料。
造型上,现代纤维材料带给作品的可能性更多,手段更丰富;可以直接选用代表情感特点的作品,让人一目了然。作品更接近于情感表达,而不只是单纯地创造一种视觉上的美感,更能直击内心。
2.2.3 新兴材料加深了传统纤维艺术的思想理念
从现代开始,艺术家们对于理念的看法也慢慢开始变得不同。从古时的传统纤维作品纯粹为贵族服务,到后来工业革命后编织品渐渐深入普通家庭,再后来出现“纤维艺术”的专门分类,都说明人们的意识在改变。
这大体是社会发展环境在影响着艺术理念。现代纤维材料制作的纤维艺术品带来的视觉冲击间接增强了作品的深度,人们观赏此类艺术作品也不再只是停留于对画面的欣赏,更多的是对作品背后故事的探求。到后来,不仅是现代纤维艺术,其他艺术种类的艺术工作者也都注重自己的生活以及对社会的思考。
当代艺术追求灵魂的自由,展示的是艺术者的自我和对人民大众的热爱,而现代纤维艺术也是其中一员,它起到推动作用。现代纤维艺术从二维到三维,从单一的织物到发展为雕塑,充分体现了当代艺术多元化的特征,它与人们的生活、科技紧密相连,不可分割。
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在各个领域的发展都为纤维艺术注入了新鲜血液;当代艺术的革命也为纤维艺术的形式、理念带来了推动与改变。使用现代科技发展下的新型材料创作的纤维艺术作品,艺术价值既具有对当代艺术展现进行新诠释的作用,也具有满足不同领域人们艺术需求的作用。
纤维艺术的发展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别样便利。人们可以使用纤维艺术品,例如毛毯、竹篮,又可以欣赏纤维艺术品,例如雕塑、装置、平面绘画,更可以参与纤维艺术的设计与制作,比如一些纤维公共作品,给现代快节奏生活的人们带来了愉悦的视觉享受。
在纤维艺术的发展中,它甚至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使用方式,开创了新的使用方法。除了生活用具,工艺品、公共雕塑等艺术途径也为纤维艺术提供了更多呈现给普罗大众的欣赏方式;此外,大众也在跟随时代进步,审美修养的提高也于另一层面刺激了现代纤维艺术的突破和创新。
艺术追求自由开放的发展环境,追随的是现代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不再拘泥于形式而是关注作品的含义,比如纤维艺术的发展。新型材料的纤维艺术的应用逐渐与现代科技接轨,慢慢脱离传统的拘泥,成为当代艺术大家庭的一员,作为一种公共艺术,只有深入大众、引起大众共鸣才是真正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