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衣设计研究现状综述

2020-12-13 10:03
纺织报告 2020年7期
关键词:透气雨衣织物

丁 爽

(深圳大学 艺术学部 美术与设计学院 ,广东 深圳 518061)

我国关于雨衣最早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因受到国外纺织科技的进步、染整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生活的需求等的影响,国内学者对现代雨衣、新型防水面料的研究逐渐增多。对于雨衣的研究从雨衣的起源、雨衣的设计、雨衣的类型、面料材质、结构、功能、工艺技术等几个方面展开。

1 历史

早期人们曾利用植物、动物皮毛制成防水的衣服,据说海边的狩猎民族纽因特人善于就地取材,以海豹或者鲸鱼的肠子为原料制成具有防水功能的海肠雨衣。

我国对于雨衣起源的研究最早可见1998年2月振亚刊登在《辞书研究》上的《“雨衣”考源》。人们较为认可的关于雨衣的历史要追溯到最早记载于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的《国语·齐语》,其中记载:“首戴茅蒲,身衣祓祯,沾体涂足,以从事于田野。”韦昭注日:“茅蒲,簦笠也;祓祯,蓑襞衣也。”随着历史的更迭,出现两种不同的雨衣制作方式[1]。一种是利用不易透水的植物纤维—粗麻、棕榈树皮、油葵叶等纤维材料经过加工、整理、编织制成雨衣,另一种是通过在普通面料上涂抹油、蜡、漆等防水涂层制成。

国外对于雨衣的研究更偏向现代雨衣的研发。哥伦布发现南美洲的土著居民很早就开始在布料或鞋子上涂抹从橡胶树上割出的橡胶液进行防水。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雨衣,利用胶乳溶液对布料进行浸涂处理,起到防水的作用。1823年,苏格兰化学家及商人Charles Macintosh偶然发现沾了橡胶的衣服不透雨水,后来发明了“印度橡胶布”,并申请了专利,制作出了历史上第一件现代雨衣。但是,由于当时的橡胶技术不够先进,一直到1839年硫化橡胶被发明后,橡胶雨衣才真正成为日常生活中方便实用的产品。40年后,英国品牌Burberry的创始人Thomas Burberry发明了防水透气面料Gabardine,随后又发明了战壕风衣[2]。二战之后,战壕风衣逐渐脱离了纯粹的军事用途,成为时装,也促使雨衣单纯的“劳保用品”面貌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被彻底改变。

2 分类

根据主要影响因素对雨衣进行分类,可以大致分为使用次数:一次性、非一次性;适用人群:成人、儿童、动物等;功能:骑行、夜行、便携、多功能、防水透气等;面料:牛津布、TPU,PVC,PTFF、尼龙、Gore-tex等;款式结构:连体、分体、斗篷、局部设计、内穿等;工艺技术:压胶、包边、涂层、覆膜等。从对雨衣的学术研究现状看,学者们更加关注雨衣功能的提升以及防水面料的研发与应用,并且针对新功能雨衣的研究也在带动雨衣结构、制作工艺等方面的发展。

3 功能性

关于雨衣功能性的研究中发现,雨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会导致使用不便的因素[3],如穿脱不便;聚水;漏水;头罩连体,听力受阻;头部转向困难,阻碍视力;帽子容易吹飘;头部、面部防雨不佳;半身遮挡;收纳及携带不便利等。

考虑到雨衣是人们在雨天使用的功能性服装,“人、雨衣、雨天”三者的关系也一直是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针对这些问题,庹武等[3]提出了雨衣的设计以及服装材料和制作工艺等方面要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要从服装结构的细节设计着手,进行功能性设计提升的研究,尤其是马金娇[4]在其硕士学位论文《骑行雨衣的结构研究及应用》中对骑行雨衣进行了更精细的划分与实际使用体验;孙青[5]在《学龄前儿童雨衣设计与功能性优化研究》中也强调了诸多儿童雨衣的使用隐患。李尘尹等[6]在《多功能宠物犬雨衣设计与制作》中选择在雨衣上装GPS定位系统,防止使用者走失;杨雨芯[7]在《新型安全指示雨衣的设计研究》中创意性地将反光材料与人体结构紧密结合,使反光面料的安全警示性效果更加有效;王亮[8]在《Funnell Backpack—可迅速弹出的适合骑行者的背包雨衣》中将背包与雨衣相结合,为雨衣的携带提供了新思路。

除了安全性、舒适性等使用功能,还要照顾到雨衣使用者的心理、文化等附加功能的上升需求。梁玲琳等[9]在《Tyvek材料在雨衣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强调雨衣现如今已经不只是一种劳保用品,除功能性诉求外,还具有与情感认知相关的诉求,体现了心理、文化、社会等的象征价值。因此,人们希望雨衣在其基础功能上还具有时尚感、环保、创新性等特质。例如,《上海国资》刊登的《高科技雨衣:喝从天而降的饮用水》一文中提到背后有雨水收集器的Raincatch雨衣,环保新奇,但是产品没有明确的受众群体,并且透气性相对较差;罗云[10]在《基于发光材料的多功能夜行风雨衣的设计》中运用发光材料与EL冷光线将雨衣的安全性与时尚性相结合设计,但电池的使用时长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刘辅庭[11]在《透湿防水服》中提到了“雨衣内穿衣”,虽然实用性较差,但也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

4 款式结构

在对雨衣结构的研究中发现,当前的雨衣款式结构基本可以分为直版(H型)、斗篷版(A型)两类,设计大同小异,有时还会出现创意设计不适宜的情况[12]。对于雨衣的功能性研究需要特别注意,单一情况下设计的雨衣未必能满足复杂的户外使用需求。在结构款式设计上,需要更多地考虑实际的使用需求,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特征,因此,设计研究雨衣需要更加严谨和具有针对性,应从不同适用人群以及不同的使用环境出发设计雨衣,解决实际问题。

5 材料

在关于雨衣材料的众多研究中,按照雨衣面料的透气性可以分为防水型雨衣和防水透气型雨衣。防水透气面料的原理在于利用水蒸汽与水滴的直径差,使水滴在一定压力下不会浸入面料,但人体散出的汗液可以通过水蒸气的形式透过面料传导出去。特殊的无孔膜具有孔膜亲水基团,面料中的亲水性内层吸湿后可以扩散至外层,脱湿后即达到透气效果。

防水透气面料的研发涉及纤维材料的选用、面料的结构设计以及后整理技术等诸多方面。袁赛南[13]《防水透湿服装及其加工工艺探讨》中将防水透湿面料根据防水肌理和生产方式的不同分类为“紧密型防水织物”“涂层型防水透湿织物”和“层压织物”;陈进来[14]在《防水透湿织物的发展现状》中对防水透湿织物也进行了系统性的总结,将其分为“高密度织物”“涂层织物”“复合织物”3类。孙淑娟等[15]在《纱线防水整理及其针织面料性能研究》中,除了提到以上几种方式外,还提到了表面绒毛处理的仿荷叶效果、整理剂对织物的后整理处理。除了防水透气面料外,相关的面料研究中也不乏对防水、透气、抗菌的红外负离子防水透湿面料,荧光防水透湿特种防护面料,具有防水、防污、自清洁和减少流体粘滞等特性疏水纺织面料以及阻燃抗紫外线防水透湿再生纤维面料等新型多功能、高性能面料的研发。

6 工艺

雨衣的防水性能除了依赖于面料自身的防水透气性,在很大程度上也受面料缝合方式与技术的影响[16]。一般雨衣会使用有针缝合和无针缝合两种方式。有针缝合技术例如包边藏缝合等,虽然可以使雨衣具有一定的防水性能,但在一定的时间、压力、温度等条件下还是不能很好地满足防水、不渗水的需要。无针缝合技术例如压胶粘合、超声波焊接等,能更好地实现防水的目的。唐洁芳等[17]在《无针缝服装热压粘合对面料热缩率的影响》中以热熔胶膜、热压、超声波熔接3种无针缝服装防水透气面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测试,结果显示,3种面料接口部位断裂强力、耐水压和水洗脱胶性能均超出常规形式的针缝面料。

7 创新方向

雨衣虽然是一种基础性防雨服装,随着人们需求的升级、高性能面料的研发、工艺技术的提升,多功能雨衣可以作为雨衣设计研发的创新点。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对雨衣的款式、结构、色彩设计进行更多的尝试,通过优化使其更加具有时尚感、更环保、更具有创新性,从人们的切实需求出发,从细节入手,才能打破传统雨衣自身的使用局限。

猜你喜欢
透气雨衣织物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丝绒织物》等103项纺织行业标准发布
织物透气量仪透气率示值误差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纺织品织物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正式发布
透气感
竹纤维织物抗菌研究进展
雨衣变形记
一种纳米透湿、透气复贴面料的生产工艺
雨衣(外一首)
充气雨衣